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求过学的那个英国城市里有一个名叫HOPE的语言学校,有一天一个女英语
有人说取英文名体现了中国人思想开放,这是和“国际接轨”的一种方式,或者至少说是中国处于一个全球化时代的一种合理表现。等等,请注意,全球化不是文化一体化,而是文化多元化。过分的妥协本土文化或者集体无意识只会导致多元文化的缺失和殖民文化的复兴。我们用“国际化”(姑且不说殖民化)的英文名替代自己的带有独特中国文化胎记的中文名却恰恰是对多样化的抹杀。
你也可能举出一些取中文名的老外 (费正清,赛珍珠,李约瑟,马悦然,陈纳德等等) 来消解我最初的问题,不过请诚恳的用用自己的大脑,这些人用中文名是因为他们一生中的重要经历和中国密切相关,这都是“个案”,而中国大学生或大学教师的英语名现象是一个大范围的“现象”,是潜意识里的文化妥协的表现。我是不会允许在我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这种文化妥协存在的。那不是对西方文化的尊重,而是对本土文化的贬低。
我们在学习,我们在发展。了解一个人从他的名字开始,了解一个民族从她国民的名字可见一斑。名字的主要用途是社交,很多中国人大可借此媒介传递中国文化,他却轻易放弃了,也因而让他在这一点上湮没在芸芸众生之中。
我们不但要学习他国文化,还要传播本土文化。很多留学生或国内大学生只看到了前者,所以才会忽略名字这个最起码的传播本土文化的媒介。大范围的忽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集体无意识。独一无二的。这里我特别希望我曾工作过的北京新东方的老师们能用自己的本名授课,也许这是奢望,但唯其如此,新东方才不仅仅是一个培训机构,而是一个培育精英的摇篮。
我对英文名现象的批评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