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0日电 20日出版的香港大公报刊登马斗全的文章《今古奇联》,通过自己老家小村里的一幅台联为读者讲述了笔者认为堪称今古奇联的戏台联。全文如下:
我们那个小村庄,即晋南黄河边的天兴村,相传为诸葛亮的出生地,所以自古有座武侯祠,当地人又称为诸葛亮庙或天兴庙,历史之悠久和规模之宏大都不亚于成都武侯祠。天兴武侯祠的献殿南面,有并立的两座戏台,戏台的建筑、砖刻、木雕、壁画、对联等,均极有价值。这里谈谈堪称今古奇联的戏台联。
打我记事时起,诸葛亮庙就只剩西面那座戏台了。听老人们讲,西戏台为偏台,更高更大的东戏台(正台)和其它许多建筑,上世纪五十年代因政府拆庙盖学校而遭毁。我小时候常同小朋友们去庙上玩,曾多次看到西戏台上场门和下场门两边墙上的对联,那长长的两行字,每一个字都笔划很多,多得教人无法辨认。我们当然一个字也不认识,只是听大人说,那是老(繁体)字,每一个字又是由好几个字组成的。再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西戏台竟也被拆掉了。那些令小孩子甚感神奇的字也就随之消失了。长大后,每当我忆及我们村的武侯祠,都深为那失去的戏台联而惋惜。直到最近才闻知,曾有有心人抄留了对联,真是喜出望外。以下是辗转抄来的一副,据说是东台联。
有幸抄存下来的这副戏台联,内容为八仙故事和长安八景,上下联各十六“字”,每一“字”均由四字或三字巧妙组合而成,有似于在有些地方看到的将“招财进宝”四字套写在一起,颇耐玩味。上下联三十二“字”,实际包含了十六句一百一十二字,这一百一十二字为:
锺离盘石把扇摇,拐李先生赐福高。洞宾背剑清风客,果老骑驴羡凤毛。采和手执云杨板,国舅瑶池奏玉箫。仙姑送来长生酒,相子花篮献蟠桃。
骊山晚照明光显,草滩烟雾紧相连。灞柳风雪飞满面,咸阳古渡几千年。华岳仙掌第一景,太白积雪六月天。曲江流饮团团转,雁塔神钟在城南。
可以看出,上下联其实又各为一首七言诗。上联和下联,听说民闻有分开流传者,字词及顺序也略有改易,惜皆不如此联稳顺。相子,世传八仙故事为“韩湘子”。草滩烟雾,今所云长安八景为“草堂烟雾”。是天兴庙戏台联又为关于八仙故事和长安八景的有用资料。
天兴庙,由于被毁,所以建造年代已不可考。有文章说,这里的庙会早在盛唐时就名闻遐迩,未知何据。但我们从这副戏台联中,还是可以约略看出与唐代的关系。上联八仙故事与唐代的关系,自不必说了。下联长安八景,于唐代来说为京城八景。唐之后,西安便失去京城地位。天兴村自古属蒲州,与西安并非一州,也非一路。若这副联书于金或明清,断不会不写本地之景而写“他州”之景。所以此联书于唐代,系京中八景,才为较为合理的解释。
此外,东西两戏台所悬巨字大匾,一为赞颂诸葛亮的“学盖三国”,一为“盛世元音”。对于当地来说,金、元、清系异族统治,而明又谈不上“盛世”,所以戏台正中的“盛世”二字很有可能是就唐而言。还有,戏台前后的古柏,有的三人才能合抱,若非汉唐故物,断不至如此之粗。
以上只是一种推测,戏台联究竟书于何代,尚难确定。无论书于何代,这副组合字对联,举世少见,实为奇联。这样的对联,充分体现了我们汉字的特点和古人的智慧。
我们村武侯祠两座戏台的组合字联,目前只知道这一副。如果此副确为东台联,那么最晚被毁的西台联,应该也有抄件。如果有朝一日,能访得有人抄存的另一副,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