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英语population一词,与people同根,主要是指居民的总数。中国的人口一词,由人、口二字组成,却与吃饭有关。俗话说:“口不说话行,不吃饭不行。”吃饭是中国人口潜意识的焦点,这一点与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有关。也就是说,为了应付饥饿的威胁,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吃上饭。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千事万事,吃饭大事” ,“人生大事,吃穿二字”
。吃饭,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潜意识中,以至见面打招呼,下意识的说“吃过饭了吗?”表面上是一句客气话,实际上却显示了吃饭在我们生活中和意识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
吃饭似乎即等于生活。形容生活贫困,常说“揭不开锅” 、“等米下锅”
。一个人未能尽责,则被斥为“干什么吃的!”得意忘形,则被讥笑为“忘了自己吃几碗干饭!”多管闲事,被认为“吃饱了撑的。”好像活着除了吃饭,再没有别的大事。
人们所从事的职业,其目的也被形象化的说成“混饭吃” 、“糊口” 。为职业奔波,则说“为了一张嘴,跑断两条腿”
。职业麻烦,则说“这碗饭不是好吃的” 。职业有保障,则说成“铁饭碗” 。失去职业,则说成“丢了饭碗” ,“饭碗砸碎了”
。职业竞争,则说成“抢饭碗” 。甚至剥削者也为自己开脱,“千里去做官,为的吃和穿” 。
由于视职业为吃饭,也就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端人家碗,服人家管” ,“吃人家饭,给人家干”
。它的重要性甚至决定了人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品质。“谁手中有粮,谁是村中王”
。掌握了粮食,也就有了政治地位。明末李自成起义,农民中流行一句口号,“迎闯王,不纳粮” 。免去征粮,得到了民心。“吃纣王俸禄,不说纣王无道”
,为了吃饭,竟致昧着良心。“有奶便是娘” ,则更丧失了一切原则。自然也有相反的,“不食嗟来之食” ,“不为五斗米折腰”
,表现了人的骨气。总之,吃饭成了人的品质的严重考验。
吃饭既然影响到生存,也就被认为是人人都应享有的权利。“有饭大家吃” ,“天不打吃饭人” ,“皇上不差饿兵”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不论干什么,均得先填饱肚子再说。“催工不催饭,催到地里也是站” 。即使是死刑犯,临刑前也得让他饱餐一顿,因为“有死罪,没饿罪”
。这是农民挣扎在饥饿线上的呼声。
“三十六行,庄稼为强”
,这句俗话带有总结性质。没有粮食,别的什么也谈不上。甚至封建时代的政治家,也意识到这一点。“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馀,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馀。”①⑧这里说的“蓄”,就是粮食储备。虽然在封建社会中很难达到这个标准,但反映了他们重视农业的态度。汉代的大臣还一再向皇帝上书,请求贵粟、积贮。晁错《论贵粟疏》说:“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他把这件事提高到政治原则上来看。封建社会中还一贯重农抑商,都与这种思想意识有关。
民国时期有过“以农立国”的议论,说明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头。今天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强调以农业为基础,是为了发展工业,但仍然包含着这一份心理上的历史遗产,即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