閱讀文章

中學生報:論母語的魅力

[日期:2007-01-11] 來源:《中國中學生報》  作者:北京市科迪實驗中學初二(7)班 顏家楨 [字體: ]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漢語在歲月的長河中,不斷流淌、壯大,從一條小溪逐漸變成一條洶涌澎湃的大江。中國從古至今,文化急速發展,從最初的甲骨文、象形文字到今天的數萬漢字。

  漢語之所以在歲月長河中流淌不息,主要是由于她集精確性、簡潔性、邏輯性、音樂性、語言美與成語藝術、古漢語藝術于一身,所以我認為我們的母語是最富有魅力的。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第一個思想文化發展高峰,產生了百家爭鳴,班固的《諸子略》中收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縱橫家等一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可見當時的文化發展程度。這其中包括了豐富的思想內涵,有儒家的以“禮”治國,有法家的以法治國,有道家的無為而治,有墨家的兼愛非攻,如果論起漢語負載的哲學思想,那是無論任何一個國家的語言都望塵莫及的。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成語。成語,是漢語中特殊的一種,使人們代代相傳的或是由典故得來的,成語的簡練性是任何語言都不可及的,還有它獨特的義項,所以具有不可翻譯性。比如成語一箭雙雕,用英語翻譯后就是: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看似這是一個很好的翻譯,但是如果把它重新譯成中文就是:用一塊石頭殺死兩只鳥。從此可以看出,成語是有獨特性的,是任何語言不可取代的。

  老師時常教導我們,能簡單做好的事,就不要將它復雜化。中國的古代漢語就具有這種特點,如李白的《將進酒》中的名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區區十四個字,但他闡述的思想卻是非常準確,簡潔,精煉的。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歷史,產生了獨具一格的古漢語藝術。這些古漢語,不但不可能翻譯成英語,連翻譯成現代文時也大為遜色。

  在詩詞中,漢語更顯現出他無窮的魅力“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十四個字中,有聲有色,有情有景。語言何等簡潔,何等含蓄,意義何等豐富。這便是漢語的精彩之處。




閱讀:
錄入:

語網特別申明:各專欄專輯作者文責自負,對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權,在語網的發布不影響其再版權,即作者還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發布或轉載文章,但這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來函聯系。

評論 】 【 推薦 】 【 打印
上一篇:請尊重我們的母語

下一篇:韓國:漢字命運20年
相關文章       母語 
本文評論
  不錯   (借讀費 ,2012-07-26 )
發表評論


點評:
 
字數(限500字,建議200字以內):
姓名: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有關法律法規
  •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站內查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