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湖北高考作文:母语--母语是把钥匙

[日期:2007-06-15] 来源:网络  作者:廖保平 [字体: ]

湖北高考作文:母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我们的母语就是我们每天所说的汉语,张嘴就来,习以为常。可是,假如有一天,有人阻止你说自己的母语,将会是怎样一种情形?会不会像让一个每天看到阳光的人突然失明?
  我想起了中学时学过的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当普鲁士军队占领了阿尔萨斯,当入侵者强令当地学校只许教授德语,作家笔下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才会具有呛人的心酸,那种即将失去最可宝贵的东西的悲怆让人挥之不去。法语老师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这是多么形象而耐人寻味的比喻!是的,母语是把钥匙,打开的是桎梏,获得的是自由。拥有她,一个人就可能拥有知识,拥有解放自己的力量。拥有她,一个人就可能找到精神的家园,找到回家的温暖。
  从甲骨上弯弯曲曲的线条里,我们遐想远古的面貌,从经史子集密密麻麻的汉字里,我们聆听先贤的教诲。母语带着前人的体温,带着汉文化的才情与修养,带着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千年而下,跋涉而来,终于走入我们的视野。多少历史灰飞烟灭,是她盛起一潭文明,滋养着华夏子孙。
  走进母语,我们跨越时空,走进母语,我们与先人对话,找寻我们精神根基、情感源泉。我们会猛然发现,在文化的血脉里,我们的祖先早已把我们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此时,母语已经超出了语言的意义,她是开启一个民族心灵秘密的钥匙,维系一个民族的基本情感。
  母语是那么的凝练、优美,凝练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寥寥数语就可以勾勒出一幅胜景;优美到声情态并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几个字轻轻重叠,就叠出一种韵味悠长的意境。
  母语的脸上不只写着温文尔雅、诗情画意,也写着伤痛与悲愁。秦始皇“焚书坑儒”,母语在烈火中呻吟;清朝“文字狱”,母语再遭浩劫。到了近代,在全盘西化的潮流中,母语更是成了“万恶之源”,不打入地狱不足以救国。母语的兴衰与中华民族的屈辱和复兴就这样隐蔽地联系着。可是,无论经历多少血雨腥风,多少的屈辱残害,在诸多文明古国成为一片废墟,无数种语言成为记忆时,汉语仍以她顽强的生命力,与她生生不息的民族一起流传下来。
  今天,母语正面临外来语种的压力,国人纷纷扎进英语里。学习和使用英语本身并没有错。可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没说两句话就“我不知道这个词用中文怎么表达”,或者干脆满嘴跑洋文,除了炫耀,还有不幸。因为当国人不学不会母语时,汉语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就无法传承,汉语所构成的文化环境自然会丧失殆尽,复兴传统文化就无从谈起。那样,我们真的很有可能丢失了自己的钥匙,找不到回家的路。


  廖保平,男,媒体评论员,现居武汉。写作的目的是寻找真理真情,探索人的多种可能性。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爱国,不能不爱我们的母语

下一篇:老公称呼的变迁看男人地位
相关文章      
本文评论
  good   (sakura ,2009-02-02 )
  jts   (湘里伢子会员 ,2007-07-07 )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