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登岗,Lián Dēnggǒng】男,1951,甘肃华池,教授。[1]地域:JS江苏。[2]单位:南通大学。[3]电邮:Liandg51@163.com。[4]电话:0513—3588780;13815203468。[5]纸邮:226007,江苏南通,南通大学文学院。[6]学习: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7]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218团加工连1974,庆阳地区食品公司1980,庆阳三中1986,庆阳师专2001,南通师范学院2004,南通大学2004-。[7]职务:南通大学文学院汉语教研室主任,政协南通市常委,民进南通大学主任。[9]研究:汉字学,汉语词汇,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各代文化。[10]著作:《汉字理论与实践》2000。[11]论文/其他:80多篇;《异体字的概念与异体字的整理》2004,《〈简化字总表〉归并字代替字研究》2004,《汉字字形系系统与印刷字形规范》2004,《论汉字简化对汉字基础部件及其系统的影响——兼论汉字规范应正确处理基础部件》2004,《试论系统方法在辞书合成词语族释义中的应用——兼论〈汉大〉对“惊x”的误释》2004,《论气功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1987。[11]观点:现行主流汉字基础理论是建立在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文字理论是对拼音文字研究的结果,并不完全适合汉字;是逻格斯主义、言语中心论的产物(德里达),在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字,文字与思维等基本问题上持有错误的观点;是分析抽象、形式逻辑推理的方法的产物,带有深刻的形而上学痕迹,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并不完全符合文字的真实;这种理论和方法曾推动了汉字学的发展,但是现已成为汉字学发展的桎梏,我们应该从这种理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汉字的实际出发,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理论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汉字学理论;“汉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这种定义是语言本位的认识,所揭示的只是汉字的部分属性;文字是一定的形体与一定的语言要素相结合的复合物,具有多重属性,多种功能;汉字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具有多种元素,多个侧面,多基层次。
连登岗学术主要成果清单
论 文
1、《关于老子的“道”的本质属性的探讨》,《炁理》1986年号。
2、《论气功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素引,1988年《中国哲学年鉴》收目,《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摘要收入。
3、《“述而不作”探微》,《庆阳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
4、《气功与古代文学》,《庆阳师专学报》1989年第2期。
5、《〈古代汉语〉词语注释商榷》,《庆阳师专学报》1990年。
6、《试论气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作用》,《东方气功》1991年第1-3期连载。《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摘要收入。
7、《“念念不忘”与“念念”》,《辞书研究》1991年第5期。
8、《语词札记四则•施从》,《中国语文》1991年第4期。
9、《“火齐”别解》,《河南中医》1991年第5期。
10、《〈洞玄灵宝定观〉经注译》,《中国气功》1991年第5期。
11、《齐(ji)字新释》,《庆阳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
1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速经济建设是防止和平演变的根本保证》,《庆阳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
13、《成语释难》,《庆阳师专学报》1992年第4期。
14、《李白与佛教》,《庆阳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索引。
15、《“羊很狼贪”与“述而不作”的本义》,《辞书研究》1994年第2期。
16、《我国先秦典籍中的全息思想》,《庆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
17、《人体科学与气功文学》,《庆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索引。
18、《〈读山海经〉第十首主旨新探》《教学与研究文集》,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5年。
19、《陇东方言语词十则》,《庆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索引。
20、《语词札记三则》,《庆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21、《“齐”非腌菜》,《辞书研究》1996年第1期。
22、《〈马氏文通〉受动字第六式考》,《庆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索引
23、《丁宁、叮咛绎释》,《兰州大学学报》1996年。《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摘要收入。
24、《关于今人作古诗的断想》,《甘肃诗词》1996年第4期。
25、《佩无环绕义辩》,《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索引
26、《“纳于凌阴”的目的与“献羔祭韭”的对象》,《庆阳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
27、《〈太平经〉语词别义辨释》,《庆阳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
28、《公刘迁出地考》,《人文杂志》199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索引
29、《〈太平经〉生词试释》,《兰州大学学报》1998年。
30、《〈太平经〉词语别义辨释》,《西北师大学报》1998年。
31、《释〈太平经〉之“贤儒”、“善儒”、“乙密”》,《中国语文》1998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索引。
32、《“录籍”释义辨误》,《古汉语研究》199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索引。
33、《窈窕绎释》,《甘肃高师学报》1999年第1期。
54、《〈太平经〉词义辨析》,《甘肃高师学报》200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索引。
34、《〈诗经.七月〉 “纳于凌阴”、“献羔祭韭”释义考补》,《南通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索引。
35、《“儒”字补义》,《淮北煤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
36、《我国西瓜种植史探源》,《文史杂志》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索引
37、《“垂拱”释义辨误》,《辞书研究》200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索引。
38、《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思考》,《语文学刊》2002年第5期。
39、《汉字教学的高耗低效及解决办法》,《师院教育》2002年第4期。
40、《释毛泽东诗《五律•喜闻捷报》“步运河上”》,《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
41、《经师、人师与师、儒》,《文史杂志》2003年第5期。
42、《满宇频翘望 凯歌奏边城——读毛泽东〈五律•喜闻捷报〉》,《语文学刊》
2003年第9期。
43、《汉字字形系统与印刷字形规范》,《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44、《屈原的生日》,《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45、《〈太平经〉语词再释》,《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46、《“蚑行”“跂行”释义辨》,《辞书研究》2004年第3期。
47、《〈诗经·王风·君子于役〉“鸡棲于桀”释义辨误》,《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
48、《异体字的概念与异体字的整理》,《异体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版。
49、《〈简化字总表〉归并字代替字研究》,《简化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版。
50、《汉字字形系统与印刷字形规范》,《汉字字形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版。
51、《论汉字简化对汉字基础部件及其系统的影响——兼论汉字规范应正确处理基础部件》,《中国文字学报》(网络版)2004年第2期。
52、《试论系统方法在辞书合成词语族释义中的应用提要——兼论〈汉大〉对“惊x”的误释》《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12月。
53、《“儒”字补义》,《辞书研究》2004年第6期。
54、《释《庄子》“天均”》,《青海师专学报》2004年第6期。
著作、教材
《汉字理论与实践》独著,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
《陇东老区教育史》参编,甘肃教育出版社1988年,获甘肃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古代汉语》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中国旅游名胜诗话•陵》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