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先生关于汉字书同文的论述和民间二三十年的书同文研究实践 (2018-05-01) |
周有光先生不但是一个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也是一位正直的、无私无畏的爱国者和社会学家。我们今天纪念周有光先生,不但要学习、研究他的学术成就,更应学习他的高尚人品;特别是在人们一片赞美他为“汉语拼音之父”的时候,不能忘记他又是一位呼吁、创导“书同文是21世纪必须实现的目标”的汉字书同文研究的领军人物。
我们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受此启发,学习、研究、发起、筹建了民间的“汉字书同文研究会”。二三十年来,民间的“汉字书同文研究会”,从“学术沙龙”发展、壮大为“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汉字书同文研究专业委员会”,再到“与科技公司合作”三个阶段。前来参加研讨会及撰写论文、联系交流、赞助资金者共达上千人次。参与、关心书同文的人员遍及中国的两岸三地、大江南北,以及欧、亚、非、澳、美五大洲。事实证明:汉字书同文在中国大陆汉字简化以后是必须研究、解决的。我们自1998年开始已经举行了20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编写、出版了15辑(集)《汉字书同文研究》论文集,周有光先生为我们题词“书同文是21世纪必须实现的目标”。 |
汉字书同文已初现曙光 (2015-11-27) |
只要熟记808个汉字,即使不会汉语、日语和韩语,在三个国家也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2010年,时任人大校长的纪宝成在参加“东北亚名人会”时,提出编制一份《中日韩共用常见汉字表》的建议。2003年12月,历时三年,由该校原校长纪宝成牵头编制的《中日韩共同常用八百汉字表》已经完成。借助该字表,三国人民不仅可以“笔谈”,方便旅游,增进交流,还能为三国民众互相学习彼此语言提供方便。 |
建议改革现行汉字政策及推动书同文字 (2015-11-27) |
我们是几位年过七八十岁的老知识分子。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別是对中华文化之瑰宝一一汉字的热爱,自一九九五年开始致力于繁简汉字书同文的民间学术研究(先是以沙龙形式活动、自2010年起参加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成为汉字书同文研究专业委员会),迄今已有整整二十年了。 |
书同文认知的差异与统一 (2015-07-26) |
在有關語文的網站上,常看到有關漢字字意表達的差異和使用上對與錯以及可與否的問題。譬如說,山西太原文化牆上正體字與簡體字的認知問題,大學生求職信中的錯別字,以及簡體字是不是漢字等問題的討論,因此就觸及到了對《書同文》認知的問題。 |
第18次汉字书同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已在上海顺利举行 (2015-07-12) |
第18次汉字书同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已于2015年7月4—5日在上海顺利举行;同时发行《汉字书同文研究》(第11辑)及举行了“一简对多繁研究”成果发布会。 |
简化字“爱”的风波 (2015-06-25) |
这些年,大家都在为提升国民爱心和社会公德出谋献策。有的说要改革教育,有的说要强化法制,有的热心公益,有的提倡感恩,群策群力,给人希望。但现在有人在2009年4月16日的《南方周末》上提出新的发现和灵丹妙药,那就是只要恢复使用含有“心”部件的繁体字“愛”,废除减省“心”部件的简化字“爱”,社会公德水平就可以得到大幅提升,理由是“从‘愛’到‘爱’的转型,正是‘心’和‘灵魂’大步沦丧的象征。”于是,繁体字“愛”因为有个“心”部件,被打扮成提升社会爱心的圣主,而简化字“爱”由于减省了“心”部件,被判定为社会道德水准下降的祸首。用现在年轻人常用的说法,这样评说“愛”“爱”两个字形是不是太夸张了! |
冯小刚建议繁体字回归课本 传承文化还是历史倒退? (2015-03-14) |
..“亲要相见、爱要有心”,著名导演冯小刚在4日进行的政协会议分组讨论中建议让少量繁体字回归中小学课本,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传统文化。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网络热议,在新浪微博的一项“你支持恢复部分繁体字吗?”调查中,有70%以上的网友支持恢复部分繁体字,接近60%的网友表示在自己相较于简体字更喜欢繁体字。 |
全国两会上,代表与委员呼吁“复繁”之声连年不断 (2015-03-11) |
据笔者所知,最近几年光在全国政协、人大会上,有关汉字繁简问题和呼吁台湾海峡两岸繁简汉字书同文的提案,几乎是年年不断,由此而引发的海内外民众的热议,更是此起彼伏!可见,有关汉字繁简问题和台湾海峡两岸繁简汉字书同文的问题是有着十分广泛的民意基础的,是越来越值得人们认真思考和热烈讨论,是不能再对此置若罔闻了,现在是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必须要认真讨论并加以解决的时候了! |
重温二十年前的一篇得奖旧文 (2014-12-04) |
在重温旧文之时,我们高兴地看到:汉字书同文研究已遍及世界五大洲,并且已有了年轻一代的接班人了!我本人已年近八十,虽然已退居二线,但我抱定“离职不离岗,鞠躬尽瘁止”的志向。仅以此纪念二十年前的一篇得奖旧文----《愿为海峡两岸“书同文字”鞠躬尽瘁》。
|
汉字书同文与一对多简繁 (2014-10-20) |
汉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合并与分化现象,也有不同字的同形现象。汉字简化时也有这种现象。汉字简化所产生的多繁并一简就是汉字合并和汉字同形的一种表现。在目前汉字字形未统一的情况下,繁写通用区和简写通用区的汉字使用者各自使用己方字形时,一般不会出现问题,在汉字字形转换时,如果对多繁并一简的关系了解不够,就会出现差错。在实现了汉字书同文后,在现实交际中不再需要转换,不容易出现差错,但在阅读旧文献时,如果对多繁并一简的关系了解不够,转换时还是容易出现差错。因此,无论实现汉字书同文前或后,都要了解多繁并一简的关系。 |
俞步凡:书同文写简怎么写? (2009-08-27) |
書同文寫簡怎麽寫?
两岸书同文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对如何同文、如何写简,提出一点看法。
繁体字有些字尤其是常用字笔画太多, |
胡百华:汉字“和谐体”与“同文”大业 (2009-08-25) |
胡百华先生致词
【内容提要】规范汉字其实包括两个大项目,一项 |
倪永宏:第十二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2009-08-24) |
各位专家、各位朋友: 第十二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现在开幕了!我代表会务组向远道而来的海内外各位专家、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次会议有着不平凡的意义:第一,此次会议是 |
第十二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开幕词及议程 (2009-08-17) |
第十二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 开幕词会务组 倪永宏各位专家、各位朋友:第十二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现在开幕了!我代表会务组向远道而来的海内外各位专家、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次会议有着不平凡的意义:第一,此次会议是在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举行的。2008年7月,汉字书同文沙龙的上海地区同仁,向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提出了要求加入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成为该会的“汉字书同文研究专业委员会”的 |
参加第12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 (2009-08-17) |
原载在作者博客上 http://blog.sina.com.cn/qiusuo123
8月 |
汉字书同文研究简报第35期 (2009-08-09) |
|
(四)两岸携手 繁简并用 书同文字 汉字(从甲骨文到简化字)向联合国“申遗” (2009-07-01) |
|
(三)“两岸汉字书同文”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009-07-01) |
|
第十二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第2号通知 (2009-05-12) |
尊敬的________ 女士/先生: |
深切怀念“长期支持书同文工作和活动”的谭炳强先生 (2009-03-26) |
昨天,我收到寄自香港的澳大利亚学者胡百华先生的来信,又喜又悲:喜的是 |
第十二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决定在秦皇岛市举行(通知) (2009-03-05) |
以文会友共商书同文字 避暑旅游体验炎黄文化
|
两岸汉字实现了书同文,才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09-03-05) |
台湾提出要把繁体汉字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一件大长中国人民志气的好事,我们全体中国人都会表示拥护的!
但是,目前两岸汉字存在着繁简两种不同的字体,我认为,只有两岸汉字实现了书同文,才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
汉字书同文研究简报第33期 (2009-01-03) |
编辑刊印: 上海汉字研究史料馆(2009年1月1日 出版)
汉字书同文研究沙龙网址:http://www.yywzw.com |
从麻生不识汉字说起 中国和日本是"同文同种"吗? (2008-11-26) |
|
[公告]第十二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征文 (2008-11-25) |
民间汉字书同文研究已进入了第二个十年的新阶段,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致力于提高研讨会和论文集的学术含金量。所以,第十二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和第8辑的编辑出版,应该在有了二十篇左右有一定质量的论文之后再行启动。现在进入征稿阶段。请于2009年5月30日之前寄来论文(或论文提要)。
征稿函详见:筹备第十二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 |
筹备第十二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和编辑出版《汉字书同文研究》(第八辑) (2008-11-24) |
民间汉字书同文研究已进入了第二个十年的新阶段,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致力于提高研讨会和论文集的学术含金量。所以,第十二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和第8辑的编辑出版,应该在有了二十篇左右有一定质量的论文之后再行启动。现在进入征稿阶段。
|
试谈“部首、排序、书同文” (2008-09-04) |
|
[多图]第十一次汉字书同文研讨会(2008年“丹东论坛”)相册 (2008-08-13) |
九十高龄的陈家骥先生作学术报告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汉字书同文研究简报第32期 (2008-07-31) |
编辑刊印: 上海汉字研究史料馆( 2008年 7 月 27 日 出版)
书同文研究网网址:http://www.yywzw.com |
汉字书同文研究简报第31期 (2008-07-07) |
编辑刊印: 上海汉字研究史料馆( 2008年 7 月 1 日 出版)
书同文研究网网址:http://www.yywz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