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异形词的理据分析
于金华
(通化师范学院中文系,吉林,通化134002)
摘要:本文从异形词来源的角度对异形词的类型进行分析,阐述汉语异形词的理据问题,从而为异形词的规范化提出一点建议。本部分着重分析通假字异形词。
关键词:异形词;理据;通假字异形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简介:于金华,1965年生,女,梅河口市人,通化师范学院中
通假字异形词是指异形成分由通假字构成的异形词。因此,我们在对通假字异形词进行理据分析时,关键在于必须弄清楚一组异形词中,哪一个是本字,哪一个是通假字,这个问题搞清楚了,通假字理据分析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本文以《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所收录的338组异形词以及该表附录中44组“含有非规范字的异形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部分异形词进行理据分析,将不同的词形进行比较,看哪一个形体更加符合理据,以期从词的本义上对异形词进行考察,旨在探讨异形词规范的原则问题
例1.按语——案语
《现代汉语词典》:“(名)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
形成这组异形词的原因是因为“案”是“按”的通假字。
“按”的本义是“下”。《说文解字》:“按,下也。”段注:“以手抑之使之下也。引申为“审查”。《辞源》:“⑦审查,查验。《汉书•贾谊传》:‘验之往古,按之当今之务。’后来言‘按语’者本此。也作案。”
所谓“按语”,也就是“审查之语”。
而“案”本是名词。《说文解字》:“案,几属。”古代是指一种有足的木盘,上食时用。“案”与“按”同音,故可以通借。《战国策•赵策二》:“臣窃以天下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此“案”作“审查”解,是“按”的借字。“案语”的“案”也是如此。
在现代汉语中,“案”和“按”的使用情况是:
《现代汉语词典》:“按,②(编者、作者等)加按语。”
《现代汉语词典》:“案,④同‘按’”
从理据性来看,“按”的理据性比“案”强,“按语”更符合理据。
例2.百废俱兴——百废具兴
《现代汉语词典》:“各种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也说百废俱举。”
形成这组异形词的原因,是因为“具”是“俱”的借字。
“具”与“俱”二字古不同音,也不同义。
《说文解字》:“具,共置也。”本义是供置,共设。《书•盘庚中》:“具乃贝玉。”
《说文解字》:“俱,皆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皆,各本作偕,字之误也。今正。白部曰:‘皆,俱词也’。与此互训。《诗》有借‘具’为‘俱’者,如《大叔于田》‘火烈具举’是也。”《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毛传:“具,俱也。”《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将“具”作为“俱”的借字来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二字已经有明确的分工:“具备,具有,具体,器具,工具,文具”等用“具”。
《现代汉语词典》:“俱,<书>(副)全;都。”所以,表示“全,都”这样的意思用“俱”,比如:百废俱兴,与时俱来等。
从理据性来看,“俱”的理据性比“具”要强得多,所以“百废俱兴”更符合理据性。
例3.百叶窗——百页窗
《现代汉语词典》:“①窗扇的一种,用许多横板条制成,横板条之间有空隙,既可以遮光挡雨,又可以通风。②记写设备中像百叶窗的装置。”
叶,繁体字为“葉”,本指树叶。《说文解字》:“葉,草木之叶也。”引申为泛指像叶子一样的片状物体。
页,甲骨文像人头,下像人身。《说文解字》:“页,头也。”本义为人头。凡以“页”为偏旁的字多与“头”有关。《辞源》:“‘页’同‘葉’。书册中的一纸为一页。”因此,书页中的“页”本当作“叶”,谓片片如树叶,后借“页”为“叶”。
《现代汉语词典》“叶”字做如下解释:“②形状像叶子的。”所以,从理据性来看,“叶”的理据性比“页”强,“百叶窗”更符合理据。
例4.称心——趁心
《现代汉语词典》:“符合心愿;心满意足。”
形成这组异形词的原因,是因为“趁”是“称”的通假字。
“称”本义是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说文解字》:“称,铨也。”段注:“铨者,衡也。《声类》曰:‘铨,所以称物也。’称,俗作秤。”又注云:“处陵切。《广韵》又昌孕切。是也,等也。铨义之引申。”其中,处陵切,读作chēnɡ;昌孕切,读作chèn。“称心”的“称”就是“等”的意思。“心”指心愿。事情的发展与自己的心愿相等同,就叫“称心”。
“趁”《说文解字》:“趁,邅也。”桂注:“本书駗驙,马载重难行也。”“趁心”的“趁”是“称”的借字。《广韵•震韵》:“趁,趁逐。”
在现代汉语中,“称”和“趁”的使用情况是:
《现代汉语词典》:“称,适当;相当。”
《现代汉语词典》:“趁,①利用(时间、机会)。②(动)拥有。③(形)富有。④追逐,赶。”
从理据性来看,“称”的理据性比“趁”强,所以,“称心”更符合理据。
例5.侈靡——侈糜
《现代汉语词典》:“<书>奢侈浪费。也作侈糜。”
形成这组异形词的原因,是因为“糜”是“靡”的通假字。
“糜”的本义是“粥”。《说文解字•米部》:“糜,糁糜,亦谓之粥……《释名》曰:‘糜,煮米使糜烂也……’引申为糜烂字。”
靡,《说文解字•非部》:“靡,披靡也。”段注:“‘被’各本作‘披’,今正。‘旇’下曰:‘旌旗披靡也。’披靡,分散下垂之貌。”段玉裁认为:“披靡”是分散下垂之貌。“披”字本应从木,析也,写者讹从手。并认为“靡”当训为“散”。“侈靡”的“靡”字也是“散”的意思。“侈靡”指奢侈浪费,而奢侈浪费是一种分散财物的方式,是“散”义的引申。《汉书•杨王孙传》:“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竟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颜师古注:“靡,散也。单,尽也。”可见“靡”是本字,“糜”是借字。
在现代汉语中,“糜”和“靡”都有“浪费”的意思,但是“靡”的理据性比“糜”强,所以,“侈靡”更符合理据。
例6.辜负——孤负
《现代汉语词典》:“对不住(别人的好意、期望或帮助)。”
形成这组异形词的原因,是因为“辜”是“孤”的借字。
《说文解字》:“孤,无父也。”段注:“《孟子》曰:‘幼而无父曰孤。’引申之,凡单独皆曰孤。孤则不相酬应,故背恩曰孤负。”《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常恐陨没,孤负国恩。”《后汉书•皇后纪•明德马皇后》:“臣叔父援,孤恩不报。”李贤注:“孤,负也。”
《说文解字》:“辜,辠也。”段注:“辜,本非常重辠。引申之凡有辠皆曰辜。”“辠”古“罪”字,“辜”的本义是“罪”。《说文解字》:“辠,犯法也。”
“孤”的理据性比“辜”强,“孤负”更符合理据性。
例7.斑驳——班驳
《现代汉语词典》:“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
形成这组异形词的原因,是由于“班”是“斑”的通假字。
《说文解字》:“班,分瑞玉。”本义是分玉。《尚书•舜典》:“班瑞于群后。”引申为分开,摊开。《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班荆相与食。”
《说文解字》:“驳,马色不纯。”段玉裁作注曰:“许意马异色成片段者皆得曰驳。引申之为凡色不纯之称。”
“斑”为“驳文”,“文”是“纹”的古字,所以,“驳文”即“驳纹”。
《说文》:“辬,驳文也。”段玉裁注:“谓驳杂之文曰辬也。色不纯曰驳,引申为凡不纯之称……斑者,辬之俗。今乃斑行而辬废矣。又或假班为之。”《现代汉语词典》:“斑点或斑纹。”
从理据性来看,“斑”的理据性比“班”强,所以“斑驳”更符合理据。
例8.澄澈——澄彻
《现代汉语词典》:“清澈透明。”
形成这组异形词的原因,是由于“彻”是“澈”的通假字。
《说文解字》:“徹,通也。从彳,从攴,从育。”段注:“蓋合三字会意。攴之,而养育之,而行之,则无不通矣。”本义为“通”。
“澄”,古作“澂”。《说文解字》:“澂,清也。”段注:“《方言》曰:‘澂,清也。’澂、澄古今字。”
《中华大字典》:“澂,水澄也。《关尹子•九药》:‘论道者或曰澄澈’”
“澄澈”是同义复词,与“清澈”义同。
在现代汉语中,“彻”和“澈”的使用情况是:
《现代汉语词典》:“彻(徹):通;透。”《现代汉语词典》:“澈,水清。”
从理据性来看,“澈”的理据性比“彻”更强,“澄澈”更符合理据。
例9.粗鲁——粗卤
《现代汉语词典》:“粗暴鲁莽。”
形成这组异形词的原因是由于“卤”是“鲁”的通假字。
《说文解字》:“鲁,钝词也。《论语》曰:‘参也鲁。’”段注:“孔注《论语》曰:‘鲁,钝也。’《左传》:‘鲁人以为敏。谓钝人也。’《释名》曰:‘鲁,钝也。国多山水,民性朴钝。按棰鲁、卤莽,皆即此。’”
《说文解字•卤部》:“卤,西方碱地也。”本义为碱地。
在现代汉语中,“鲁”和“卤”的使用情况是:
《现代汉语词典》:“鲁,莽撞,粗野。”
《现代汉语词典》:“卤,①盐卤;②卤素;③用盐水加五香或用酱油煮;④用肉类、鸡蛋等做汤加淀粉而成的浓汁,用来浇在面条等食物上;⑤饮料的浓汁。”
从理据性来看,“鲁”的理据性比“卤”强,所以,“粗鲁”更符合理据。
例10.参与——参预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参加(事务性的计划、讨论、处理)。也作参预。”
《现代汉语词典》:“与,参与:~会。”
《说文解字》:“與,党與也。从臾,从与。”《说文解字注》:“與,党與也。党,当作攩。攩,朋群也。”
《说文解字》:“预,安也。按:经典通用豫。”
因“参加”、“参与”而成“攩”、成“朋群”。“参与”中的“与”应该是本字,而同音的“预”是通假字。“参与”之义同“安”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与”同“预”同音,所以出现了这组异形词。
例11.戴孝——带孝
《现代汉语词典》:“死者的亲属和亲戚,在一定时期内穿着孝服,或在袖子上缠黑纱、辫子上扎白绳等,表示哀悼。也作戴孝。”
《说文解字》:“戴,分物得增益曰戴。”段注:“《释训》曰:‘蓁蓁’、‘孽孽’至盛貌;孽孽,盛饰。是皆谓加多也。引申之,凡加于上皆曰戴,如土山戴,石曰崔嵬……”
《现代汉语词典》:“戴,①把东西放在头、面、颈、胸、臂等处。”“戴”是动词。
《说文解字》:“带,绅也。男子鞶带,妇人带丝,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所谓“绅”,是指古代士大夫系的带子或者是束带。又泛指带子,比如:皮带,腰带,鞋带。也指地带。
《现代汉语词典》:“带,①随身拿着;携带。②捎带着做某事。”
由此可见,“带”的本义是名词,后演变为动词时,强调“随身”或者“捎带”之义,所以“戴孝”中的“戴”为本字。由于人们使用同音的“带”来记录它,于是就产生了这组异形词。
例12.附会——傅会
《现代汉语词典》:“把没有关系的事物说成有关系;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说成有某种意义。”
《说文解字》:“附,附娄,小土山也。从阜,付声。《春秋传》曰:‘附娄无松柏’。”段注:“《玉篇》曰:‘<说文>以坿为坿益字,从土。……玉裁谓土部坿,益也。增益之义宜用之。相近之义亦宜用之。今则尽用附。而附之本义废矣。’”由此可见,“附”的本义是“小土山”,“坿”的本义是“增加”。后来用“附”表 示“增加”之义。
《说文解字》:“傅,相也。”“相”是帮助的意思。因此,“附会”的“附”应为本字,人们使用同音的“傅会”来记写“附会”一词,于是产生了这样一组异形词。
通过对以上各例通假字异形词的理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弄清楚本字、借字之后,还要注意,由于通假字只承担本字在特定语境中的某一个义项,并且通假字与借义之间一般是临时的关系,因此,每组异形词中,由本字构词的那个词形理据性更强一些。尽管如此,并不意味着由本字构词的那个异写的词就是规范词形。有的由于通用性原则而选取了无理据的含有通假字的那个词形作为规范词形,比如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