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听高亨大师讲《诗经》

[日期:2009-07-24] 来源:语言文字网  作者:邱崇丙 [字体: ]

高亨先生于1986年在北京去世,已经二十多年了。我们在北京的几位同学,聚会时常常谈起学生时代的往事,先生的音容笑貌,如在目前。

1954年秋,我们进山东大学中文系学习,那时高先生为我们讲授中国文学史先秦部分。学习先秦文学,要阅读《诗经》,我曾写了一本笔记,记录对每一首诗的理解,送呈他批阅。他不嫌麻烦,写了不少批语加以纠正。可惜这本笔记未能保存下来。后来又由他指导,我写了一篇关于《诗经》的学年论文,受到他的鼓励。我们对于《诗经》的理解,都得益于先生的启发。

先生讲《诗经》,给我印象很深的一首诗是《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乔:高。思:兮。)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游女:游同遊,游玩的少女。)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汉:汉水。泳:游泳,渡水。)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江:长江。永:长。方:划水,游水。)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翘翘错薪:枝叶交错状。言:乃,就要。楚:荆。)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之子:这位少女。于归:出嫁。秣:喂。)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蒌:蒿子。)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后来高先生的《诗经今注》出版,书中解释道:“一个男子追求一个女子而不可得,因作此诗以自叹。”

这个解释比较简略,而当年讲课时,就具体生动得多了。

先生根据“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分析,认为这位女子出嫁,而暗恋着她的人,却要打柴割草做准备,并被迫去喂那就要载走新娘子的马、驹。这不仅加深了主人公心理上的冲突,增强了艺术表现力,而且说明这男子是一位社会地位低下的劳动者(农奴,仆人),少女则可能生活在富贵的家庭中(奴隶主的女儿),能够游山玩水。乔木高不可攀,无荫可以休歇,象征着社会地位的悬殊,所以才会说“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水之广阔、长江之悠长,象征难以逾越的阶级鸿沟,所以才会有“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的反复咏叹。

1954年,新中国成立不久,那时的教授都在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力求用新的观点来探讨古典文献。高先生显然摆脱了传统的笺注,而用阶级观点来解释这首诗。《诗经今注》出版于1980年,离讲课已经是二十五年以后,先生在注释分析中,没有采用课堂上这一观点。《诗经今注》是普及性的古典文学读物,或许以为还缺少其他文献的佐证,不便作探讨性的发挥。正如他在《诗经今注》的前言中所说:“我读古书,从不迷信古人,盲从旧说,而敢于追求真谛,创立新义,力求出言有据,避免游谈无根。”但我认为无论从历史背景上推论,还是从文字上发微,这一分析不仅可以成立,而且还相当精辟。对于刚进大学的学生来说,是颇有启发的。不仅从字句上理解诗的内容,而且领悟了一种分析综合思考的方法,所以至今记忆犹新。

又如《东方未明》一诗,《诗经今注》解释道:“这是一首农奴们唱出的歌,叙述他们给奴隶主服徭役的情况”。其中“狂夫瞿瞿”的解释是“狂夫,疯汉。指奴隶主派来监工的人。瞿瞿,瞪眼怒视貌”。

先生在讲课时,爱写板书,在黑板上把“瞿”字画了两只大眼睛(目目),排成“V”字形,则怒视貌形象毕肖,课堂上哄然大笑。

先生非常重视对于古文字的研究,曾有《文字形义学概论》、《古字通假会典》二书出版。以古文字的训诂为基础,来阐释古代文献,尤重先秦典籍,遍及文史哲学,每获创见。1943年出版的《老子正诂》为学术界所重视,1957年新版,1988年再版。其他著作有:《周易古经今注》(1947年版,1957年版,1984年版,1991年版),《周易杂论》(1962年版,1979年版),《周易大传今注》(1979年版,1998年版),《诗经选注》(1956年版),《墨经校诠》(1958年版),《诸子新笺》(1961年版),《商君书注释》(1974年版),《老子注译》(1980年版)等。

先生移居北京后,专事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他搜集整理《古字通假会典》的资料,准备出书,我曾参加部分抄录工作。其时我自己也在编写俗语方面的书,便意识到俗语仅为句目分类排列是不够的,也应该有解释和例句,便重新补充。我的《俗语五千条》写成后,由先生推荐到陕西人民出版社,于1983年出版。先后两次印刷,发行20万册。后来在网上发现,大陆、香港、台湾高校图书馆,多有收藏。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耶鲁等大学图书馆,大英图书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德国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日本东京大学等,也有收藏。此书能够广泛发行,实先生的启迪和提携。

先生不仅讲诗,像王国维一样,还喜欢作诗填词。有一首《读毛主席诗词——水调歌头》,曾广为流传,词曰: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

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

唤起巨龙飞舞,扫灭魔炎魅火,挥剑斩长鲸。

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

 

抒慷慨,写鏖战,记长征。

天章云锦织出,革命自豪情。

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

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

 

对古文字的精通,对古文献的通览和精研,对于新的知识理论的探索,能够与时俱进,创立新说,就是这位当代国学大师的特色。

(原载《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期)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红楼梦》学案

下一篇:庄子和寓言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