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开展的要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字:“认识、管理、应用”。“认识”是指工作定位要有特点,要结合高校特点来定位,并统一到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意识。“管理”是指要成立一个工作机构,一方牵头,各方共做。并且形成一定的制度,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应用”是指“用语、用字”两个方面。关于用语方面,教学、会议必须使用普通话,公共场所提倡使用普通话,加强普通话测试工作宣传。关于用字方面,学校校牌、标牌、标语、印章、各级橱窗宣传栏、张贴物、布告、课堂板书以及各种活动的会标等使用规范字。同时,校内的公文,学校出版的各种书、报、刊(古籍整理、研究除外)音像、电子出版物、学校自制的奖状、证书、学校招生广告、简章以及各种活动的宣传资料、礼品、纪念品等使用规范字。
具体而言,高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摆在适当位置,给予足够重视。提高认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高校的各级部门要正确认识、充分理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与实施素质教育的关系。明确使学生正确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和规范文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
第二、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把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工作日程。高校的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成立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召开语言文字工作年会,并切实采取措施,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
第三、把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结合起来,逐步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本身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本来就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方面,要和学校各项工作密切结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格局和工作模式。只有这样,高校的语言文字工作才能深入持久、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第四、把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作为教师培训和考核的一项内容,努力提高教师职业语言素养。教师的语言面貌、语言素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专业水平,还应当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和较高的语言素养。学校可以先确定参评对象,然后分阶段对适龄教师进行普通话测试。在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过程中,学校的人事部门要把具备相应等级普通话水平作为获取教师资格和教师录用的必备条件。同时也要加强宣传,鼓励学生参加普通话测试。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办普通话测试站。
第五、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使用规范字,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用字的规范化水平。高校的教材(含讲义、教学辅助读物)用字、教学、公务和校园环境用字要符合国家颁布的规范标准和要求。目前在很多教室里都装有多媒体设备,这样的话,用字不规范的多媒体课件就不能进入教学领域。同时还要对学生加强写好规范字的训练,让他们平时注意使用规范汉字。
第六、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在推广普通话、用字规范化中的主渠道作用。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切实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七、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力度,做好科学研究工作。高校要在师生中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要精心组织并开展好每年一度的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同时可以开展“啄木鸟活动”,并制作语言文字工作网页,利用校园网络引导师生关注社会语文生活,监督、评测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
第八、加强学校推广普通话、用字规范化工作的检查评估。高校要将这项工作纳入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教育督导、检查、评估的一项内容。同时还应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及其操作办法,有计划地开展检查评估工作,并且要注意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工作。
参考文献:
陈熙涵 2005 《十年“咬嚼”磨“一表”——〈咬文嚼字〉整理列出百个最常见别字》,《文汇报》4月22日第九版。
胡裕树(主编) 1995 《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修订) 2004 《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指标内涵及标准》(评估材料)。
(祁 峰:上海音乐学院 公共基础部,上海 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