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到的是山东大学孙剑艺教授和他的4个研究生。当时自己正在准备带到海华招待所去明天要在会上发行的《纪念文集》。我把原托运来的大包分成15本的小包,好在下午转海华时交各人分别带走。孙教授往门口一站,我就认出他来了。一声“孙教授!”脱口而出,赶快迎进屋来。可稍后孙教授说,他当时并未认出我就是主编《纪念文集》的陈明然,这是后话了。孙教授是一研会的成员。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2003年的六研会上,在编第6辑和《纪念文集》的过程中,又多次和他通过电子邮件,《文集》中还编入了有他形象的照片,对他的印象自然是深刻的。孙教授一行是坐头天晚上的夜车,早上到上海站后,坐新川线公交直接来沙田的。
周先生回来后,招呼孙教授一行到他卧室里休息。这时,又接到从北京来的马治平先生的电话,说是已经在公寓小区门口下了公交车了,不知道怎么找到周先生家。放下电话,赶紧去小区门口把马先生迎进来。《纪念文集》中有介绍马先生设计的方块表意拼音字的一段。编辑过程中和他多次通过电话,但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现在得以在周先生寓所相见,自然是十分亲热。
刚招呼马先生坐好,辽宁的陈泰、陈东源及陈泰的女儿一家三口和西安的张士钊先生也到了。他们是昨天傍晚先后下的火车,先在海华住了一夜,早上再一起坐公交车到沙田来的。
和陈泰、东源是在2005年成都的八研会上认识的。记得开完会,我们结伴浏览武侯祠、杜甫草堂、青羊宫、望江楼、青城山、都江堰、乐山和三苏祠,度过了难忘的几天。从那以后一直通过E-mail保持着联系,是老熟人了。
张先生是“北大中文论坛”上研究“无字库汉字输入”的名人,是我在网上神交已久的朋友。2004年在七研会上宣读了《论信息时代的汉文字改革》后,除了发给胡敬禹先生在沙龙网站上发表,再就是发给了张先生。张先生立即就在他的网站上给全文登了出来。这次十研会,是我建议周先生邀请张先生赴会的。在向周先生提出建议的同时,把从网上下载的1985年9月17日、22日、29日《陕西日报》上连载的,由陕西日报记者张金城撰写的记述张先生事迹的报告文学《从心中捧出的明珠》寄给了周先生。现在能够面晤,当然是“不亦乐乎”了。
成都来的田素华老师在浦东机场下飞机后给周先生打来电话,询问从机场来沙田的路径。按照周先生的建议,坐磁悬浮列车再转公交到了沙田公寓。
后来到的还有来自杭州的汪翔先生。
来自天南地北的朋友欢聚一堂,切磋学问,畅述友情。周先生这间50来平米的屋子里,充满了喜庆气氛。
中午,周先生设宴招待来客。大家一边用餐,一边交谈。周先生的外孙女还用DV拍下了不少镜头。用过午餐,我约了孙教授及陈、张、马、汪各位先生下楼到蘑菇亭小憩。蘑菇亭是小区的一处休闲设施,周围绿树环绕,凉风习习。坐在蘑菇亭里,比挤在周先生那小套间里舒服得多了。周先生又热情地送来了矿泉水。大家一边乘凉,一边讨论问题。
约三点来钟,周先生招呼大家合影留念。主宾齐聚在周先生家的楼梯口,定格了这个沙龙历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瞬间。
四点钟,我们搭乘小区往市区接下班业主回家的大巴,到海华招待所住下。上车前,我把会上要用的横幅、文件袋、议程和要发行的《纪念文集》及补发给部分人士的第6辑分别交几位年轻文友带上。同车来沪的朋友玉林在29日早上已开好的318房还空着一张床,我就和他住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