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过人口大量毁灭的情况,而现在中国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1995年的资料,中国是俄罗斯的7倍,是美国的3.7倍,比印度高出40%,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我们不妨根据历史资料,参照中国民间俗语,对此加以考察。
(一)
据历史记载,西汉时期,中国人口已接近6000万,而当时的耕地,只占可垦地的四分之一,并无人满之患。①
西汉末期,发生战乱,东汉初年光武帝时期(公元57年),降为2100万。②桓帝时期(公元157年),上升为5648万。③东汉末年,战乱、杀戮、饥饿、瘟疫,夺去了大量人口。三国末期,人口已稍有回升,也不过767万人。④
曹操在《蒿里行》诗中写道:“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植《送应氏二首》:“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王粲《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可以想见当时死亡的严重程度。史书中有“十不存一”的说法,并非夸大。
西晋人口虽有回升,但总数并不高,晋惠帝时约为2251万。⑤东晋保持了这个水平,增长有限。
隋代人口逐渐恢复,增至4601万。⑥
唐初又下降,开元以前为3714万。⑦到天宝十四年增至5291万。⑧安史之乱后,只剩下1699万人,死去三分之二以上。⑨
北宋人口又逐渐回升,达到4673万,南宋末年由于蒙古族的入侵,降为1302万。⑩
元代人口逐渐增长,最多时为5883万。①①
明代人口为5987万。①②明末清初,又大量死亡。满族入主中原,屠杀更加肆无忌惮。“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血腥的大屠杀。民谚曰,“宁作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语极沉痛。
清初(公元1655)人口降为1403万。①③但清代却是发生人口膨胀的年代。先是逐渐增长,接着成倍增长,经过180年(约为6-9代人),到鸦片战争前夕(1834),竟奇迹般的猛增至4亿以上。①④辛亥革命前夕有所减少,1911年为34142万。①⑤
民国时期为41964-46136万。①⑥统称4亿5000万。
如果以西汉6000万人为参照系,那么,中国封建社会有过四次大的人口毁灭。一次是汉末,降为767万;一次是唐代安史之乱以后,降为1699万人;一次为南宋末年,降为1302万;一次是明末清初,降为1403万人。
每一个封建王朝在开国之初,总要采取鼓励生育的措施,以增加人口。在经过一段休养生息之后,生产有了发展,社会又恢复了元气。接着便是土地兼并,大量的土地集中到少数大地主手中。残酷的剥削,迫使农民生活无着,社会生产无法维持,社会危机也就来临。唐代诗人李绅《悯农》诗写道: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作为经济基础的反映,便出现了政治上的腐败和动乱。或割据混战,或农民起义,或外族入侵。人口又遭杀戮,生产更被破坏。这种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使得中国人口的数量一直到清代康熙年间,除明代持平稍高以外,都没有超过西汉的纪录。
中国封建社会人口消长的规律,像一条波浪线,可以归结为:增殖→贫困→动乱→杀戮→减少→,然后又从头开始。形成这种恶性循环的经济根源,是农民失去土地,而它的精神效应,便在我们民族的心理上投下阴影。死亡的威胁,迫使我们积极生育,以多生来应付乱世的到来,争取生存的空间。这就是中国人口的潜意识。在道德上的表现,便是以子孙满堂为福气,以绝后为大耻,“断子绝孙”是一句恶毒的诅咒。正如自然界的规律一样,凡是存活率不高的物种,其产籽量都特别巨大。水中漂浮着无数鱼籽,大多数都被水生动物吃掉;空中飞舞着漫天的杨花,大多数都不能在泥土中生根。他们都是以数取胜。这个比喻,似乎是对我们自己的一种亵渎,其实它表现了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这种潜意识,在清代以后,似有逐渐加强之势,这也许跟异族的统治有关。明末清初,经过大屠杀,到了康熙年间,人口又恢复到2500万左右,而到了“乾嘉盛世”,骤增至4亿人,是西汉人口的5.6倍。经济学家洪亮吉觉察到这一趋势,感到人均占有土地、住房面积日益缩小,深以为忧。他著文试图从理论上说明人口过剩的危机,但改变不了社会传统的潜意识。①⑦
中国自沦为半殖民地以后,又遭到帝国主义军队,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军队的屠杀,中国人民不得不为生存空间进行更加艰苦卓绝的斗争。亡国灭种的威胁,迫使我们唱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写北平沦陷时期的情况,有这样的叙述,一位老妇人针对日本人的屠杀说道:“他们会杀,我们会生。”有的读者和电视观众对这句话颇不以为然,其实倒是这位作家和人民潜意识的自然流露。即使到了文革前夕,还出现过这样的说法,以中国人口的一半,来应付未来的核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