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性主义 1 理性主义的起源 ELLP3442对于理性主义的解释是:在哲学史上,为了与‘经验主义’进行对比,所以产生了‘理性主义’这个术语。‘理性主义’被定义为知识可以从理由与推导中得到,而与感觉,体会等无关。它是从一个拉丁术语ratio引申过来的。而‘经验主义’是从一个希腊术语empeiria引申而来,它认为任何知识都是从各种感受和体验,通过感官得到的。它们的区别也许可以从十七到十八世纪的哲学课本中看到。卢科Lock,伯克里Berkeley和休莫Hume代表了英国‘经验主义’。笛卡尔Descartes,斯频诺萨Spinoza,莱布尼兹Leibniz代表了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但是,这种硬性的划分很容易使人误解;例如,理性主义的笛卡尔坚称感觉和观察力在试验科学理论中是十分重要的。而经验主义的卢科虽然断言‘所有的知识来源于经验,’却也强调大脑对于感官得到的数据进行的组合,对比和抽象的功能对于知识的开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伯拉图第一个分离出理性概念和感官数据的区别。他的著名的寓言‘山洞’就表达了这种想法--有一群囚犯被禁锢在一个山洞里,他们无法移动身躯。所以,在他们眼中的世界就是一串能活动的影子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上。除非这些囚犯被释放,他们是无法用各种感官去体会那些影子所代表的,实际存在的物体的。对于影子的真正的理解,只属于那些被知识和哲学释放的人。他们扔掉了自己的枷锁。而对于其他的人来说,影子本来就是世界,没有什么奇怪的。--这个寓言揭示了知识与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问题。它导致了后来文艺复兴时代,以实验为基础而不是以心灵为基础的科学的诞生。 理性主义者,例如笛卡尔,受到伯拉图Plato的影响,认为人脑在出生以前就已经被打印上了某些天生的想法;比如对于神的概念,对于三角形的概念等。此外,还有对于话题,和原则的概念;比如,对于矛盾以及逻辑的认识等。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人类具有一种天生的语言,一种专门用于思想的语言,它是全人类生而知之的语言。莱布尼兹在他的‘人类理解新篇’New Essays on Human Understanding中说:人类在出生的时候就像一块大理石,虽然每块大理石的形状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适合,并准备接受根据它们的形状所进行的雕凿。乔姆斯基Chomsky认为人脑在刚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被赋予了某种深层结构的原则。它使得儿童能够从最贫乏和含混的语言数据中学习语言。 我不太同意上述说法。我对于‘天生语言’的看法是一种经验主义的看法。我认为,所谓的天生语言事实上是最最熟悉的语言。只有反复的练习才能够使某种想法或者表达从生疏变成熟悉,最后把它当作解释其他事物的真理。它们的开始是来自感觉,此后,由于我们一生中永远用它来解释一切,每一次解释又都是一次练习,所以,这种解释的练习次数永远大于其他解释。当它已经牢记在心,不须解释,而又找不到能够解释它的更进一步的材料时,我们就误把它当作解释的终极。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天生语言’可以被改变。只要我们采用定向的,大量的,超过它原有次数的练习,它就会改变。 理性主义在解决语言学问题时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它的价值应该远超过经验主义。达尔文曾经运用经验主义的方法来解释在饲养家禽时候,人工选择的作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详尽地描写了动物繁殖的每一个细节。此后,达尔文希望描述人工繁殖和天然选择的共同点。但是最后他发现,由于天然选择在地域上太广阔,而时间上太久远,远远超过任何一个人的生命。所以,任何人都无法在有生之年,从经验,和感受上得到证明。最后,他放弃了经验主义的表述,采用了理性主义的表述。 理性主义的方法是依据理由来推断的,它不需要感觉和体验来证明或者否定。因此,真理的发现是通过逻辑的运作。它们显示出在本性中,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必须的。理性主义使得我们认为,当我们自己身处黑夜的时候,太阳正照耀着地球上的某一处,虽然我们没有亲身体验到。虽然我们从来没有体会到白天和夜晚同一刻存在,但是,逻辑告诉我们,它们的确同时存在于地球上不同的经度,仅仅是我们不能够看到而已。我们想出了这个道理,我们也相信这个道理,并且,我们把它称作科学的事实。从理性主义的角度,达尔文可以断言,由于人类可以在比较短的期间内成功地使动物品种产生变化,那么,在更大的时空中,大自然使它们的改变将会更大。无论如何,达尔文无法演示和证明他的观点。但是,理性主义不需要这个演示。 语言现象所产生的问题比达尔文主义更为广泛。没有理由认为用经验主义的谨小慎微的表述方法能够将语言学的本质说得明白。 2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也许,当任何一位思想家深入研究人类文明以后,头脑中都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字到底代表了怎样的想法?书面上的符号,和他们所想,所说和所要表达的东西一致吗?正如ELL上所说,虽然很少有哪个学术领域中,语言学不扮演重要角色,但是,我们的确可以发现,语言在人类奋斗的很多方面都是决定的因素。从表达上进行推理的做法可以被认为是由亚里士多德的组义思想来形成的文字。克尔斯坦,马姆克吉Kirsten Malmkjar 在他的语言学百科全书The Linguistics Encyclopedia中谈到:对于弃名hyponym的兴趣起源于亚里士多德,它一直是语言学以及其他学科的一条有趣的纽带。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定义一个意思,先要描述一个比它更为广泛的概念。例如,定义人类human以前,应该有一个更广泛的单词‘动物种类’genus被定义。有了它,我们就可以说‘人类’是‘动物’中的一个‘类别’。此外,还应该说明这个‘类别’与其他‘类别’有什么区别differentia。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理 性’,所以,他定义人类为‘理性动物’。‘动物’是比‘人类’更高级,更广泛的术语,如果用它来表达‘人类’这个概念(理性动物)那么‘人类’这个词汇就可以取消了,可以不再用了,而这种被人们遗弃的单词就是‘弃名’。‘动物’也是另一个更高级,更广泛的单词中的一个‘类别’。因此,如果用这个更高级,更广泛的单词来表达‘动物’这个概念,那么,‘动物’本身也就成了‘弃名’。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原则进行下去,直到一个最高级,最广泛的单词,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它是万物的‘本原’substance。如果我们能够精确地区分各个取代了‘弃名’的名称,并能够逐层找到那些最基本的单词,那么,我们的语言将直接地与真实的世界相联系,这样的语言将会更加真实,更加有系统和更加有用。从‘本原’中亚里士多德用‘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来区分‘物体’和‘精神’。按照同样的道理,生命被定义为可以活动的物质的本原。而人类则是理性的,有意识的,可以活动的,物质的本原。我们将亚里士多德当年的设想列表如下: 表2-2-1 归类 classify | 区别 differentiae | 名称 name | 区别 differentiae | 类别名 sub name | 最高类 Supreme genus: | | 本原 substance | | | | 物质 material | | 非物质 immaterial | | 下级类 Subordinate genera: | | 物体 body | | 精神 spirit | | 能动 animate | | 不能动 inanimate | | 下级类 Subordinate genera: | | 生命 living | | 矿物 mineral | | 有意识 sensitive | | 无意识 insensitive | | 下级类 Subordinate genera: | | 动物 animal | | 植物 plant | | 理性 rational | | 非理性 irrational | | 物种 Species: | | 人类 human | | 野兽 beast | 个人 Individual: | |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 | |
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这样的系统,严格地定义任何单词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词典上的定义不过是循环地用一些单词去定义另一些单词(除非使用图像)。而这些单词本身又需要别的单词来定义,可能定义它的单词中有些又需要它来定义。比如,在定义‘要求’demand时候,词典上用 ‘专横地请求’request imperiously,而在定义‘请求’ request的时候,词典上用‘有礼貌地要求’ demand politely。组义语言的学者们正是希望打破这种说不清的定义循环,找到一个语言学的立足点使语言能够按照组义法的原则来规划语言的功能。 我们看到,上面要定义一个‘人类’竟然用了四个形容词(理性的,有意识的,可以活动的,物质的),如果继续这个步骤,我们定义第八十级的单词的时候,可能要使用七十九个形容词。为了表达一个简单的概念,使用这样多的形容词,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除此以外,这些形容词要由谁来定义呢?亚里士多德也许看到这一点,不过,他提出的解决方法十分含混。他认为:我们应该看到,在表述这些‘种类’,‘特性’或者‘变化’等等的时候,应该使用适当的定义。因为在考虑问题时,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单词的定义上了。没有考虑这些定义本身,而太长的定义是应该被取消的,描写一个单词的所有的方方面面都应该融汇在一种‘缩义’definitory中。最后,亚里士多德还是将这些无法解决的问题留给了人类的联想和观察力来完成。 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新知识都来自原有的知识。而那些最初得到的知识是来自从某些现象中得到的证明。这里便产生了矛盾;用现象来证明的知识在其没有证明以前,可能有对和错两种答案,或者说答案是不确定的。万一某种现象证明你所选择的‘本原’没有包括某些物体,那么你是否应该修改‘本原’或者采用新的本原呢?换句话说,对于一个未知的世界来讲,其表达体系是无法固定的。相比之下,中国虽然一直没有发明自己的拼音系统,但是,中国人在很早就已经开始使用用意思来拼组载义体的方法了。在‘说文解字’上就已经开始用部首来规划汉字了,从古到今,这种方法一直在使用着。 3笛卡尔Descartes 为理性主义作出重大贡献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哲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尔。他的研究是从试图统一各门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始的。中世纪的科学家们一直坚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每门科学的研究方法都应该是不一样的。而得到的回答也是不一样的,因为它们所研究的事物和对象是不一样的。从此,我们很容易看出笛卡尔改革的最初动机。他否认由于从不同的科学中得到不同数据,就可以认为每种科学都有一种仅适用于它自己的研究方法。他认为,由于所有的科学都必须具有一个基本的特性,那就是,它们都必须根据符号逻辑的前提来进行,而在这一点上它们是一致的。既然所有的人都是根据同样的逻辑和符号进行思考,他认为,世界上必定有一种通用的方法,它能够适用于所有人类的数据以及问题的变化和解释,这种方法应该是一种统一,明了,内在,相互联系的解决方法的实体。 它绝对不是用猎奇的方法来粉饰自己,也不是靠着众多的附加条件来堆砌的,而是一种唯一的通用于宇宙的科学。谁都知道,数学是所有科学中抽象出来的学问。但是,数学还有许多分支,必须先统一数学的各个分支后,他才能够希望重组并联接各门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所有的科学必须先被翻译成它们最本质的形式,然后统一在一起,就像将所有的分支接回到原来的一棵树上一样。他认为这是可能的,由于所有科学遵循着同样的工作原理,那么,这个新方法不过就是用宇宙间天然的理由来不断地理解和推导各门科学的内容而已。这种愿望迫使笛卡尔分析人类‘理性’的方方面面并从中找到那个单一的最本质的方法。这种分析必然是建立在预先已经肯定绝对能够证实的基础上,而不考虑这仅仅是一种假设。也就是说笛卡尔只能够在数学范围内思考。 1629年11月,笛卡尔在一封信件中已经谈到:采用十进位系统,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学会如何命名所有的数字,而且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语言,或者说‘符号’来书写它们。因此,他建议创造一种类似于这个系统的新语言,一种通用的,可以覆盖人类所有思想的语言体系。 笛卡尔赞同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的观点认为:认识世界的基本机理是从更新开始的,而且,从一开始,人类的大脑并不是与世隔绝地自行思考,而是被环境所引导,一步一步地更新的。 笛卡尔提出的‘简单本性’simple na-ture,也就是指当遇到一个单词后引起人们产生的最初的想法,它们包括独立,普遍性,原因,存在,实体,运动,点,直,平等,持久,形状,大,知道,怀疑,将要,喜欢,变化等等。他认为这些‘简单本性’的数量是很小的,就像字母的数量,重复使用它们形成新的组合就造成一种语言中丰富词汇。因此,各种自然界中的对象可以被化简成不同的‘简单本性’的组合;类似于现在我们通过单词和语法解读一本书一样,我们可以通过‘简单本性’和数学解读整个自然世界。 笛卡尔的设想中虽然没有提到记忆储量的问题,但其实他要解决的就是以更少的记忆和更多的推导来解决大量的单词问题。在他的时代,还没有知识爆炸的问题,但是记忆少量的符号可以增加推导次数的概念却被很多学者感受到了。如果你记忆的是10个单词,并用它们的两两组合代表100个单词,在一天中,如果你可以有机会将每个单词复习100遍,那么,在相同的时间里如果你记忆的单词是100个,你复习每个单词的机会,至少从数学上讲仅有10遍。这样,前面所说的10个单词比后面所说的100个单词不但数量小了十倍,而且复习次数大了十倍。当然前者记得清楚,得心应手。此外,根据培根的理论,人类的认识是在不断更新的,所以每一次复习都会有新的体会,这样,你的思路就更容易有系统。这其实就是电脑永远代替不了人脑的根本原因。这里还有几个其他问题要考虑。10个单词与100个单词所覆盖的意思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假设,这10个单词两两的组合后正好覆盖了后来这100单词所覆盖的意思。 笛卡尔虽然没有最终将所有的科学统一起来,但是笛卡尔坐标却成功地将代数与几何统一在一起,并且为现代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莱布尼兹Leibniz 中国人对于莱布尼兹的了解一般来自学习微积分的时候的一段文案。由于他与牛顿同年发表了微积分的论文,所以英国人坚持说微积分是英国的牛顿发明的,而德国人坚持,微积分是德国的莱布尼兹发明的。但是,有一点是英国人无法否认的;那就是,表达微积分大部分数学符号是莱布尼兹最先介绍给人类的。利用这些符号,人们不但可以很方便地互相交换数学计算的思想,还可以与自己过去的记忆交流信息。 莱布尼兹在年轻时代最大的梦想就是寻找笛卡尔提出的,人类思想的字母和处理这些符号的数学工具。虽然他懂得仅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的,但是他一生都没有放弃为了这个目标而思索,而写作。从数学,化学,天文学以及他自己发明的微积分的符号中,他感到符号对于各种科学研究起着怎样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世界上一定有一种真实的字符应该是一种宇宙通用的字符,它们不仅绝对真实,而且能够包罗人类所有的思维。 英语的analogy是类推法的意思,也可以说是根据原有的单词,经过某种趋势或者潮流进行的词形变化,比如旧式英语中‘兄弟们’用brethren来代表,而现代英语则用brothers来代表,因为大多少英语单词的复数形式都带有-s,因此,很容易将brothers理解为brother的复数,而brethren则不行。有人认为物理学的进步也是一种类推法;例如,牛顿物理学是由时间和空间来描写的,它们是所有物质世界存在的前提。牛顿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互相独立的,而莱布尼兹却批评了牛顿的这种观点,认为时间和空间具有一定的联系。爱因斯坦将时间和空间的重要性抛在一边,仅仅将它们看作是宇宙组成的一部分。 1702年,一位去过中国的耶酥会传教士伯维特Bouvet(他本人也是一位数学家)送给莱布尼兹一本中国的易经。其中的八卦符号唤起了莱布尼兹研究二进位小数的热情。他后来提出的,为现代电脑普遍接受的异¤或either¤or的概念,其灵感就是来自八卦。由于八卦中阳爻代表‘有’而阴爻代表‘无’,所以莱布尼兹认为数字一代表着上帝,或者说是上帝及整个世界,而数字零代表一片空虚,或者说是除了上帝以外的那个还没有被创造出来的世界。从零到一,也就是空虚到上帝及整个世界的过程,就是万物产生的过程。由此,利用二进位制进行计算就可以利用数学表达世间万物。我们不要考虑这种观点的对与错,我们关心的是它告诉了我们,世界上最小的数字与表达系统至少应该有两个基本元素。这就是为什么当科学家们发现电压的值很难保持稳定的时候,他们采用了二进位制,也就是通与不同两种信号来处理电脑的各种运算。或者说,如果没有这个限制,也就是电压的值可以保持在任何我们希望的数值上面,那么,电脑绝对不会是现在的样子,而是采用十进位制甚至是百进位制。这样电脑的速度将在节省能源的基础上大大加快,因为,假如是十进位的话,经过一次运算就可以使我们接触到100(10´10=100)这个数字,而现行二进位制在一次运算以后仅仅能够接触到4(2´2=4)这个数字。两次运算后,这个差距将拉得更大。换句话,就是因为我们目前没有办法使电压稳定,所以,必须采用二进制。但是,对于一个机械计算器来讲就不需要顾虑这一点。所以,虽然莱布尼兹发明了二进位系统及其计算方法,他所发明的机械计算器却没有使用这个系统,而采用了十进位系统。他认为如果采用二进位系统,不但需要太多的齿轮,而且还会成为阻碍运算速度的瓶颈。 后来莱布尼兹将他的上帝与空虚的理论发展成为合理与不合理的世界的理论。合理的世界是上帝选择的世界,是我们生活的世界。而不合理的世界是上帝遗弃的世界,它不适合于存在。合理的事件events中,我们又可以找到附属于它的合理亚事件sub-events,依此类推。为了证明合理的世界的存在就必须证明有不合理的世界存在。这就引起了物理学家们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寻找反物质。按照莱布尼兹的设想,根据上述理论可以创造一种绝对理性的语言,一种按照数学规律进行运作的语言。这种语言可以计算出对与错来,因此,使用这种语言后,我们目前的法律系统就可以被取消了。新的法律体系是由严格的计算得到的。他认为这种语言是:“一种宇宙通用的语言,或者书写方法,但是,它与过去所有的语言都不相同,因为它的每一个符号或者单词都指明了对与错,如果与事实不相符,那也仅仅是计算的错误而已。创造和界定这种语言非常的困难,但是理解起来确非常容易,而且不需要任何词典。”这种讨论似乎在中国古代就有;每一个字都代有说话者的感情色彩。比如,对于接见、会见和谒见的比较;它的缺点是报导时无法采取中性立场。 ELLP2131上这样写到:“1646年,莱布尼兹出生在德国莱泊茨格Leipzig。他的父亲是一位哲学教授。莱布尼兹二十岁的时候获得法律博士学位。在他的学位论文‘组合的艺术’De Art Combinatoria中已经表现出他在‘思维字母’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方法来设计‘通用语言’的魅力。--1765年,在他逝世(1716)几乎五十年以后,才出版的‘人类思维新篇’New Essays on Human Understanding也许是研究莱布尼兹对于语言的观点的最重要的资料。--在莱布尼兹的时代,很多人都在寻找一种人工的‘通用语言’(比如,Mer- senne, Dalgamo, Wilkins等)。这种语言可以被使用任何语言的人所理解,还能够用一种系统的方法准确无误地表达所有可能出现的知识。在这种潮流中,莱布尼兹开始了他的寻找‘宇宙通用的性质’Characteristica Universalis的计划。 像其他人一样,他的出发点也是分析各种概念以支持通常使用的各种语言符号。他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所有这些概念用数字来编排。这样,推理的过程就可以转化为数学运算(见推理的计算Calculus Ratiocinator一文)。除此以外,他希望有一本‘宇宙百科全书’,它能够提供分析各种概念的背景资料。莱布尼兹一生都渴望参加到设计这种百科全书的宏伟工作中。但是在这方面一直没有进展。--对于莱布尼兹来说,语言具有两种意义;一种是为了交流,另一种是进行思想的工具。莱布尼兹的特色是强调后者是可以计算的。这一点在他的‘宇宙通用的性质’Characteristica Universalis计划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后文我们将要讲到,莱布尼兹发展了笛卡尔的理论,将亚里士多德的组义原则中的‘本原’由原来的一个,彻底地变成了几百个。或者说,由几百个不同的‘本原’同时衍生各种词汇,这样,区分从‘本原’到各个具体单词所用的词汇将大大减少。从而使组义语言成为可能。莱布尼兹的这个观点得益于对于汉语的研究。 莱布尼兹虽然没有成功地找到可以计算的语言,但是他的学说使人们认识到语言与数学的内在联系,为后世电脑软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书名:《语言的本质》 作者:苏诚忠 语言文字网(www.yywzw.com)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