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工贸中专,湘潭职校,湘潭中专,湘潭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湘潭工贸学校,湘潭市一职,学校简介,招生简章,入学指南

发布日期:2005-10-01

百年沧桑话文改

 

汉字改革,“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从1892年卢戆章出版《一目了然初阶》算起,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期间不乏一流政治家、文学家、语言学家的热情鼓吹、理论支撑,以及方案设计、亲身实践。但遗憾的是,怀胎百年,至今仍然丝毫不见妊娠反映,更不用说临产分娩。不仅如此,198512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通知》,随后《文字改革》杂志改名为《语文建设》,“文字改革出版社”改名为“语文出版社”,在明眼人看来,这一连串的动作,简直堪称汉字改革胎死怀中的丧钟讣告。

当然,“官方”的不再提及“文字改革”,并不意味着禁止“民间”的继续探讨,事实上,文改家们也一直没有放弃他们的努力。于是,我们便有幸读到王开扬先生的近作《汉字现代化研究》。书中写道:

“中国对于汉字面临着巨大的矛盾:一方面,从识字教学和技术处理看,汉字改革完全必要,十分迫切;另一方面,汉语的现状和汉字改革研究的现有水平又不允许现在就对汉字进行根本的全面的改革。必要性百分之百,而可能性不到一半。汉字在今后比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也就是在‘百分之百’和‘不到一半’的矛盾期内,仍然将是全社会不得不使用的法定文字。”“汉字是目前全社会不得不使用的法定文字,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对它进行改进,不意味着不能在某些领域逐步使用汉语拼音文字。”

那么,汉字改革到底遇上了怎样的阻力,改革家们能否以及如何克服,以便从目前的“某些领域”顺利过渡到“一切领域”,最终实现汉语拼音文字取代方块汉字,成为全社会法定文字的伟大理想呢?周有光先生曾就汉语拼音提出一个“三不是”原则,即:不是拼汉“字”的拼“形”方案,而是汉“语”的拼“音”方案;不是“方言”的拼音方案,而是“共同语”(普通话)的拼音方案;不是“文言”的拼音方案,而是“白话”的拼音方案。

围绕这个“三不是”做一番浅近的分析,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1 普通话

汉语拼音文字之所以举步维艰,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普通话的尚未普及。例如,广东话的“私有制”能让人听成“西游记”,而“自觉接受舆论的监督”甚至有可能误解为“拒绝接受舆论的监督”。很显然,在这种现状之下,真要推行拼音文字的话,恐怕广东人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广东人自己都不敢认,更不用说其他方言区的人了。对于这一点,王先生倒是不乏清醒的认识:“20世纪50年代前‘推行国语’,50年代后‘推广普通话’,将近一个世纪了,情况怎样呢?大体的估计是汉语各个方言区的人基本能够听得懂普通话,但是说普通话的能力千差万别,能够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一、二、三级的人还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说自己的家乡方言,即使是普通话说得很好的人日常与家乡人交际,也是说家乡方言。”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普通话并非生而知之,自然就有学习的必要,而汉语拼音与普通话之间的确又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于是这里便出现一个“鸡生蛋”与“蛋生鸡”的难题,即究竟是借助汉语拼音文字来推广普通话,还是先把普通话说好了再来推行汉语拼音文字?

上世纪5070年代,不少学者积极鼓吹前一种观点,如:

“一方面,我们积极拥护人民政府推广普通话的政策,这样可以减少方言的分歧,有利于拼音文字的推行;另一方面,我们坚决反对某些人的主张,说是要等待语言完全统一然后实行文字改革,那样就等于否定了文字改革,因为如上面所说,方言的消灭绝不是一二百年的事。”(王力)

“这并不是说要学会普通话才能学会拼音新文字。恰巧相反,只有推行拼写普通话的拼音文字,大部分人都学会和使用这种新文字,那时才算是真正推广了普通话。”(胡愈之)

“口语语音的统一怎样才能做到呢?靠汉字吗?那是永远做不到的,因为汉字实际上巩固了读音的分裂。唯一的可靠的办法只有通过统一的拼音文字。”(拓牧)

对于这些观点,王先生做出了客观评价:“平心而论,这些前辈的愿望是美好的,他们——尤其是王力先生——的爱国热忱让人感动,他们的设想也不是没有一点儿科学依据,没有一点儿可能性,但是若真这么做,则全社会冒的风险太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问题上,吕叔湘先生的态度有一个明显的转变。1979年时,他批评说:“有一种不正确而又相当普遍的思想,说是一定要等普通话真正普及了才谈得上搞拼音文字,不知道拼音文字同时也是推广普通话的有力工具。”而到了1992年,则又承认:“语文现代化的另一个方面是用拼音文字来代替汉字。这件事情短期内难于实现,主要原因是普通话还没普及。……如果要求一个普通话不及格的人用汉语拼音字母写文章,他是写不出来的,或者他写了出来,别人看不懂。”

从最初的《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改为《汉语拼音方案》来看,很显然,决策层最终还是保持了冷静,没有冒这个风险,从而避免了一场巨大的灾难。那么,这一“坐等”到底有多长,“曙光”究竟有多远呢?199712月份召开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提出一个奋斗目标,即到21世纪中叶,普及普通话。这就意味着,汉语拼音文字至少还需要五十年才能得以实现,汉字于是至少还可以“苟延残喘”五十年。

对于半个世纪以后的事情,现在四十来岁的人,恐怕都已无法见证。笔者这里也就不再说什么“走着瞧”之类的话了——反正瞧也瞧不着。这个话题就留给后人吧。不过,王力的一句断言,实在令人对这一宏伟目标担心——“不能等全国语言统一了才实行拼音文字,那样,一百年、一千年也改不成拼音文字。”

 

2文言

汉语拼音文字的第二道难关为文言,王先生对此有如下的解释:“文言离不开汉字,汉字支持文言;白话可以拼音,拼音只能拼写白话;要想改用拼音文字,就要清理残存的文言;残存的文言因为‘向来沿用’、‘平常用惯’,不肯退出历史舞台,就阻碍拼音文字登上历史舞台。”“为什么汉语拼音文字只能拼写白话,不能拼写文言呢?因为文言文让人听不懂,必须通过写出汉字,依靠汉字的区别度来‘看’得懂;汉语拼音文字是再现语音的,语音本身已经让人听不懂了,那么语音被再现得再逼真,也是白搭。现代汉语的白话是汉族人相互听得懂的,否则汉族人就没有口头交际了;既然白话是听得懂的,那么用汉语拼音文字再现出来的语音也就看得懂了。”

他并且对如何“清理残存的文言”提出具体措施:

1、不通篇使用文言;2、白话中不夹用文言词;3、引用古人的文言语句在其后用括号给出白话的译文,或者干脆直接引用白话的译文,不再出现文言的原句,用括号注明是译文;4、把某些过于深奥的成语改造成浅显的成语或者翻译成白话,用与过于深奥的成语意思相同的浅近的成语,在此基础上确定成语的拼写格式。

建议虽多且好,真要执行,却是不易。首先,所谓“不通篇使用文言”,与告诫“不通篇使用英文”一样,便很有几分黑色幽默的效果。对于主要靠“吃”白话长大、多半时间花在英语上却又没学出个什么名堂的当代人来说,能够做到条理清晰、文从字顺,也就堪称“秀才”了,哪里还敢奢谈什么“通篇使用文言”!

通篇用不了文言,中间夹杂几个“之乎者也”倒是很有可能。而王先生的免疫法是:改单音节词为多音节词:

例如不说“叟”,说“老头儿”,不说“冠”,说“帽子”,不说“故”,说“所以”,不说“虽”,说“虽然”,不说“师”,说“老师”或者“军队”,不说“椅”,说“椅子”,等等。

于是,“童叟无欺”成了“童老头儿无欺”,“张冠李戴”变为“张帽子李戴”。其余“冠军”、“皇冠”、“桂冠”、“挂冠”、“免冠”、“沐猴而冠”、“弹冠相庆”、“勇冠三军”、“衣冠楚楚”、“衣冠禽兽”、“冠冕堂皇”、“冠盖如云”,读者不妨自行替换,体验效果。

又如,“魂系中华”,在王先生眼里,也属于“残存的文言”,有待清理,故建议改成“时刻挂念着祖国”,据说这样一来,“问题就不存在了”,就可以“用拼音字母按照‘词’为单位连写”了。

于是,“魂系中华系列丛书”、“魂系中华大型音乐晚会”,等等,也统统成了“时刻挂念着祖国系列丛书”、“时刻挂念着祖国大型音乐晚会”。这已不仅仅是“汉字现代化”的问题了,甚至连汉语也打算一并现而代之,代而化之。

遗憾的是,“文言渣滓”枝繁叶茂,根深蒂固,不但难以剪除,反而竞绽新芽,屡结恶果。例如,“与时代共同前进”,多么优美通俗的大白话,却偏偏不用,却偏偏要冒出个“与时俱进”来,何其痛心也,真可谓“与时俱退”也!

今人管不了,古人总该俯首听命吧。且看王先生的第三招——白话文言。按其教诲,我们来做两个实验:

第一、古人原句加白话译文——噫吁戏,危乎高哉!(哇塞!好好高好好危险哦!)

第二、直接引用白话译文——孔子云:朋友从老远的地方来,我好开心耶!

王先生最后一条建议事关“成语改造”,这就意味着首先要将一本成语辞典从头查到尾,以确定哪些“深奥”,哪些“浅显”,然后像英语词汇表一样,分别标上类似于“中学”、“四级”、“六级”之类的符号,再将“六级成语”(或许还要包括不少“四级”)改造成浅显的成语或者翻译成白话。只是如此巨大一项工程,不知该由谁来承包,完工以后,又能否得到认可?

王先生这一小节的标题为“汉语拼音文字对于语言规范的要求”。很显然,这里所谓的“规范”绝不仅指病句错字之类,而完全是针对文言而来的。换句话说,著书立说,一旦出现文言,便可斥为“不规范”,有待整改。遗憾的是,王先生自己定下规矩,自己却不遵守,反而带头破坏。我们且从他的书中,随便挑选几例:

象形法有种种局限性,复杂者难象其形,抽象者无形可象。

汉代以后,字形变化相对较小,词音、词义则不断地产生变异,真所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这是“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的科学态度。

古汉字虽然也“画成其物”,但也仅仅是“随体诘屈”。

一方面口口声声要“清除现代汉语中残存的文言成分”,一方面却又“开门揖盗,引狼入室”,堂而皇之将“文言渣滓”成群放进。人们不免要问: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自相矛盾的现象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一个人只要喝过几天墨水,背得几首唐诗,词约义丰、朗朗上口的文言便悄然潜入,弥漫身心。打个不太确切的比方,就有如吸毒上瘾,随时都要发作;文化程度越高,“中毒”便越深,越是无可救药。像王先生这样习惯舞文弄墨的人,若是不许用文言,恐怕比死还要难受。

如果说,普通话再过五十年还有望普及的话,那么,文言这种“毒瘾”届时能否彻底根除,就实在令人担忧了。

 

3同音词

所谓汉语拼音不是拼汉“字”的拼形方案,而是汉“语”的拼“音”方案,简单地说,也就是不拼写“字”,而只拼写“词”。事实上,这与“拼写白话,不拼文言”性质相同,为的就是避开同音字。例如,“行”、“形”、“刑”、“型”,单个使用,发音相同,无法识别,但若是双音化,变成“行走”、“形状”、“刑罚”、“模型”,便小葱拌豆腐,一清二楚了。

王先生一共指点了九种分化同音词的办法,我们选取四种,略做介绍并附体会或质疑。

1)增加音节,不说文言的单音节词,把它扩展成为白话的双音节词。例如:衣→衣服,藏→躲藏、隐藏、埋藏,道、路→道路,……

增加音节避免含糊的甜头,我们早已尝过了,现根据王先生的提示,再做补充:丰衣足食→丰衣服足粮食;东躲西藏→东躲藏西躲藏;穷途末路→穷前途末道路……。

2)扩展被缩略的词语。例如:致癌→导致癌症;治癌→治疗癌症;制癌→控制癌症;“外贸”还原为“对外贸易”,以区别于“外貌”……。

然而,若是碰上“公司、公私”;“工女、宫女”;“工厂、工场”;“工伤、工商”;“工艺、工役”;“功击、公鸡”;“功课、攻克”;“公会、工会”;“功德、公德”;“工薪、攻心、公心”;“攻势、公式、公事、工事”;“功力、功利、公历、公例、工力”呢?请问王先生,应该如何“扩展”,以示区别?更不用说,万一同一个班上,竟然来了“宫力”、“宫立”、“宫丽”、“宫莉”几位同学呢?

现在通行的汉字大约为7000个,而读音仅有400来种,这也就是说,平均每种读音至少包含17个同音字。如果考虑到很多人普通话讲不好,“公民、功名”,“南方、蓝方”一锅煮,同音字的数量就更大了。如此棘手的难题,怎么解决呢?学者教授,毕竟不凡,足智多谋,手到擒来。再往下看

3)把一组同音词中的一个改为短语。例如:初版→第一版,以区别于→“出版”;游船→旅游船、游览船,以区别于“油船”。

真所谓“人比人气死人”。你看看你看看,只要在“游船”中加入一个“旅”或“览”,立马就与“油船”区别开来。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就想不到呢——瞧我这猪脑子!猪脑子一激灵,顿时开窍:把“公鸡”与“母鸡”分别扩展为“公的鸡”与“母的鸡”,不就可以与“攻击”与“母机”截然区分开来了吗?即使是同音人名问题,照此办理,也不过小菜一碟——派两个警察登门,强行扩展为“宫力量”、“宫建立”、“宫美丽”、“宫茉莉”,岂不迎刃而解、皆大欢喜?这说明猪脑子还不算特别地猪,至少尚未严重到猪入膏肓,无可救药地猪。可喜可贺!

专家学者的聪明才智还远远没有黔驴技穷,再看:

4)更换同义语素。例如:期终→期末,以区别于“期中”;油票→油券,以区别于邮票(事实上现在“油票”已经废止)。

如果真有哪位嫌“公的鸡”与“母的鸡”还不够言简意赅、悦耳动听,那就不妨“更换同义语素”,比如,更换为“雄鸡”与“雌鸡”,甚至干脆拟人化——“男鸡”与“女鸡”。

不过,王先生断言“油票”已经废止,故而不怕与“邮票”相混,却未免言之过早——万一有人喜欢忆旧,偏要写些“当年油票如何紧张”之类的文章呢?再看手边一条报道:“油价的每一点风吹草动,都能绷紧汽车消费者的神经,以至于抢购油票已成为油价上涨前各地都会出现的一道景观。”看来,王先生的谆谆教诲要想深入人心,奉为圭臬,一句顶一万句,还有待努力忽悠,精心折腾。

 

4 文改悖论

王先生虽然积极鼓吹文字改革,但对其艰难也不无清醒认识:“中国的文字改革蕴含着一个巨大的悖论:不识字的文盲和正在刻苦学习繁难汉字的儿童既没有提出文字改革任务的知识储备,也没有话语权;通过‘十年寒窗’掌握了汉字的知识分子有了话语权,但同时也丢失了汉字需要改革的体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另外学习新文字——哪怕是极其容易的新文字。于是,一代又一代需要文字改革的儿童长大成人以后,转而成为反对文字改革的主力军、话语霸权者,或者根本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

事实上,这一悖论才真正一语道破汉字改革最大的障碍,或者不妨说,它揭示了文改运动一个最大的悲剧——对汉字改革渴望最为强烈的人,偏偏没有话语权;而一旦拥有了话语权,偏偏又最为强烈反对汉字改革!

那么,“十年寒窗”掌握的汉字,为什么就舍不得抛弃?明明有“极其容易的新文字”,为什么就不愿意接受呢?根本原因就在于——汉字使用起来实在是太顺手了。这就有如学会了代数,便不愿使用四则运算,学会了五笔输入法,便不愿使用拼音法。我们不妨举个例子:fǔ zá zhě nán xiàng qí xíng, chōu xiàng zhě wú xíng kě xiàn。试问读者,就算您拼音娴熟,张嘴即来,能一下子明白意思吗?再看相应的汉字:复杂者难象其形,抽象者无形可象。

汉字与拼音,孰优孰劣,可谓一目了然。简言之,一个人只要掌握了高级复杂的技能,就绝不愿意重新学习低级简单的技能;反之,要想将一个人永远限制在低级技能阶段,就只有一个办法——永远不要让其品尝到高级技能的甜头。

对于这一点,王先生显然心知肚明,了如指掌,而且不乏理论根据:“对于同音词比例的感觉,学龄前儿童、文盲和知识分子的感觉截然不同。学龄前的儿童、文盲的听和说都以词为单位,他们的脑海里没有汉字的储存,所以他们如果学会拼音,用拼音看和写的时候,不存在从拼写形式到汉字的转换,所以他们看拼音、写拼音跟听话、说话一样,没有感觉到多少同音词的干扰;知识分子则不一样,他们听、说、看、写都存在和汉字转换的问题,他们始终拿汉字作为标尺,来衡量这个拼音对应于哪个汉字,那个拼音对应于哪个汉字,就像外语、外文程度不高的人,总是把外语、外文转换为汉语、中文来理解一样,结果不仅大大减慢了阅读速度,而且造成满脑子都是拼音的同音词——其实他们感觉到的同音词绝大部分不过是汉字记写的同音语素而已。学会了汉字,‘忘掉’了汉语,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语言学判断同音词,则纯粹是从汉语出发的。”

文字改革鼓吹了这么多年,之所以迟迟不见成效,其关键就在于始终只见军师后方运筹帷幄,不见将士前线冲锋陷阵。或者更确切地说,它依靠的对象全部是学龄前儿童与文盲,可想而知,这种“乌合之众”又岂能与清一色知识分子所组成的“正规军”相抗衡?更可悲的是,学龄前儿童一旦上学读书,学会了汉字,又纷纷战地反水,“转而成为反对文字改革的主力军、话语霸权者”。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光是仰仗“一代又一代需要文字改革的儿童”是完全不够的,只有将其培养成“脑海里没有汉字储存”的“知识分子”文字改革才有望成功,汉字才有望拼音化。

文字的使用具有一种“全或无”的性质,即要么全部使用拼音,要么全部使用汉字,绝不可能一半拼音一半汉字。会汉字的人决不会使用拼音,使用拼音的人肯定不识汉字(借助拼音学习汉字的小学生、文盲以及外国人不在此列)。因此,要想让一个知识分子真正把汉语拼音文字当成书面语言使用(也即所谓的“一语双文”),而不仅仅只是作为辅助工具(例如查字典,拼写人名地名等),那就只能像“远离毒品”一样,使其自幼便“远离汉字”。因为一旦接触汉字,尝到甜头,立刻就会被吸引过去,就会仅仅将拼音当作跳板,迅速跃向汉字。为了有效防范这类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叛逆之举,就必须精心设计一个纯净的、全封闭的、丝毫不受汉字污染的拼音文字社会,从家庭到幼儿园,直至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院……。

遗憾的是,方案容易设计,环境亦不难布置,问题在于,谁愿意亲身一试?很显然,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与白痴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除了精神病晚期,作父母的谁会舍得将亲骨肉往火坑里推?于是,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看来就只能交给文改家们了。常言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为了文字改革的千秋大业,他们难道不应该做出必要的牺牲吗?

刘涌泉先生曾经质问:“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能像1973年那样,出版《政府工作报告》的汉语拼音文本呢?”

这个问题的确问得好。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

回答其实非常简单:给谁看?

我们只需问一声刘先生:您自己愿意看吗?一个人只要熟练地掌握了汉字,就绝对没有耐心读“拼音版”——除非没有汉字文本。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正在识字的儿童以及文盲了。然而,又有谁见过早熟到居然有兴趣看《政府工作报告》的小学生呢?至于文盲,干脆一人发一盒磁带或者光盘或者集体听报告,岂不是更加省事?一本书,明明知道根本没人看,却依旧成千上万地印出来,岂不是瞎胡闹?在计划经济下,这种浪费或许还可以由国家来承担,而一旦实行市场经济,哪个出版社愿意干这种赔本买卖?

这显然又该轮到文改家们挺身而出了,比方说,王先生这本《汉字现代化研究》,为什么不出“汉语拼音文本”呢?即使出版社不愿意,他也应该自己掏腰包;即使没人买,他也不妨“友情奉送”;即使“赠品”最终会师废品站,他仍然可以廉价回收,继续快递……。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不满于英语拼写,自行设计出一套40个字母的新系统,并且身体力行,付梓出书。尽管最终未能得到认可,但至少还能博得一个“虽败犹荣”的美名。而我们的文改家们却个个都是“口头革命派”,大话连篇,光说不练——一个更加令人尴尬的“文改悖论”。

一件事情,假如人人都不愿“从我做起”,而一心只盼着别人当出头鸟,自己则隔岸观火,坐享其成,那么,这种事情就永远没有成功的一天。

王先生最后无限憧憬地写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现代语言文字学原理是保证中国的文字改革正确前进的两条轨道,汉字难学难用是中国文字改革的不竭动力,前进的速度决定于‘内燃机的性能、路况和全局的运行状况。’”

道路业已铺就,燃料全部添足,文字改革这辆列车,整装待发已愈百年,遗憾的是,终因乘客寥寥,至今无法启动,更遑论“前进速度”!一般民众因为前途凶险,不敢贸然,情有可原;但豪情壮志、热血沸腾的文改家们若也这么缩手缩脚,患得患失的话,那么,文改专列就只能永远滞留站台,汉字拼音化就只能是一场永远无法成真的春梦。

 

王开杨:《汉字现代化研究》 齐鲁书社,2004

(作者:江苏大学 何南林)

井田汉字,独一无二的汉字结体构形理论,科学地解决数码时代汉字所面临的问题。

湘ICP备05008125  语言文字网  2003-201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