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艺术形式中,设计学与众不同。
首先,设计学是最古老的学科。设计是人类基于生存的本能,以进化达成的智慧,通过思维与表达,诉诸于器物发明,进而完善自身文明进程的生活方式。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下,古代的中国民众创造了灿烂瞩目的农业及手工业文明。那时的劳动实践与原始信仰、巫术活动、审美活动在许多情况下常常是混沌统一的,实用与审美统一的造物活动是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也就有了设计。
其次,设计学是最综合的学科。设计是一种艺术与科学整体交融的创作方式。一方面,它以形象思维的感性特征作为创作源泉,以人的主观情感与想象作为设计原创的动力;另一方面,它以逻辑思维的理性特征作为理性规范,以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作为实施的保证。
再次,设计学是离哲学最近的艺术学科。考察中国传统哲学著作,有大量的有关设计思想的论述。《周易・系辞上》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被众多理论研究者认为是我国最朴素,也最准确的论述工艺美术思想的表述。朴素的道器观念以及数千年来致力于“道器合一”的设计思想体现了古人对器物与人、器物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邃思考。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设计学的学科定位相对模糊。主要表现在大家对设计学学科本质认识的偏差:在传统的工艺美术学科称谓深入人心的大环境下,人们普遍认为“工艺”“设计”都是美术的衍生产品,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中,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的所有人造物,无一不是手工的制作,将“工艺”理解为手工,将“美术”类比于传统的以绘画为主的视觉艺术,就忽视了二者相融合所产生的学科交叉地带,而设计学的本质属性恰恰契合着这一交叉地带。
应该说,设计学学科称谓的最终确立,得益于“学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来了以知识细分化和专业化的现实,学科既可以代表作为真理的科学知识体系,又可以作为大科学属性下的不同层次的若干分支学科,文理交融、互相渗透的现代科学发展模式造成了“跨学科”“交叉学科”普遍存在,大部分学科都处于一张复杂的知识体系网络的一个节点上,互相之间传递能量。所谓的“知识体系”和“学术分类”只能是以一种“学科群”“学科域”或者“学科场”的形式存在;所有的学科都是围绕着科学而展开的揭示事物规律的知识体系的分支,正因为如此,古代“分科治学”中暗含的“学科”是一种静态的指称,而现代意义的“学科”是一种动态的发展,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时代的发展,学科的内涵在发生着变化。
交叉学科是已经存在并被普遍承认的学科,这种存在突破了已成定规的习惯,打破了自我和他人之间习惯的界限,推翻了事物现成的秩序。交叉学科源于无法凭借自己的学科单独解决问题,而引用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所以,交叉学科意味着某种新学科的诞生。而“设计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广大从业者共同接受的学科称谓:传统的工艺美术、实用美术、应用美术均无法合理地解释“道”和“器”之间的融通转化问题。
经过艺术学学界多年的呼吁和卓有成效的工作,2011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中,艺术学从原属于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升格为学科门类。成为原有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学科之后的第13个学科门类。“设计学”由此上升为一级学科。设计学的地位和概念因此而确立。
目前,设计学是艺术学门类下招生规模最大的一级学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包括独立学院、高职高专)开设有设计学专业的院校逾1705所,常年在校生已逾176万人。从事设计学学科建设研究长达20年的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汗青的一席话,可以说是对设计学学科现状的最客观总结,“设计学生源火爆,学科点显著增长,但发展过速,鱼龙混杂,问题凸显,学科方向笼统,学科建设理论滞后。全国高校范围的扩招与并校,部分院校设计专业存在仓促上马、基础薄弱、膨胀过度、管理模式削足适履、人才培养结构与知识结构面临重塑等问题,亟待解决。许多学校的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只能是艰难图存,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加强与规范设计学科的建设,建立一套科学的、适于国情的学科评估体系,使设计学科健康、有序地发展,势在必行。”
学科基础:规模庞大质量堪忧
20世纪50年代,继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以后,各地美术院校几乎都开设了工艺美术设计专业,原有的美术学二级学科中自然就多出一个具有合法地位的分支,即“应用美术”或“实用美术”的三级学科。实用美术作为一个具有宽泛意义的跨学科称谓,在该三级学科下,诞生了数量繁多的专业方向,包括“装帧艺术设计”和“染织美术设计”等专业方向的室内装饰设计方向、室内环境设计方向的“装饰”艺术专业被确定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批本科专业,并在很长时间里成为中国工艺美术教育的主要专业内涵。
80年代以来,国家共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学科专业调整,修订专业目录和进行专业整顿,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设计学科的专业面。1998年,教育部在制定高校专业新目录时正式提出“艺术设计”专业。自此,“设计”概念被正式引入学科之中,实现了工艺美术到设计的转换。然而在教学实践上,真正能够将设计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进行教学的院校在中国仍是凤毛麟角,业内对于设计的内涵尚未清晰。这一时期,我国经历了设计教育第一次从无到有的发展高潮,设计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设计专业招生量逐年提高。
进入21世纪的设计学呈现出一种新的活跃姿态。整个20世纪及其之前的设计学以西方设计学学科为中心和唯一标准的格局,日益被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所取代,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蓬勃兴起的新设计观念与设计教育呈现出积极创新的态势,使得全球设计学学科发展更趋多样;同时设计活动与设计教育对地域社会的介入、追求设计民主和均衡化发展的潮流也日益明显,这些都为我国设计学学科及设计教育在国民经济与文化实力整体增强态势中的提升与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在“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带动下,设计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产业力量,视觉传达设计、媒体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设计学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后,此前与“设计”相联系的“艺术”二字被取消。设计体现出从文科领域剥离出来的趋向。除艺术学学位以外,学习设计的学生还可以被授予工学学位。实施设计教育的院校类型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到2012年为止,在全国2200多所高等院校中,有超过1700所开设设计学科相关专业,在这其中,有29所单科艺术院校,900所高职院校,400所理工科院校,其余皆为综合性院校或独立学院;以往以艺术院校为主的设计教育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大量工科及其他学科资源成为学校实施学科交叉、资源整合的有利条件,但是,在现实的设计教育中,主动实现多学科交叉的设计院校仍属少数;而在艺术院校中,工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与艺术学科交叉的有效资源更为有限,真正实现多学科交叉发展、结合多种学科成果的设计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
因此,依附于宽口径的学科基础条件,加上艺术学升门类而带来的设计学成为一级学科的有利条件,成为设计学学科跨越发展的良机,也成为设计学学科体量庞大的直接诱因。如今的设计学学科,不但拥有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以及成人教育等多种教育类型形成的多层次的完整的设计教育体系,专业范围涵盖设计历史与理论、环境设计、工业设计、染织与服装设计、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手工艺设计等广阔的领域,并与哲学、科学、艺术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以及工程学等学科密切关联互动。
大量低门槛的学科布点,一方面使得设计学成为艺术学学科门类中专业覆盖最广的一级学科,每年数十万的招生人数使中国设计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这也使得设计学专业毕业生饱受“就业难”之苦。例如,某专业机构在2014年6月10日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将艺术设计列为2014年本科红牌专业,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这一消息直接促使教育管理部门对设计学专业布点“过饱和”现状的反思。如福建省教育厅宣布,今年将暂缓增设24个本科专业,其中就包括了2014年就业红牌专业的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这3个专业都是设计学一级学科下、艺术设计二级学科之下的本科专业。
学科环境:严密清晰 成果丰富
设计学是艺术学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目前,全国有超过200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设计学相关专业,这其中,有超过100所院校(研究所)开设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其中有超过50所院校(研究院)开设设计艺术学博士研究生专业,另外,还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再加上数量相当可观的高职高专层次教育,设计学拥有着一般新兴学科难以企及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学科建制。设计学目前还容纳着包括设计历史与理论、环境设计、舞台设计、服装设计、电脑美术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等并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发展迅速的交叉学科。与设计学有关的学术组织众多,包括全国工艺设计学会、国际形象设计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学会等横跨工科与艺术的学术组织,成为中国设计学学术交流的平台。在学术刊物中,有定期出版的《中国设计年鉴》《装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等杂志。可以说,设计学具备了一个规范的学科组织应该具备的一切条件。
第一,研究对象。设计学以人类的设计创造行为为研究对象,是关于设计行为的发生、发展、属性、内涵、目标、价值、程序、方法及其解释与评价体系的科学。另外,设计何以形成价值、设计何以诉诸行为、设计何以影响历史,这些自人类社会形成设计以来就如影随形的基本问题,构成设计学三大核心范畴。所以,设计学研究设计创造的方法、设计发生及发展的规律、应用与传播的方向,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为基本方法,展开关于设计实践的、历史的、文化的、教育的研究;设计学强调以设计对象的物理特征、事理特征、情理特征的把握与体现为要旨,探讨构建人与理想世界的现实关系的原理与方法,建构设计学研究的理想坐标与科学体系。
第二,理论体系。一般认为,设计学的理论体系包括4个大的范畴:设计历史理论、设计认知理论、设计方法理论、设计教育理论;由设计历史与文化、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工程与技术、设计经济与管理4个子知识领域构成的基本知识结构,该结构涵盖设计调查、设计创意、设计表达、设计工程、设计管理以及设计教育等多个专业环节。经过反复研讨,业界基本上将设计历史与理论、环境设计、工业设计、染织与服装设计、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手工艺设计、设计教育这8个二级学科作为设计学的理论框架。
第三,研究方法。学科方法的研究是学科成熟和深化的标志,在欧美国家有关人文社科方法论的研究已经进入专业细分、操作性强的背景下,不少中国学者已经认识到不重视方法研究将不可能推进学科进步,并由此而加强了方法及方法论的研究。如南京艺术学院李立新教授曾经出版《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一书专门探讨该问题,体现了该学科的研究者在方法论上的自觉。
第四,研究中心。当前,我国设计艺术学基本形成了5个相对集中的研究中心,首先是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即原来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计学科班底,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科班底;二是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设计学学科的一些研究力量;三是广州、深圳一带立足于实际需求而开展的设计学研究力量,如广州美术学院、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是以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为代表的几所高校的研究力量;五是以西安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西安工程学院服装与设计学院为代表的设计学科组织等。
第五,培养模式。在现有的学科范围之内,设计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培养模式。但是也存在一些衔接上的问题。比如西安工程学院服装与设计学院院长张星就提出,随着艺术学提升为门类,设计学相应地提升为一级学科,通常把三级学科的方向作为本科专业方向,本科专业方向比较齐全,但相对应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的二级学科短缺了很多方向,在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的衔接上并没有实现良好的对应。 第六,学术著作。目前出版的设计学学术著作比较丰富。仅考察国家图书馆的设计学科藏书就超过10万本,有关设计学的博士、硕士论文数量巨大。
学科体系:结构清晰 创新不足
设计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内涵包括了两个系统类型:第一是艺术设计创作及制作系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第二是艺术设计史论系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前者主要包含艺术设计思维训练、三大构成规律的学习、设计素描、色彩的课程的学习、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设计实践类课程的学习等内容。具体来说,艺术设计创作及制作系统是一个建立在艺术创作、制作实践、技巧发展等基础上的应用型系统。后者的艺术设计史论系统教学,主要研究艺术设计历史脉络、艺术发展规律、美学流派表现、理论方法呈现等内容的系统,包括历史发展、美学理论流变等多个范畴的研究内容。艺术设计发展研究,主要聚焦于艺术设计发展相关的文献资料等在内的系统的史料史学研究,包括了中外艺术设计发展历史的比较研究,以及科技、社会、文化等历史发展对艺术设计发展历史的影响,努力建立科学系统的艺术设计史发展体系等。艺术设计史论研究,主要对艺术设计美学思潮、理论批评研究观点、研究角度等基本规律,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对艺术设计的审美本质、创作主体、美学特征、大师研究、作品研究、理论体系进行宏观与微观并存的理论把握。
上述两个系统关系密切,前者是产业化推进和创作实践拓展的关键系统,后者是推进艺术风格丰富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除了上述两大系统的核心内涵之外,艺术设计学科体系还包含相当广泛的外延,它在与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研究内容、理论架构。艺术设计学科并不局限于一种以行业划分为基础、以技艺传统和设计经验的传承与发展为主线、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育,而是建立于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的人格教育基础之上,以现代工业生产和传统工艺美术生产中设计活动的艺术内涵、科学内涵、文化内涵的实现为主线,以人的创造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育。
对学科体系的逻辑划分,客观上反映了从不同视角切入学科建设问题的研究方法,比如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邹明认为,“重道轻技”古来有之,表现出一种价值观,而“以技通道”“以道观器”,是一种融合,立足学理建构、学科品质、寻源问道。譬如评价一幅名画常常离不开对其精湛技艺具有超高难度的肯定,同样,好的设计也少不了绝妙的技术,风格创意不是独立存在的,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表现形式,方可产生活力。设计学科体系的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自由的学术精神、跨界的知识修养、综合的表现技能,凝聚成一个“史、论、术”的整体。它不是一种静态,而是动态的,重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去发现、创新,从这一点说,设计学科体系的建设必须要关注社会、关注时尚、关注科技、关注商业,学院主义精神不只是对书本知识的学术研究,同时要有实践体验,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对学科体系的认识,还直接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取舍,有关专家建议,不应过分地将目光放在引进吸收外来设计学科思想上,而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改善设计学学科建设的方法。我国长期沿袭西方的艺术设计教育理论,特别是德国的包豪斯设计教育理论体系对我国的影响很大。一方面,包豪斯提倡的三大构成教育,大大促进了我国设计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们不太了解包豪斯设计教育模式形成的特殊历史背景,忽视了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李炳训认为,学科体系建设应当追溯到设计学立足于“善”与“美”的目标所体现的价值之中。就其价值而言,可以划分为3个部分:一为实用价值,二为审美价值,三为伦理价值。设计的实用价值是设计的基本价值,在设计的各环节中必须达到功能属性的目标,以及不遗余力地去刻意表达“善意”,来满足人的活动行为的需求和欲望。所以我们常说“设计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以表达充满道德属性的善意内涵。设计的审美价值即艺术价值。设计的作品审美特性是由设计创造的,美是可视的、可触的,美与审美对物而言可分为形态(造型)美、结构美、工艺美和材料美。设计的审美价值应存在于设计作品的最终结果之中,即适用与被使用的主客体之间功能关系形成之时。设计的伦理价值是设计造物中超越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更高道德层面的内涵,是控制、实施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人文精神层面能力与自身道德修行的体现。
对于设计的价值观而言,一切为人服务的设计作品若达到善与美的标准,其设计创造的作品应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对使用者的“善意”与“尊严”实用价值内涵、使用者对作品的“美意”认同而获得的“喜悦”,而“至善至美”的寓意应体现于对设计作品的价值的总体判定或对于精神层面的伦理价值内涵的确认。
在教育模式上,由于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我国当代的艺术设计教育还主要是一种美术型的教育,教育模式依然主要沿用传统艺术和美术教育的方式,以纯艺术的美术教育和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为基础,受写实造型艺术教育的深刻影响,形成长期以来“重艺轻技”的状况,忽视了设计教育应与专业实践结合的特点,尤其是缺乏技术实践教学,设计与市场相距甚远,理论与实践脱节,违背了艺术设计实用性的本质,导致学生毕业后很难满足社会需要。这是当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也是中国设计教育落后于国际现代设计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正如章利国先生在《现代设计美学》一书中所说:“进入信息时代,电子计算机时代和高科技时代的社会,呼唤现代设计教育的信息化、系统化和高科技化……信息科学、系统论、电子计算机原理和应用、生态学、行为学、环境科学等知识以及某些相关能力,已经或正在成为包括工业设计师在内的现代设计师必备的素养,对这些方面的教育培养绝非可有可无的事情。”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我国目前的现行高考制度,使得艺术类考生一直享受着十分“优惠”的政策――降低文化分数录取线,对艺术类考生在文化素质的要求上是网开一面。20多年的实践证明,正是这种“优惠”政策,造成了包括艺术设计在内的艺术类专业教育整体上缺少文化底蕴,使绝大部分学生成为“匠气十足”的“工匠型”技师,较少有人能成为“大师”级的艺术家或设计师,其根源在于对文化教育重视不够。 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虽然1998年教育部以合并专业的方式,试图扩大专业的口径范围,以避免专业的过细过窄。但时至今日,大多数专业院校在执行时多以重设专业方向予以应对。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老牌专业院校,还是以专业方向为主设计专业系科,诸如装潢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而综合类院校的专业系科,则采取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分设专业方向来细分专业。这种以专业方向为核心的设置方式,直接造成知识结构偏窄,带有十分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加之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存在着“重技轻文”的倾向,对学生的培养往往过多地注重专业技巧的训练,将理论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知识作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对待。这种教育状况造成了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这种肤浅而缺乏市场导向性的学科设置必然导致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相当大的供需断层。
学科文化:内师心源 外师造化
设计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作为一种与人类史前文明几乎同样古老、在第一块砍砸器被确定功能时就已经蕴含于其中的创造方式,物的“意匠”的历史悠久而漫长,而且在各民族文化关于文明与历史的认同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设计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态势,其学科文化应当是立体的、多方位的,更为注重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注重实效与实战。相对应的学科组织,应当保持一种常态格局,以及相应的评价体系。而真正产生学科组织作用的主要在于教师,一个强有力的学术团队,有方向性、有责任感、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团队。
探究设计学的学科文化,近2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日趋繁荣,中国的艺术设计领域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提升,但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国当代设计市场化味道浓郁,缺少有影响的设计思潮。从中国目前的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状况来看,市场的发展和商业形式的急功近利导致相当一部分平庸之作产生,对于国外某种流行“艺术语言”进行一哄而上的复制和抄袭。这种立足于大规模高等教育群体的“重复”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毫无意义。
为了获得短期的艺术效应,一部分人打着与国际接轨的旗号而沉溺于对形式与技法等视觉刺激的追求。殊不知,这正是在慢慢背离中国特色艺术设计学的主旨。相当多的现代艺术设计作品追随国际潮流之后,走别人已走过的路并且乐此不疲,“照猫画虎”,生硬地设计出一批“国际主义”的刻板面孔。大量国际风格的运用,使艺术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民族性、地方性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中国制造”的状态一直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尤其是“设计的民族风格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人才饱和、扩招继续的无序现实,加剧了学科专业的结构性过剩,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而高考制度的缺陷更进一步影响了设计学在更高层次上的迈进,使学科文化低位徘徊。从高职高专到硕士、博士形成的体量巨大的金字塔形人才培养规模,使设计学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文化课较差导致整个专业的从业者文化底蕴不足,培养出的只是具备一定技巧的“工匠型”设计师,从而制约了学科文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培养单位立足自身优势,越发注重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以期培育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学科文化。邹明指出:“不同的院校设置设计学主干专业显然有着不同的特点。从专业布局到地域布置无疑都会受到所在院校的影响。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置身于综合性大学,学科间的跨界、交流与影响,客观上会对设计学科的发展带来一些机遇。置身于深圳‘设计之都’特定的环境,为设计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得天独厚的条件,事实上,我们在与学校和社会的沟通与交流之中,已经卓有成效。设计学主干专业本身也是跨界和动态发展的,专业特点的形成,不是刻意而为,常常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当然,其中也必须有发现的过程。不同院校,不同地域,对设计学科的制约与发展,也是顺势而为。”
而张星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一些特殊的思考,“当前设计学学科基本上分为三类:一类是传统的美术院校,这些学校的设计学科都是从美术学科中顺其自然地分化出来的,学科方向比较齐全;另一类是我们这种有行业背景的普通本科高校,这一类学校的设计学科大都注重与职业的衔接,纺织、服装、染织等专业方向性比较强;还有一类是一些民办院校或三本院校,这些学校没有完整的学科支撑,往往只开设一到两个零散的专业。所以,也就形成了现实中的三种学科文化。”在采访中,张星也表达了对当前设计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担心,“首先是设计学毕业生总量的确很大,供大于求,造成人才市场竞争加剧,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科文化要有特色性;其次是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很快,今年比较热门紧俏的专业,到了4年后很可能就落后了。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科文化要有前瞻性。”
学科文化的养成,反过来作用于艺术设计思想的提升。艺术设计专业考试制度目前也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学生在参加高考前的教育和进入高校后的教育差别较大,这就使学生在进高校后不能很快地投入正常的设计学习阶段,对自身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仍长期徘徊在对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的掌握中,对纯艺术领域与设计艺术领域的界限划分没有清晰的认识,过分注重基础技法,忽视了设计思想的培养。
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处于一个转型期,市场也呈现出不成熟的发展态势,从设计竞标、设计研发、设计管理直至设计投入市场以及后期的设计效果反馈等一系列系统化、规范化的运作体系都尚未形成规模,而这种缺乏良性循环的结果只能带来混乱的市场秩序。
大众对设计艺术学科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居民的购买力还很有限,使得设计研发尤其是对中高端的开发存在一定的难度。在经历了相当长时间对西方设计的“拿来主义”之后,近些年来,中国的设计界终于意识到了“中国设计”的重要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丧失了民族文化原创力的设计艺术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中国不同的思想、宗教、民俗、地域环境造就了五光十色的民族文化,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如果对这些文化进行深入学习、研究、发掘,将会对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产业形成一个“质”的提升,成为“中国设计”的一种文化身份标识,大大加强了中国设计在世界设计产业中的竞争力,而为渐趋多样化、多元化的世界消费方式所欣然接受。
展望未来,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必定遵循本土化和全球化结合的路径。中国已经加入WTO ,作为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现代艺术设计产业,如何尽快实现国际化,如何在全球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长足发展,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战略课题。比起中国入世后的经济运行,现代艺术设计观念的转换和国际化则应该更为超前。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资讯,以最新的理念和前卫的姿态来统筹我们的创意,才能带动和推进中国经济向更新的目标发展。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实现全球化。在国际化的竞争中失去民族特色是短视的,也是危险的。从文化角度看,特色和个性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石。如何在向世界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民族意识,完善和凸显民族品牌,仍然是一个重大课题。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态势和设计战略的思考,都离不开对国际最新科技资讯的了解和利用。我们需要具备国际的和当代的胸怀与思维,也需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对中国本土文化加以审视,达到本土文化和全球化的结合,从而进行新的提高和适时的转化。
由此,记者以为,当前中国的艺术设计学科体系架构在整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艺术设计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艺术设计教育的繁荣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资源,而外国设计公司的强势竞争也在设计水平、市场竞争层面对中国设计产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艺术设计学科如何调整人才培养战略、转变研究思路将是关系中国艺术设计产业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