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文字及其比较
一、表意文字
表意文字是最早出现的文字。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楔形文字、非洲尼罗河的古埃及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和我国的汉字(甲骨文)都是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符号系统复杂,除了有表示语音的符号之外,还有表示语义的意符、定符等,并且符号的数量很多。
苏美尔楔形文字大约有2000多个字符,包括声符和意符,还有由声符和意符组成的形声字。苏美尔楔形文字既能书写实词,也能书写虚词。但有许多同音异义词,需要加上区别意义的符号(定符),进行区分。在苏美尔楔形文字中,表音符号已经出现,象形的图符已变成抽象的字符。
古埃及文字由意符、音符和定符组成。在古埃及的古典时期,符号总数约有700个,到公元前500年左右达到2000个以上,这些符号可以组成全部语词。大部分音符是从早期的意符转化而成,只表辅音,隐藏有不写出的元音。定符是规定意义类别的记号,本身不读音,跟其他符号结合成词,有区别同音词的作用。音符相当发达,具有音节符号的性质。常用的音符中有27单辅音音节符号、约80个表示两个辅音的音节符号和约50个表示三个辅音读音的符号。埃及文字可以用这100多个符号拼写单词。
玛雅文字的基本符号分为意符、音符或定符。在约270个基本符号中,大约两成是意符,七成是音符,一成是定符。玛雅文字中的基本符号大多数都可用作音符,音符都是单音节的,其构成分为以下四类:(1)元音,(2)辅音+元音,(3)元音+辅音,(4)辅音+元音+辅音。玛雅文字已经有明显的音节化的倾向。玛雅文字其实是一种混合型文字,也就是说,有的符号是表意的,有的符号是表音的,玛雅文字由表意部分和表音部分组成。
汉字是中华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汉族的自源性表意文字。汉字、古埃及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古埃及文字和苏美尔楔形文字因历史的原因或因文字的变革而消亡。汉字一直沿用到现在,从未间断,至今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汉字是世界上三大最古老文字系统中唯一流传下来且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字。汉字的字符包括类符、声符和记号。类符又称作意符、义符、形符、定符等,笔画部首可看作类符。声符又称作音符(借音符)。记号几乎都来源于意符和音符。因此,汉字的字符基本上由类符和音符组成。但汉字中的音符与表音文字的音符有着本质的区别,汉字中的音符不是纯粹的表音符号,是非字母性的,因此只能称作借音符或声符。
二、表音文字
表音文字是后来出现的文字,几乎所有的表音文字都起源于表意文字,属于借源文字。表音文字是使用一定数量的字母(音符)拼写语音的文字。根据字母表示的语言单位的不同,表音文字可以分为音素文字、辅音文字和音节文字。
音素文字是使用音素字母构成的文字,每个音素字母代表语音里的一个音素,用拉丁字母拼写的英文和用斯拉夫字母拼写的俄文是典型的音素文字。韩文也是音素文字,是采用特殊符号(辅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成方形的非线形拼音文字。元音附标文字和韵母附标文字也是音素文字,前者将元音符号附标在辅音的周围,后者将韵母符号附标在声母的周围。辅音文字是使用辅音字母构成的文字,每个辅音字母代表一个音节(发音时添加相应的元音)。音节文字是使用音节字母构成的文字,每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如日本的假名、埃塞俄比亚的阿姆哈拉字母。
表音文字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符号系统简单,只使用音符一种符号,并且数量较少,例如英文采用26个拉丁字母,德文采用29个拉丁字母,越南国语字采用29个拉丁字母,俄文采用33个斯拉夫字母,韩文采用24个谚文字母,假名采用47个字母。表音文字易学易读,更容易在国际上通行。
三、意音文字
意音文字是意音型拼音方形文字的简称,意音型拼音方形文字又简称为拼音方形文字。意音文字是最近创制出来的一种新文字。意音文字由类符和音符组成,类符表示部首(形符、意符)的读音,音符表示字的读音。类符和音符都由声母、韵母和调符(有声调时)组成,韵母(韵符)和调符附标在声母的四周。类符和音符实际上都可以看作是韵母附标文字。
意音文字可分为两类:(1)来源于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包括中文汉字、韩文汉字、越南文汉字和日文汉字,通过将组成汉字的声符(借音符)和类符分别拼音化,并使之方形化,转换为意音型拼音方形中文汉字、意音型拼音方形日文汉字、意音型拼音方形韩文汉字和意音型拼音方形越南文汉字。(2)来源于作为表音文字的少数民族拉丁字母文字,包括壮文、侗文、哈尼文、布依文等。在这些文字中,只有音符,没有类符,通过引入拼音化的类符,并使之方形化,可转换为拼音方形文字,变为意音文字,能彻底地解决同音字问题。
意音文字在形体上是方形,保留了汉字的方块特征;笔画简单,音符和类符的声母和辅音韵母不超过两画,元音韵母为一画,调符为一至两画。
四、三类文字的比较
|
表意文字 |
表音文字 |
意音文字 |
典型代表 |
汉字 |
英文 |
拼音方形汉字 |
字符类型 |
类符和借音符 |
只有音符 |
类符和音符 |
音符特点 |
(1)非字母性 (2)数量多 |
(1)字母性 (2)数量少 |
(1)字母性 (2)数量少 |
表意方式 |
类符+借音符 |
音符 |
类符+音符 |
表意速率 |
快 |
慢 |
快 |
表意性 |
易记 |
难记 |
易记 |
阅读效率 |
高 |
低 |
高 |
字符信息量 |
多 |
少 |
多 |
表音方式 |
非字母性的 借音符 |
字母性音符 |
字母性音符 |
表音速率 |
慢 |
快 |
快 |
表音准确度 |
不准确 |
准确 |
准确 |
传承性 |
强 |
弱 |
强 |
新词创造 |
简单 |
复杂 |
简单 |
字符排列 |
二维方形 |
一维线形 |
二维方形 |
与思维关系 |
有利形象思维 |
有利抽象思维 |
有利形象思维 和抽象思维 |
产生方式 |
自源 |
他源 |
他源 |
成熟期 |
千年以上 |
百年以下 |
百年以下 |
易学性 |
难学难用 |
易学易用 |
易学易用 |
形音义关系 |
用借音符表音 用类符表义 |
用音符表音 用音符表义 |
用音符表音 用类符表义 |
结论
(1)表意文字的优点是:字符中有类符,表意性强,在形体上按方形排列。
(2)表音文字的优点是:字符简单,只有音符,且数量少,易学易用。
(3)意音文字是将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的优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创制的一种新文字。字符简单,既有音符,也有类符,易学易用。在形体上是二维方形结构,既有利于形象思维,也有利于抽象思维。意音文字可与汉字一一对应,取代汉字,能彻底地解决汉字拼音化中出现的同音字问题,实现汉字拼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