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内容上的变
1、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众说纷纭,“仓颉造字”、“河浴出图”“伏羲画卦”……。但不管是谁造的,怎么造的,它不可能是一下子都造出来。据考证,从图画文字到初步成型,至少也要经过几千年以上,所以文字不是一时一人所造,而是众人所造,这是文字学家们共同首肯的,既然是众人造字,字当然不一样,如人,你写你的“”,我写我的“”,他写他的“”,以及牛、羊等字,都有十几种写法。汉字一开始就不一样,不一样也是一种变,所以后代异体字非常多,不同地方也造出不同的字。多人、多时、多地造字是老汉字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下图:
春秋时代各地不同用字图
地方 字別 |
楚 |
齊 |
燕 |
趙 |
魏 |
韓 |
四 |
|
|
|
|
|
|
馬 |
|
|
|
|
|
|
安 |
|
|
|
|
|
|
象形、象意等单体字,古人谓之“文”,把文汇合起来形成较复杂的字叫做“字”。文的笔划少,字的笔划多。在甲骨文中多划少划所占面积不同,多划占大面积,少划占小面积,各取所需,参差不齐。到后期金文中字逐渐整齐,面积一致。笔划多的复杂的字就要简笔,前期的文为了合成字也要简笔如车,早期为“”,为了组成另一个字,后期变为“”,如“”(辙)。絲本字为“”,在组成另字时变为“”,如“”(绸)。从文成字,文就变简了。
大篆原是尽量画成原物的,笔划多。后期社会发展了,文字的利用面大了,人们感到麻烦,周末渐变成小篆。如“隹”由“”变“”,“”(羊)变“”。笔划由繁到简。
汉字发展到秦,社会已由奴隶时代转变为封建时代,社会的发展,事务更趋繁忙。篆书仍然近于画,不符合书写方便的要求,同时一般人也难于写像。如虎、豹等区别很小,因而渐有隶书的兴起。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一大变革,它是使汉字从图画走向符号,从画道走向笔划书写的过程。如果说以前它还是一副画或象征性的画,那么隶变后就真正的成为文字了,在隶变中产生了大量的讹悮,因而后世的文字和先民的文字,在字形字义上已大有出入。假如说,汉字在隶变前真的是圣人(不管是哪位圣人)所造的话,那么隶变后已是凡夫俗子所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