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意义的变
汉字是寓意于形的,如早期的象形字,“”为鹿,“”为鱼,但由于字形的变化,鹿鱼等已不像了,意义也有转变,鱼鸟变成了四条腿,四条腿的鱼鸟世间能有吗?字形离开原意。
文字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无法象,客观又有需要,于是用同音字互相借用,如“焉”原是大鸟(象形字),虚字“焉”无法造,于是借鸟(名词)作“焉”变为虚词,鸟的意义消失了。能原熊“”属的象形字,借为能。“”,原二人相背,是背本字,北字无法造,借“”为北(方向),为了区别,给北加个月“”成背。北原意转换了。
年字为“”,原象穗大根长之禾,成熟之意,周代用为纪岁,因为一年只有一熟,是原意的引申意做为本意,原意消失。
逐字本为“”,象二猪相逐(“”为示动符),后简为“”(逐),一个猪了,和谁相逐?是由于简而失其意的。
“斤”古为斧的象形字,“”或“”,是刀具,因此形声字中与斧有关的字都从“斤”,如“斧”,从斤父声,斩、断、斫、斯都从斤,但“斤”现在已演变成为重量单位,十两为一斤。这些字形未变,形与义已脱节了,重量何以能为斧、斩?“简”过去是以竹为简,用以做书,故简从竹。箱等字皆从竹,是因为都是竹子做的,但现在已不用竹做书,也不用竹做箱了。其字貌合神离,意义已经不在。客观事物变了,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而汉字未能及时调整,后世对这类字无法解释。
“燐”原字为,上面是重火,下面是示动符意谓燃烧中的大火。由于隶变把重火变为米,所以变为粦,已无火意,故后加火成燐字,全字意未变,但形已失原意,故后加火,成了有米的火,示动符也变成无意笔划,终令人费解!難記。
在隶变中失去原意的字多的很,前述兽、掌、雷电、兔头等等均成田形,原意不在了。“衞”原为“”,“”足跡,示动意,即周围围绕活动,后简为“”,隶变为韋,只是上下足跡,失去“围”意,后加“”成为“”以示动(借为衞,简为卫)。“陷”原为“”,象人陷入坎中,“”示升降意,隶改为阝,人变为“”,既看不出人形,也看不出下落意,所以难解。前述隶变分合的字涉及一百多类型,形的改变引起义的改变的字就多了,可见意义的变化也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