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胡百华:“中华同文”出版的推广与前景

[日期:2011-05-08] 来源:语言文字网  作者:胡百华 [字体: ]

“中华同文”出版的推广与前景

 胡百华

 图为胡百华先生在会上

图为胡百华先生在会上

1)当前中华语文界的一些共识

华人为世界第一大民族,在中国具有5000年历史,目前更是散居世界各地,在各地区弘扬中华文化;新中国因改革需要,把繁难的传承汉字加以规範和简化,故有时下华人“一语二文”的现况。经过半世纪来积聚的经验,华语文在全球各地的使用人(包括语文规劃当局),敢说都已经或多或少地走向下列的认定:

甲、规範字形、字音和用法对中文贡献重大

乙、与传承汉字能“一一对应”的简化字具有绝对优越性

丙、有些传承/繁体字拥有一些有助表达和运用的特定功能

2)《汉字书同文研究》丛书和“语文建设”专业杂志的措施

秦代统一华夏,完成华族第一次书同文的伟业,当前华人同语不同文的现象,有识之士不约而同地都在憧憬中华第二次书同文的愿景,《汉字书同文研究》(已出版至第八辑,上海)、《语文建设通讯》(1980年创刊,香港),在汉字现代化和“书同文”的研究上,都已作出一定的贡献,近年来,这两种出版物更是显示信心,具体以“出版”的实践行动,迈出“中华再同文”的第一步,这就是:责任编辑可以按内容和作者意愿决定某著作所需用的具体字形和数量(即在规範字的文本採用有需要的若干繁体字、以及在传承字的文本採用某些適当的简化字)。可以肯定的是,使用简繁汉字的僵局一旦打破,中华汉字经由“优化”就会再度趋于“同文”。

3)以“书同文/中华同文”宗旨搞出版,将是可预见的“文化大企业”

4)独立而互联:在各国家和地区分别建立“中华同文出版”机构

甲、敦请“汉字书同文研究会”(上海)及香港中国语文学会,都设立“书同文/中华同文实践小组”(更往前一步是成立“书同文/中华同文出版社”),发展出版业务,以实际出版、从事推广书同文/中华同文;

乙、呼籲有识之士,在各国家和地区,跟已有规模的出版机构洽商,设立“书同文/中华同文出版小组”,所出版书籍可用“书同文/中华同文出版社”名义(如果该国或地区仍未设立),或是仍用该出版机构原有名称出版。

5)结语:“书同文/中华同文”圆满成功可期

新中国半世纪前的文字改革,以及目前书同文/中华同文的运动,都见到一时俊彦群集,笔者有幸,能于60年代末从离台开始,从事这方面的专业研究和教学发展,近二十来,更徼倖能参予香港语文学会工作,且进一步有机会跟致力于“书同文”的朋友们经常交往。去年参加秦皇岛会议,收获累累。笔者对电脑一窍不通,但衷心希望会有促进和推广“书同文/中华同文”的电脑软件出现,这希望已有朋友着手进行,并可望在近期告一段落。朋友们,请拭目以待。            

胡百华先生

香港《语文建设通讯》主编

E-mail:huipai@hotmail.com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冯寿忠:汉字书同文规范的六种关系

下一篇:陈蔚松:信息时代书同文:汉字数字化进程回顾及思考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