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钞票?
“一个人拿着手机写短信,写着写着他就发了?”
“中国第一代短信写手”戴鹏飞不写顺口溜不写黄段子也不涉及政治经济,只写幽默的创意。他的短信等同于相声贯口、小品包袱、广告创意、影视台词、专栏立意、动漫文案……
按戴鹏飞朋友的说法:“应个时髦词,戴鹏飞在潜心经营之下成了个复合型人才。什么电视电台策划撰稿、专栏作家、话剧影视编剧南辕北辙,让人搞不懂他究竟是混哪个码头的,实际上这些身份暗里联系环环相扣。一个段子编短信也就几十块钱,若写成专栏就是几百,写成相声小品、写成电视剧本……啊啊!”
出身本是传统媒体的主儿,非要品尝短信创作这个苦。我毕业后做的是电台主持和电视台撰稿,发散思维、多愁善感是我的两大特点,也注定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前者让我灵感跳跃,后者让我注重细节。2002年底,想想文化行业里就没做过网络了,于是2003年主攻网络。选择短信应是聪明的切入点,因为短信如同我写专栏写广播喜剧写主持人串词,都靠自己的一支笔和幽默创意,只不过它70个字。
其实我也是被误导入短信行业的。“十大新职业之首”、“月入5000”……那时媒体大量报道短信写手这个行业。经朋友引见,联系了两家门户网,说要当短信写手并期望薪金5000,人家就一句话:“No!”换种打法,说只开专栏免费供稿,还是一句话:“No……prob-lem!”
极为认真,又极为系统,按照自己的策划书一步步实施。通读能买到的所有幽默书籍,两小时统计一次网上短信的人气(看网友喜欢哪种类型的作品),数千片记载灵感的纸张,神经质般地观察一切。最要命的是非典期间,我是哪儿人多往哪儿凑,不过,最终绝大部分非典短信出自我手让我颇觉欣慰。很多人不理解我当时的做法,最不理解的是我“外行看门道”的做法。看看当时的自己:手机——英文的(除非我发英文短信),网络——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我记得新浪给了我一个邮箱,改个密码我都要问编辑。
老鼠给猫打电话:地下室可有免费的午餐啊!下来吃我吧!猫趴鼠洞前伸爪想把老鼠掏出来。吭吭哧哧掏了一夜,第二天掏声依旧。
一直坚持着……2003年3月,在新浪我开设了“戴鹏飞原创短信专栏”,10个板块数百条短信,当日发送量即超过几十万次。这么多年过去了,再没做过统计,但我知道我很多短信的发送量是以千万次来计算的。我一直把短信称为“简单快乐产物”,别为它赋予太多的意义或背景;大家闲暇哈哈一乐,仅此而已。( 戴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