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定了,目录(也就是提纲)有了,接下来就要考虑体例了。
首先,需要确定分级标题使用的章节编号格式。结合惯例和本书内容编排上的需要,决定方案为:一、(一)、1、1)、(1)、①。
其次,文集中有不少地方都需要罗列多位人士的姓名。书同文学术沙龙里,文友之间是不分贫富贵贱,一律平等的,但反映到书面上,就有了一个排名先后的问题。怎么样既能体现“不分贫富贵贱,一律平等”的精神,又能使书面上的顺序有一个规律,不致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把把冯寿忠教授首创的“姓名拼音倒序法”推而广之。
“姓名拼音倒序法”是冯教授在主编《汉字书同文研究》第三辑时,为丛书编委会的姓名排序时所创造并使用的方法。《纪念文集》把这个人名排序方法推广到了全书正文中所有的人名排序场合中。
(1)编审委和理事会名单,“姓氏拼音倒序法”排列。
(2)历次研讨会与会人士名单,先按中央气象台气象预报顺序对各位人士所属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排序,国外人士按其属地排,先是汉字文化圈各国,再亚洲,澳洲、欧洲、美洲。同属一地的几位人士,按姓名拼音倒序;同属一地一单位的,先在同属单位内按姓氏倒序排,再按该单位中第一人的姓名依拼音倒序排总序;东道主城市排在前面)
(3)第八、第九两次研讨会会务组名单按姓名拼音倒序排序。
(4)《鸣谢》按金额分级后再按姓名拼音字典序排序。这项内容不属于正文,是一个例外。
第三、其他排序问题:
附录二《1至6辑学术论文索引》中的文章排序。这个好办,先分“书同文理论研究”等17个主题,各主题中的文章按其所属的辑次排序,如第2辑的文章排在第1辑的后面;同属一辑的文章,按在该辑中的页号先后顺序来排。
附录三《藏品简目》中藏品的排序也比较好办。先分类,共分为“汉字研究”、“汉语拼音研究”、“汉字教育”、“汉字‘书同文’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字表、工具书”、“期刊杂志”、“多媒体”六大类。每一大类中的藏品按其出版年份先后排序;同一年出版的按藏品名的拼音升序排序;无出版年份的按藏品名拼音序排在该类藏品最后。
附录四《各地研究者近年提交书同文学术研讨会论文存目》,统一按文题的拼音序排就行了。
附录五《十年来各界人士来函、来电、E-mail及题词》的排序:按来函、来电、发送和题写的日期先后排序。
第四个问题就是港台及海外人士姓名的用字处理。
在编第6辑的时候,曾多次与各位作者通过E-mail协商讨论对论文的修改。让我深切感受到的一点就是:港台人士特别是台湾人士,不能接受把他们的姓名用简体字排印。所以在第6辑中,对港台作者的姓名,采用繁体字来排印。这次编《纪念文集》,决定沿用第6辑的做法。另外对国外人士的姓名用字也做同样处理,以示对相关人士的尊重;但新加坡人士的姓名用简体字,因为新加坡政府公布的简化字表与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公布的简化字表完全相同。
定好了体例,编起书来就有章可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