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通讯第57期-2009年3月

苏培成:谈汉字简化与振兴国学

[日期:2011-03-28] 来源:彭泽润  作者: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秘书处编 [字体: ]

 

谈汉字简化与振兴国学

名誉会长 苏培成

2009年2月2新浪网发表了老愚的博客,题目是《季羡林老人谈国学》。全文如下:  

昨天下午,去301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老人精神健旺,妙语连珠。在谈及国学普及时,他说了一番意见。

一、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汉字起了巨大的作用。读古文必须读繁体字,中国文化的信息都在那里面;

二、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祖先用了几千年都没感到不方便,为何到我们手里就抛弃了?追求效率不是简化字的理由。越南文字拼音化之后,头戴帽子,脚穿鞋子,很滑稽。先生着重谈到当年简化汉字时,把“皇后”的后与“以后”的“后”弄成一个字所带来的遗憾;

三、古文今译是毁灭中华文化的方式,必须读原文,加注释即可;

四、“振兴国学,必须从娃娃抓起。”老人特别指出,给成人讲的国学与给娃娃讲的应该不同,得用心思编教材。

下面我就先生的四点意见,谈点个人的看法。

第一,先生说:“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至今,汉字起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有简体和繁体的不同,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远在甲骨文时代就有的。比如车字,在甲骨文里,繁体的车有车轮、车箱、车辕、车轭等,而简体的车就只有车轮,因为车轮是车的主要特征。现在我们使用的简化字,其中的80%是自古传承下来的,在先秦、两汉时就有的竟占30%。简化字“汉”见于汉代的草书,东汉的《章帝千字文断简》中就有“汉”字。简化字“书”在居延汉简和敦煌汉简里广泛使用,还见于汉代史游、西晋索靖、东晋王羲之、唐代孙过庭、怀素等人的书法作品。因此,当我们听先生说“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至今,汉字起了巨大的作用”时,我们理解这里说的“汉字”应该包括简体字在内,而不是只指繁体字。先生也许没有想到这一点,而这一点是千真万确的历史事实。

先生说“读古文必须读繁体字”,这话恐不尽然。试比较下列两段话,一段用繁体字,一段用简化字,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可见读古文不一定必须读繁体字,简化字同样可以用来写古文。

⑴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論語·八佾》)

⑵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

如果说古书本来是用繁体字写的,一旦改为简化字就变了样,不再是古书了,这话也不对。我们知道,《论语》这部书大约在春秋末期就开始编写,到了战国初期才写定。那时连楷书都还没有呢,更谈不到繁体字了。根据《汉书·艺文志》:汉武帝末年,鲁恭王为扩大自己的宫室,拆毁孔子的旧宅,在墙壁里发现秦始皇焚书时藏起来的《尚书》《论语》《礼记》等。这是战国时人用战国“古文”写在竹简上的古书,汉代的一般人都已经不认识了。《论语》这部古书,先是用战国“古文”,后来可能改为小篆,再改为隶书,最后才改为楷书。它在用字上经过多少次的“现代化”,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今天看见的繁体字本《论语》,根本不是战国时的样子。如果要回到古代,用繁体字就很不够,一定要改为六国“古文”,可是六国“古文”有几个人认得呢?

下面我们还要说一说认识繁体字和读懂古书的关系。应该明白,不认识繁体字固然不能读繁体字古书,可是认识繁体字的人并不等于就能读古书。因为要能读懂古书,不但要认识繁体字,而且还必须掌握浩繁的与阅读古书有关的知识,包括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校勘、辑佚、辨伪,还包括古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一大套学问,而这些学问绝非三五日就能学会的。《尚书·尧典》开头是“曰若稽古”,这四个字没有繁简体的分别,认识这四个字的人就懂得它的意思了吗?《诗经·豳风·七月》里有一句是“七月流火”,没有生僻字,意思是说到了夏历七月大火星就偏了西,暑气将要退去,可是有的人却误解为七月的天气下了火似的,十分炎热。魏晋以来有个俗语词叫“宁馨”,没有生僻字,意思是如此、这样,可是有的人却误解为宁静温馨。这不是古书无情,故意与我们为难,而是因为语言文字是发展变化的,只知今而不知古,自然无法直接与古人沟通。可见能读懂古书是道高门槛,不认真下一番苦功是跨不过去的。真正能跨过这道高门槛,是经过专门学习、专门训练的从事研究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这不是只认识繁体字的人就能做到的。

继承传统文化历来有两种方式,就是直接继承和间接继承。直接继承是由研究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来继承。他们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直接阅读古籍,并对古籍记载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吸收其中的精华,去除其中的糟粕。然后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写成深浅程度不一的著作,供社会上不同水平的读者阅读。间接继承是指通过阅读由专家学者对传世古籍进行整理、编选、注释、今译和分析写出的各种著作来继承。绝大多数的人是通过间接继承的方式来学习传统文化的。都来搞直接继承不更好吗?那样做既没有必要,又没有可能。全体人民都去研究文字、音韵、训诂,都去读古书,都不去生产,大家吃什么喝什么?只认识繁体字并不能直接去读古书、去继承传统文化。

简化字比繁体字效率高,好学好用,可是按照先生的想法,为了能读古书,要放弃简化字回归繁体字,可是认识繁体字的人并不等于就能读古书。假定政府采纳了这样的意见,放弃简化字、回归繁体字,结果是不但丢了简化字,而且古书照样读不懂,这不是两头落空吗?

第二,先生说:“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祖先用了几千年都没感到不方便,为何到我们手里就抛弃了?追求效率不是简化字的理由。”

社会是发展的,文化也是不断发展的。祖先用了几千年都没感到不方便的,到我们手里就抛弃了的事情多得很。祖先点油灯,我们点电灯;祖先坐马车,我们坐汽车坐飞机;祖先用毛笔抄书,我们用电脑打字、激光照排……。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深受列强侵略宰割的历史深深地教育了我们。如果不思进取,死抱住“祖先用了几千年都没感到不方便”的事物,包括语言文字,结果只能是民族沉沦、国家灭亡。在改革开放已经30年的今天,仍旧不思进取,不许革新,这和时代精神真是相去太远。中国社会需要革新,语文生活同样需要革新。拼音化的问题需要专门讨论,这里只说汉字简化。一百年前,中国语文生活十分落后。那时汉字繁难,文盲众多,民智未开,说的是方言,写的是文言,这种落后的语文生活阻碍了中国的进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对汉字进行了简化和整理,把28画的繁体“開學”简化为只有12画的简体“开学”,为中国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准备了语文条件。这样的简化是中国语文发展的坦途,是正道,而不是歧途。

进行汉字简化就是为了追求效率,就是要使汉字变得容易学、容易用。搞现代化就是要讲求效率,追求效率正是简化字的理由。先生的一句话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先生说“追求效率不是简化字的理由”,这句话实际上是承认简化字有高效率,不过他认为即使有高效率也不赞成简化字。他不追求高效率,这和中央提出来的“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老愚的博客说:先生着重谈到当年简化汉字时,把‘皇后’的‘后’与‘以后’的‘后’弄成一个字所带来的遗憾。”用“皇后”的“后”代替“以后”的“后”,不是汉字简化时才发生的事情,而是古已有之的,也就是六书里的假借。四书之一的《大学》开头就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五个“后”都是“以后”的“后”,不必有什么“遗憾”。

第三,先生说:“古文今译是毁灭中华文化的方式,必须读原文,加注释即可。”古文今译可以帮助不熟悉繁体字、不懂得古汉语的人接触中华文化,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方式之一。把艰深的古籍译为现代汉语,使一般民众容易接受,这和读加注释的原文,可以并行不悖,人们可以各取所需,有什么不可以?就以上面引用的《论语·八佾》里的那段话来说,杨伯峻先生翻译为现代汉语,是:

    孔子说:“管子的器量狭小得很呀!”有人便问:“他是不是太节俭了呢?”孔子道:“他收取了人民的大量的市租,他手下的人员,[一人一职,]从不兼差,如何能说是节俭呢?”那人又问:“那末,他懂得礼节么?”孔子又道:“国君宫殿的门前,一定立一个塞门;管氏盖房子,也立了个塞门。国君设宴招待外国的君主,在堂上有放置酒杯的设备;管氏也有这样的设备。假若说他懂得礼节,那谁不懂得礼节呢?”

这段话的语言虽然变了,可是意思没有变。古文今译后,原有的古书照旧存在,还可以印刷出版,不受影响。这对弘扬传统文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为什么竟然成为毁灭中华文化了呢?

第四,老愚的博客说:“‘振兴国学,必须从娃娃抓起。’老人特别指出,给成人讲的国学与给娃娃讲的应该不同,得用心思编教材。”

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要听取儿童教育家的意见,教育主管部门也会做出安排。在不增加孩子负担的前提下,让孩子背几首古诗,多知道一点传统文化是有好处的,恐怕没有人反对。可是如果完全放弃现代文化的基础教育和品德教育,一切回归传统,让小孩子接受“三味书屋”式的教育,就是害了孩子。200811月举行的北京市十三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修订草案修改稿)》。针对目前有些家长放弃义务教育,将适龄儿童送入私塾等问题,修改稿规定家长不得让适龄儿童入私塾而放弃义务教育。这种规定是完全必要的。

通过上面的简要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先生的四点意见是把继承传统文化和推行简化字对立了起来,就是要传统文化,不要简化字。19358月,国民党当政的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有简体字324个,准备推行。字表公布后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同时也受到保守势力的强力反对。传说戴季陶为了反对简体字,给蒋介石下跪,为汉字请命;有的省组织了存文会要求政府收回成命,不去推行简体字,一时搞得乌烟瘴气。最后民国政府改变初衷,宣布简化字“暂缓推行”,保守势力取得了胜利。但是仅仅过了20年,1956年人民政府公布推行《汉字简化方案》,简化字运动取得了成功。反对汉字简化的人逆历史潮流而动,最后难免落得个失败的下场。

在这里,我们不由得想起胡适为《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写的卷头言。胡适说:“我是有历史癖的;我深信语言是一种极守旧的东西,语言文字的改革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但我研究语言文字的历史,曾发现一条通则:在语言文字的沿革史上,往往小百姓是革新家而学者文人却是顽固党。从这条通则上,又可得一条附则:促进语言文字的革新,须要学者文人明白他们的职务是观察小百姓语言的趋势,选择他们的改革案,给他们正式的承认。”根据“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提供的数据,在全国范围内,平时主要写简化字的占95.25%,写繁体字的占0.92,简繁两体都写的占3.84%。“小百姓语言的趋势”还不够明白吗?站在95.25%的民众的对立面,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其结果不是不言自明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内容导航】
第1页:会长率部分会员向名誉会长周有光先生拜寿并主持召开在京部分常务理事会
第2页:苏培成:谈汉字简化与振兴国学
第3页:苏培成名誉会长在《文津讲坛》畅谈简化字
第4页:【会员书讯】
第5页:李乐毅:我与汉语拼音的一生情缘
第6页:许长安:一次在福建山乡进行的注音识字扫盲实验
第7页:魏元石:《字母表》教学
第8页:“不折腾”译法难倒媒体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通讯第56期-2008年12月

下一篇:通讯第58期-2009年6月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