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隶以后不再变了?不,仍在变。隶变后不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为了追求简、明、美,汉字一直在变。首先是追求方便,就是简,日常应用中就有了“草书”,过草则失于明,为了字体的明确,就产生了“楷”,再至于“行”。除了要求线条的流畅,也追求美观、匀称。不久前还有“简化字”的出现,汉字一直是在变的,这些变虽然有的传说,某人造某种字,但实质都是广大用者为了自己的要求,而逐渐改变字体,经过多人仿效,约定俗成,而成为某个字或某种字体。如不久前的“简化字”,据说是从群众中搜集而来的,早为人们流传已久的简字而已。并非某某一下子造出来的。可见每种变都不是短时间,而是经过很长时间变成的。
但应当指出,从有印刷术以后,由印刷而印出的书籍,它留传的时间长,同时留传面广,因而楷书是比较固定的;同时由于科举制度,历朝都以楷书为其规范,因而楷书后字形相对地稳定。但社会是发展的,客观事物是前进的,特别是近几百年,发展大大加快了,科学有了长足地进展,一切事物都不同于古代,但汉字字形未变或少变,音义已有不同,相对之下,汉字落后了。
汉字书体演变概况表
字型 |
甲骨文 |
金文 |
大篆 |
小篆 |
隸書 |
草書 |
楷書 |
行書 |
車 |
车 |
车 |
车 |
车 |
車 |
车 |
車 |
车 |
馬 |
马 |
马 |
马 |
马 |
馬 |
马 |
馬 |
马 |
鹿 |
鹿 |
鹿 |
鹿 |
鹿 |
鹿 |
鹿 |
鹿 |
鹿 |
漁 |
渔 |
渔 |
渔 |
渔 |
漁 |
渔 |
漁 |
渔 |
②、意义的变
汉字是寓意于形的,如早期的象形字,“鹿”为鹿,“鱼”为鱼,但由于字形的变化,鹿鱼等已不像了,意义也有转变,鱼鸟变成了四条腿,四条腿的鱼鸟世间能有吗?字形离开原意。
文字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无法象,客观又有需要,于是用同音字互相借用,如“焉”原是大鸟(象形字),虚字“焉”无法造,于是借鸟(名词)作“焉”变为虚词,鸟的意义消失了。“能”原熊“熊”属的象形字,借为能。“北”,原二人相背,是背本字,北字无法造,借“北”为北(方向),为了区别,给北加个月“背”成背。北原意转换了。
“年”字为“年”,原象穗大根长之禾,成熟之意,周代用为纪岁,因为一年只有一熟,是原意的引申意做为本意,原意消失。
“逐”字本为“逐”,象二猪相逐(“
“斤”古为斧的象形字,“斤”或“斤”,是刀具,因此形声字中与刀具有关的字都从“斤”,如“斧”,从斤父声,斩、断、斫、斯都从斤,但“斤”现在已演变成为重量单位,十两为一斤。这些字形未变,形与义已脱节了,刀具何以能为重量?“简”过去是刻竹为简,用以做书,故简从竹。笺、箱等字皆从竹,是因为都是竹子做的,但现在已不用竹做书,也不用竹做箱了。其字貌合神离,意义已经不在。客观事物变了,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而汉字未能及时调整,后世对这类字无法解释。
“燐”原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