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他在书中笑
不足十平米的小房间,四周挤满了高高低低的书架,黄漆剥落的书桌前,一位老人停下手中的工作,笑盈盈地迎接来客。得知要做电视采访,他摘下那幅银边眼镜换上一幅褐色深框眼镜,他笑着说,人家说他戴上这幅眼镜上电视会更好看。他,就是105岁的著名语言文学专家、经济学家周有光。
2010年12月经中华文化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主席团第四次会议评议通过,决定提名周有光先生为“2010中华文化人物”候选人。跟随凤凰卫视摄制组,我们来到了周有光先生的家,见到了这位已经年逾百岁,还在多个人文领域不倦探索的世纪老人。
来到周有光的家,是下午三点,他正在桌旁的打字机上边思考边打字,据照顾他的保姆介绍,老人中午没有休息,已经连续工作了好几个小时。
“我觉得,人活到了八十岁,年龄就要重新记过。很多人说,到了八十岁就没有用了,我还有用,八十一岁,我算一岁,”他笑着说。
九十二岁时,一个小朋友送他一张贺年片,上面写道:“恭喜十二岁的老爷爷,新年好!”他看到了,开心的不得了。
如果按照这种计算方式,他今年25岁。
他的精力的确像个25岁的年轻人,每日三餐按时吃,每日休息八个小时,余下的时间都用来看书、思考和写文章。他的饮食习惯也像个年轻人,西餐中餐他都喜欢吃,不排斥外卖。因为牙齿好,肯德基麦当劳的汉堡,必胜客的披萨他都会叫保姆买来吃。
时光回转到他的青年岁月。
他生在书香门第,曾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攻读经济学。先是留学东洋,后避战乱于四川,旋游历欧美;继而被他所供职的新华银行派驻到美国纽约的伊尔文信托公司,在华尔街一号办公。那时,他生活闲适。太太张允和在伊利诺斯大学攻读英国文学。老舍、罗常培和李方桂是家中的常客。
1949年祖国解放,他义无反顾地回来了。“为什么要回来?许多人不了解我们当时的时代,我们经过日本抗战八年,吃了许多苦,所以我们这一代特别爱国,当时在国外,不仅是我,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家觉得有希望了,所以好多人都回来了。”
在他看来,金钱是第二位的,而做学问是第一位的。既然是研究有关中国的问题,那还是回国研究最方便。
“其实,我当时回来还有一个理由,因为我妈妈在中国,她不会讲英语,不愿意到美国去。”他说,“我想我回来陪陪妈妈也是好的。”
归来后,周有光在人民银行上海华东分行工作,同时在复旦经研所、上海财经学院兼教授,业余也搞搞语言文字学研究。
对他来说,1955年是人生的转折点。
那年10月,时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的周有光受邀来京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议结束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领导对他说:“你不要回去了,留在文改会工作吧。”“我不行,我业余搞语言学、文字学研究,是外行。”周有光说。当时复旦大学大学校长劝他:“这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家都是外行。”
“在欧洲的时候,我因为觉得好玩,买来很多字母学的书来看,想不到隔了好多年,居然还有用处,”谈到自己由研究经济转向语言文字研究,他这样说。
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己的语言文字研究生涯,并且,一干就是六十多年。
作为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创制人之一,周有光提出口语化、音素化、拉丁化的基本原则,得到了语言学家们的认同。
1958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决议,同年,汉语拼音成为全国小学的必修课。1979年,周有光代表中国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华沙举行的会议,提出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的议案。1982年ISO/TC46用通信投票的方式通过了中国的议案,从此,《汉语拼音方案》成为罗马字母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外国人很喜欢拼音。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假如没有拼音,接待中国人时,称呼和写名字都很不方便,”谈到自己对汉语拼音方案的贡献,他很是欣慰。
八十五岁的时候,周有光离开办公室,离开他的语言文字专业研究,回到家中。“因为年纪大了,做学术也觉得有困难。做我们这一行,要常常去图书馆里查资料,有的时候还要到外国去取材料,这些对我来说都成问题。所以我就回到家中,不再进行专业研究了。”
于是,85岁之后的周有光,看书写杂文就成了他的日常工作。
观察过周有光的书架,你会发现几乎每本书上都粘着很多五颜六色的小书签。“这是他叫我们买来的,还必须要买好的,他一般喜欢颜色鲜艳的,”保姆在一旁解释,“粘着书签的那一页,通常都是他重点读的,今后也要反复看的。”
2010年3月,集合他近年来所观所感所写的各类杂文近20万字的《朝闻道集》出版。
“这本新出的书,真没想到销路会这么好,甚至到了脱销的程度。很多人拿这本书来找我签名,我一看,居然都是盗版,据说正版现在都买不到了。”至于自己的杂文为什么如此受欢迎,他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写专业的东西大家都看不懂,而写些随感,大家容易懂,自然销量也就好。
谈到此次获“2010中华文化人物”提名,他摆着手,连说自己不敢当,“我没做什么重要的事情,能被提名觉得真不好意思。我要是能得奖当然很高兴,这鼓励我今后为大家做更多的工作。我今年105岁,活到106岁大概还是可能的,所以我想我还可以继续工作下去,继续写大家喜欢看的文章。”
(李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