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11日是我国《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周年纪念日,据报道过去50年来,中国已有约10亿人学习并基本掌握汉语拼音。海外学习汉语人数已经达到4000多万,汉语拼音成为海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方式。在2月11日那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罕有地在节目中播出短评说,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促进汉语拼音的学习和使用,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以,对当年我的小同学来说,还有千千万万的正在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来说,sī拼出“思”来有几分怪异。jī拼出“机”的声音来很合理,因为“j”(基)、“i”(一)拼出来就是“机”,但是sī拼出“思”的音来就不那么理直气壮了,甚至有点不可思议。其实,要是按照汉语拼音s和i的发音,sī应该是接近英语的see(看),或者法语的si(如果)的发音,而汉语里没有这个see的音。我常见到初学中文的外国人,大都按照拼音把“思”念成see,很难纠正,因为那是汉语拼音的正宗发音。汉语拼音sī的窘境与我前面提到过的拼音字母x的尴尬不是同一类问题,后者是一个定义问题,在我们这里x就是读“西”,不是“思”、“克思”,外国人只要把x当成一个特有的汉语音就可以了。而sī的症结是,正是因为遵循了汉语拼音的规则,sī才应该发成英语see的音,而不是汉字“思”的标准音。所以我说汉语拼音有软肋,就是这个sī,类似的音还有shi, ci,chi,zi, zhi等。
毛泽东主张的“民族形式”拼音应该就是已经在中国通行近40年的“注音字母”方案。 这套方案拟订于1913年,共设37个字母,全部从古代汉字中选取部分笔画充当。1918年,该方案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实施,至1957年在大陆废止,但直到现在台湾和海外的一些华人学校还在使用。在注音字母中,“思”这个音并不是用s和i拼出来的,而是直接使用了对应汉语拼音s的符号ㄙ。同理,汉语拼音的shi, ci,chi,zi, zhi也分别用符号ㄕ、ㄘ、ㄔ、ㄗ、ㄓ来表示。换句话说,在注音符号中,这些音是用单独的符号来表示的,因为不涉及拼音,所以就不会有把“思”(si)念成see的困惑了。台湾当局自2002年起推行“通用拼音”,特别定义了一个“零韵”-ih,用来拼写类似“思”字中的韵母发音,与“基”字中的韵母i发音不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汉语拼音i字音混淆问题。
巧的是,日语拼音的“罗马字”也有与汉语拼音类似的尴尬。在日语中也有与汉字“思”相同的发音,比如日本人喜欢吃的“寿司”,其中的“寿”字要是用汉字拼读就是“思”的音,“寿司”在日语中用罗马字母标记为sushi。对于熟悉英语拼音规则的外国人来说,见到su绝不会念出“思”的音,也不会念出see的音,而是按照英语规则念成类似汉语“苏”的音,好在日语的罗马拼音shi与英语shi的发音类似(都是“师一”连读的音),所以西方人念sushi会念错前一半,把原本读音是“思”的su念成“苏”。要是中国人见到日语sushi就更麻烦了,前半部su按照汉语拼音规则念“苏”这个错误与西方人无异,后半部shi按照汉语拼音规则读“师”,所以中国人按拼音念日语的sushi比西方人还多错一半,都是拼音那条软肋惹得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