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毕业 留言】
朱 凌 青青、李 日晴:2008 年级 研究生 毕业 留言
真的 不想 说 再见,但是,2011年 盛夏 的 这 一天,我们 真的,真的,要 毕业 了……通过 我们 的 采访,听听 湖南 师范 大学 2008 年级 语言 及 应用 语言学 专业 的 毕业生 的 心声 吧。
王 作佳
“恭喜 自己 毕业 了!当 导师 把 学位帽 上 的 流苏 从 右边 拨到 左边 的 那刻,感觉 3 年 是 那么 的 完美。其实 只是 一个 完美 的 结束 瞬间。”王 作佳 在 日记 中 这样 写到 自己 的 毕业 感受。
“时间 很 快,真的 可以 用 眨眼间 来 形容,比 4 年 本科 过 得快 多 了,很多 东西 没有 来得及 抓住,也 没 来得及 感受。”王 作佳 不禁 感慨。回想 自己 研究生 生活,她 觉得 3 年 都 过得 很 快乐,但是 唯一 遗憾 的 是 没有 去 别 的 学院 听听 课,即使 那些 课程 没有 实际 作用。
提到 最 难忘 的 一 堂 课,王 作佳 回忆 说,是 彭 泽润 老师 的“应用 语言学 和 语言学 方法 以及 评论”。 彭 老师 把 自己 收集 到 的 一些 语言 现象 拿到 课程 上,让 同学们 评价 或者 修改。记得 当时 课堂 气氛 挺 活跃 的,争先 讨论 发言。对于 主动 回答 的 同学,彭 老师 还 给予 奖励,奖品 是 《语言 通讯》,一 个 小 册子。
关于 自己 的 毕业 论文,王 作佳 觉得 最 大 困难 是 语料 整理 筛选,没有 高 科技 的 方法 ,只能 手动 一条 一条 地 筛选,一段 时间 肩膀 胳臂 痛 得 要命。“但是,坚持 就是 胜利。”她 最后 说到。
周 亚华
作为 这个 年级 这个 专业 的 负责人,周 亚华 回忆 自己 研究生 期间 最难忘 的 事情,说 了 很 多,几乎 每年 都 有 一件。研一 的 时候,帮 彭 泽润 老师 组织 “第一 届 全国 语言 理论 和 教学 学术 研讨会”,既 增长 了 很多 会务 组织 经验,又 见到 了 很多 如雷贯耳 的 语言学家,很 有 成就感;研二 的 时候,参加 “国内 留学”去 了 吉林 师范 大学,领略 了 不同 老师 的 风采,还 亲身 体会 了 东北 地区 的 独特 风俗;研三 的 时候,最 难忘 的 是 毕业 论文 的 写作,从 开始 构思、拍摄 语料 到 写作、修改,直到 现在 看到 定稿,期间 经历 了 太 多 太 多,也 付出 了 很 多 很 多,就像 自己 孕育 的 一个 新 生命 一样,格外 有 感触。
回想 起 自己 3 年 的 收获,他 说:“学到 了 语言学 的 皮毛 知识,领略 了 几位 导师 的 风采,又 多 了 一 帮 同学 友情。”而 提起 最 遗憾 的 事情,周 亚华 觉得,“唯一 缺少 的 就是 认真 读书、做 学问,没有 沉下 心 来 多 看 一些 专业 书籍。所以 如果 现在 重新 来 读研,不会 像 之前 那样 过 3 年 了。”
当 被 要求 给 学弟 学妹 一些 宝贵 经验 的 时候,周 亚华 总结 了 “5 个 1”:学 好 1 门 专业、做 好 1次 活动、写好 1篇 论文、找好 1 个 工作、谈好 1场 恋爱。
明 蕾
“毕业 了,有 点 伤感,有 点 茫然,有 点 期待,有 点 樱桃 变 苹果 再 成 西红柿 的 感觉。”明 蕾 用 这样 一句 话 来 表达 自己 的 心情。
马上 就要 真正 地 离开 校园 了,明 蕾 回忆 自己 上过 的 印象 最 深刻 的 课 是 曾 毓美 老师 的 “语言 调查 和 国际 音标” 这 门 课。曾 毓美 老师 的 女高音 确实 不错,我们 起哄 着 要 曾 老师 唱歌,她 的 女高音 是 一种 舒缓,也 是 一种 年轻 的 生活 态度 的 印证,印象 极其 深刻。”
担任 “第一 届 全国 语言 理论 和 教学 学术 研讨会” 的 志愿者 是 明 蕾 读研 期间 感到 最 快乐 的 事情。她 详细 地 向 我们 描述 自己 感受,“这 期间,趣味 盎然,快乐 无限。不 一样 的 学者,不 一样 的 风景,他们 的 学问、谈吐,一颦一笑 一招一式 都 各 有 各 的 范儿——儒雅,犀利,激进,低调……,就 好像 出席 了 一场 海纳百川 的 知识 盛宴。”
毕业 之前,明 蕾 就 已经 步入 了 职场,在 广州 一家 广告 公司 做 文案 策划,“工资 比较 低,但是 我 很 喜欢”。谈到 未来 的 计划,明 蕾 说,希望 自己 5 年 以后,会 是 房产 广告界 一名 资深 文案 总监 或者 文案 指导。也许 会 有 另一 番 人生。未来 的 路,总是 那么 出其不意,谁 知道 呢。
陈 丽君
“切忌 眼高 手低!机会 永远 是 留给 有 准备 的 人!”这 是 陈 丽君 给 学弟 学妹 的 建议。
陈 丽君 觉得 自己 最大 的 收获 就是 “学会 了 怎样 去 充实 自己。”她 说,“我 在 写 毕业 论文的 时候 遇到 的 最大 的 难题 就是 在 搜集 语料 后 怎样 用 理论 去 解释,怎样 把 语料 归类 和 系统化,我 主要 是 参照 前人 的 研究 成果,看 能否 找到 启发,或者 是 跟 老师 和 同学 沟通,寻求 帮助。”陈 丽君 觉得 自己 的 工作 一般般,但是 “靠 自己,自力更生,心里 还 比较 踏实。”
离别 在即,陈 丽君 最 舍不得 的 是 自己 的 同学们。她 还 记得 研一 的 时候,大家 一起 去 搞 农家乐,玩 了 整整 一天。还 记得 大家 一起 去 温莎 唱 了 一天 的 歌。那些 无比 快乐 的 时光 一去不返,沉淀 在 内心。
唐 晓红
唐 晓红 算 是 毕业生 中 收获 最 多 的 同学 了,毕业 的 时候,她 拥有 了 3 个 身份,“硕士 研究生”、“高校 辅导员” ,还有 “妈妈”。
唐 晓红 最 感谢 的 是 自己 的 导师——陈 晖 老师,感谢 陈 老师 润物 细 无声 的 指导 和 帮助。“在 读书 期间 生下 了 自己 的 女儿,一边 要 忙着 听课 学习,一边 要 照顾 自己 的 女儿,比 其他 同学 多 一份 责任,很 忙、很 累,但是 也 很 幸福。真的 很 感谢 陈 晖 老师 的 支持 和 理解。”
“当然 我 也 有 遗憾 的 事情”,唐 晓红 说,“3 年 期间 每次 下课 或者 办 完 事,我 都 会 用 最 快 的 速度 回家,整个 校园 没有 机会 走完 过,甚至 对 一些 地方 都 会 觉得 陌生。另外 觉得 读 的 书 还 不够 多、不 够 用,在 这 两 方面 觉得 自己 不 像 在 师大 学习 了 3 年 的 学生。”
对于 唐 晓红 来说,毕业 论文 的 写作 可以 用 “痛苦 和 漫长”来 形容。“之前 虽然 有 准备,但是 我 真正 开始 写 还是 在 2011年 2 月份。由于 家里 的 事情 和 找 工作 花 了 整整 两个 月,论文 的 写作 时间 就 耽误 了。真正 写作 的 时间 太 短,太 仓促,总 感觉 时间 不够 用,白天 上班,坚持 每天 晚上 11点 开始 写 到 第二 天 的 凌晨 2点 或者 3点,一直 到 完成。过程 虽然 觉得 痛苦,但是 还是 在 最后 的 阶段 完成 了 毕业 论文 并且 顺利 通过 了 答辩。” 唐 晓红 用 自己 亲身 经历 建议 学弟 学妹,“论文 要 及早 动手,不然 到 后面 整个 过程 会 特别 被动。”
2011年 2月 底 唐 晓红 到 湖南 广播 电视 大学(湖南 网络 工程 职业 学院)开始 从事 辅导员 工作。在 工作 的 这段 日子 里,她 与 一 百 多 名 大一 学生 一同 成长。“这些 学生 个性 鲜明、青春 激昂、思维 活跃,需要 我们 辅导员 付出 大量 的 时间 去 理解、包容 和 引导,同时 要 不断 的 充实 自己 的 知识 储备,多 站在 学生 的 角度 考虑 问题,真正 为 学生 解决 思想 上 的 实际 困难。”
“在 未来 10 年,希望 能够 完成 考博 的 梦想。” 她 最后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