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潘文国:100年来,我们用教外语的方式教母语

[日期:2007-06-03]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潘文国口述 张英记录 [字体: ]

  学母语跟学外语是两回事,一百年以来,我们一直把汉语当做外语来教,这是造成语文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主要做两件事:识字、做文章。学习西方的语言学后,强调语言分析、语法分析,现在回头来看,这些对母语学习来讲基本没用。我们要反思中国100年的汉语观、汉语教育观和汉语教学方法,包括语言政策,可能是有问题的。

  中国人学英语主要是学大量的语法,但英国人学英语很少学语法,他们上课主要是读文章。中国的中学生英语语法水平要高过英美大学生。中国人讲这是主语、这是谓语、这是补语,英国人、美国人反而搞不清楚,因为他学习时不讲语法。同样你跟中国人讲大量语法也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把时间花在欣赏文字和语言本身的技巧上。

  中国两千年的母语教育重视的是修辞教育,而不是语法教育,而我们一百年来误认为语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其实提高不了。

  国内很多搞英语的人,把英语作为外语来教、来学,他们没去研究英国人怎么把英语当成母语来教、来学。我看过英国人编的高中语文教材,阅读量大得不得了,大量的文选、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各种文体都有。我们中国人学汉语也应该这样,一定要强调大量阅读。

  语法是教外国人的东西,外国人学你的语言,必须要搞语法,不然没法入门。西方第一部语法是希腊语语法,它是为罗马人写的,因为罗马人学希腊语要知道基本规则,知道形态怎么变化,一个词要变来变去,才能适应不同上下文的需要。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西方的语法?因为没有教外国人的问题。唐朝也有外国人到中国来学习,那时中国人是老大,你可以跟我们学,但用的是中国教材,从识字开始,也不讲语法。我们学习西方语言学没有研究它语言学的精神,而是模仿表面上的东西。有些人过于注重语法,反而变得不会说话写文章了。

  还有一个误解,认为母语不学就会。它强调语言是口语,口语当然不学就会了,但汉语还包括汉字、汉语的书写、书面语……不学是不会的。

  汉语和英语的传统不一样,英语是拼音文字,一开始就以口语为主,中国则强调书面语。我们不是讲修辞学吗?传统修辞学讲的是书面文字的修辞,而西方古代的修辞学主要是讲口语的修辞。一开始两种语言强调的初衷是不一样的。西方在整个语言学的研究跟教学是注重口语的,而中国的传统是重视书面语。

  语文到底是什么东西?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到底是什么东西?对这个理解不同,教材编法就不一样。认为是语言文字的,就会往语言学那头靠;认为是语言文学,就会往美学那头靠;认为是语言文化,就会希望你扩大知识面,了解中国文化传统,这都不一样。我们把语言理解为文化载体,我们的语言就可以是广义的,包括文字,你把语文理解成语言和文化可能更深刻一点。文学,现在没有多少人喜欢文学了,不像我们年轻的时候都是文学青年。

  台湾除了文言文的分量比我们重得多外,还强调传统语言文字的研究理论,文字、音韵、训诂什么的,这是他们的必修课,现在我们大概只能做选修课,包括中文系都只能做选修课。

  我建议那些真正关心怎么从英语教学里面吸取经验的人,要关注一下英国人自己是怎么学英语的,美国人自己是怎么学英语的,而不仅仅是中国人怎么学英语的,或者英国人、美国人是怎么教外国人学英语的。母语的教和学与外语的教和学是两件事,不区别开来对待要吃大亏。

潘文国:华东师范大学应用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国古代的官方语言

下一篇:楷体笔画名称的迷思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