岣嵝碑(禹王碑、大禹功德碑)原刻于湖南省境内南岳衡山岣嵝峰,故称“岣嵝碑”,原迹已无存。相传此碑为颂扬夏禹遗迹,亦被称为“禹碑”、“禹王碑”、“大禹功德碑”。关于岣嵝碑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罗含的《湘中记》、赵晔的《吴越春秋》;其后,郦道元《水经注》、徐灵期《南岳记》、王象之《舆地记胜》均有记述。
各地拓本
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何致游南岳时,临拓全文复刻于长沙岳麓山云麓峰。明代长沙太守潘镒于岳麓山找到此碑,传拓各地,自此岣嵝碑名闻于世;之后云南大理、四川北川、江苏南京栖霞山、河南禹州、陕西西安碑林、浙江绍兴、湖北武汉均有翻刻;明代学者杨慎、沈镒等都有释文。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冬,张素(张碧泉)将《岣嵝碑》文拓片带回云南,之后刻于安宁县城东洛阳山上法华寺石壁,为摩崖石刻;
●浙江绍兴,存于绍兴禹庙岣嵝碑亭内,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绍兴知府张明道据岳麓书院拓本摹勒于此,为碑刻;
●四川明泉县(今北川县禹里羌族乡)九龙山禹庙碑亭内(1561年立),为碑刻;
●江苏南京,位于栖霞山天开岩侧,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二月(1609年)吏部左侍郎杨时乔刻于此,为摩崖石刻;
●明万历年间,刻于河南汲县;
●清康熙年间毛会建于西安府学及归德府署先后翻刻禹王碑。
内容
碑文共77字,9行,第一至八行每行9个字,最末一行5字。字形如蝌蚪,既不同于甲骨和钟鼎文,也不同于籀文蝌蚪。有人猜测可能是道家的一种符录,也有说是道士伪造。
由于其文字奇特,历代对其内容看法不一,古代多认为是记录大禹治水的内容,而近年一些学者则认为“岣嵝碑”并非禹碑。如曹锦炎认为岣嵝碑是战国时代越国太子朱句代表他的父亲越王不寿上南岳祭山的颂词。而刘志一则认为岣嵝碑为前611年(楚庄王三年)所立,内容是歌颂楚庄王灭庸国的历史过程与功勋。
岳麓山禹王碑
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云麓峰左侧石壁,面东而立,属摩崖石刻,为南宋嘉定五年摹拓刻本。明朝嘉靖三十年(1551年)长沙太守张西铭兼有护碑亭,明崇宗三年(1630年)兵道石维岳重修亭台,增建石栏;清朝康熙年间,周召南、丁司孔重修。碑二侧增有明代刑部刘汝南“夸神禹碑歌”、清代欧阳正焕“大观”石刻;1935年周翰重修,并增刻“禹碑”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定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慎禹碑释文
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郁塞昏徙。南渎愆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黄河岸边岣嵝碑
岣嵝碑译文:“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郁塞昏徙。南渎愆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岣嵝碑,亦称禹王碑、大禹功德碑。相传此碑原刻于湖南省境内南岳衡山岣嵝峰,故称“岣嵝碑”,原迹已无存。碑文共77字,字形如蝌蚪,既不同于甲骨和钟鼎文,也不同于籀文蝌蚪。有人猜测可能是道家的一种符录,也有说是道士伪造。
由于其文字奇特,历代对其内容看法不一,古代多认为是记录大禹治水的内容,而近年一些学者则认为“岣嵝碑”并非禹碑。如曹锦炎认为岣嵝碑是战国时代越国太子朱句代表他的父亲越王不寿上南岳祭山的颂词。而刘志一则认为岣嵝碑为前611年(楚庄王三年)所立,内容是歌颂楚庄王灭庸国的历史过程与功勋。
黄河岣嵝碑为清光绪十九年滇南马开玉摹书,碑身通高190cm,宽75cm,原藏于牡丹黄河河务局,现立于山东省境内黄河险工“黄河文化苑”内,被列入黄河文化遗产重点保护。
河南巡府刘树棠刻岣数碑
这块岣数碑是在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河南巡府刘树棠按照夏代的文字所刻,其主要内容是赞颂大禹的丰功伟绩。
岣嵝碑白话文译文:
帝尧时期,洪水泛滥,淹没田地,道路不通,把国土分成一块一块的岛,乘车出巡,遍地禽兽出没,乃和臣属左右商仪,命臣下(禹)治理洪水,疏通水道,臣属们常年在外辛劳,连家都忘了(三过家门而不入),每天在崇山峻岭间奔波、住宿,劳神劳力,身体受到了很大的折磨,但臣属们以天下为已任,终使华夏得到安宁,并颁布了全国的贡赋等级等制度,这样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浩然正气,充塞天地之间,滔滔洪水,引入沟渠,而后注入海,万民得以繁衍生息,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天下太平,黎民欢呼,夏患的消除,奔向光明的未来。
朱耷临岣嵝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