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向世界展示汉字里的中国

[日期:2014-05-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佚名 [字体: ]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习近平总书记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从甲骨文发展而来、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从始至终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文字符号系统,无疑属于中华文化中历史最为悠久、内涵最为丰厚的独特创造。

  长期以来,汉字的演变与发展始终是包括中国语言文字学在内的多学科学者关注的焦点。当前,在世界逐渐兴起中国文化热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深入把握汉字的演变历史,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让汉字更好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并通过汉字展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历史内蕴,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学术重任。

  汉字与生俱来带有历史的温度

  汉字与生俱来带有历史的温度,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发展至今天的面貌,有诸多构成因素以及变化、演进特点。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表示,研究汉字的演变历史,不仅需要对每个文字形体进行如同绘制人类DNA图谱般的结构定位,也需要研究文字形态、结构变化的动态演进过程,为每个文字制作一张“履历表”。只有清晰分析每个文字的历史,才能了解语言的发展变化,继而通过语言文字了解古人思想观念的变迁。

  尽管早在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的序言中就已经关注到汉字的发展演变问题,但汉字研究的重大成就主要是最近一百年来取得的。中国文字学会会长、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学教授黄德宽认为,甲骨文的发现使人们有机会认识殷商时期汉字的基本面貌,进而带动了西周青铜器铭文研究。此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土的大量简牍帛书文字、汉代以后发现的魏晋碑刻等原始状态的文字资料,呈现出汉字从殷商以来的发展演变面貌,为研究者梳理汉字演变的历史轨迹提供了可靠线索。

  与拼音文字不同的是,汉字除记录语言、传达语义外,还通过字形结构来传达信息,因此研究者可运用古文字资料上的字形来说明上古或先秦时代的状况。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刘志基表示,历史进程中的新文化观念会反映在文字构形中,汉字本身的字形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汉字还有其本身的造字意图,即根据不同时代的某种特定观念进行“理据重构”。因此,对于解读中国历史文化而言,汉字的历史形态本身就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20世纪初出现的疑古思潮对传世文献中所载录的上古历史发出了质疑。得益于甲骨文的发现,王国维在其中敏锐发现了商王的世系,写就了著名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从而将中华文明的历史大幅向前推移。在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冯胜君看来,古文字研究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中华文明的源头及其早期形态。

  古文字数字化工作方兴未艾

  与传世文献相比,出土文献无法大量印制传播。在信息技术发达的当下,通过网络查阅甲骨文、金文等资料并非易事。20世纪末,古文字考释类专业工具书《古文字诂林》开始编纂,并使用电脑排版技术,这是我国首次实现运用电脑技术排印古文字。

  “虽然电脑排印获得了成功,但从数字化的要求来看,还远远不够。”作为该项目的参与者,刘志基认为,中国文字学的发展有赖于数字化平台的完善,如若历史汉字原始材料无法进入数字化平台,文字学今后的学科发展将是“天方夜谭”。

  古文字数字化工作日益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重视。“中华字库”工程已于2011年进入全面研发建设阶段。目前,“古文字数字化工作方兴未艾,将对学科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刘钊表示,过去此项工作不够细致,研究过程中不得不核对原始材料。而现在,以信息化手段来研究文字得到普遍推行,相关研究流程将更加成熟。在未来学术研究中,完善的电子资料库将替代文本资料成为主流。

  也有学者对此表示担忧。黄德宽认为,研究古文字,仅靠电子信息化产品是不够的,因为只有从原始文字形态中才能观察和分析文字演变的细微之处。因此,古文字数字化要重视原始资料的图像处理和再现。

  “我们应当把历史文化中最有厚度的那一块,用数字化的方式激活,让它能够在一个新的人类语言平台上有更好的话语权。”刘志基认为,提升国家语言文化的软实力,必须建立数字化、网络化的平台,以存续、传播历史悠久的汉字。

  让汉字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在漫长的岁月更迭中,汉字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传承中变革,在变革中发展。从汉字演变过程来看,适应书写效率的要求是影响字形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受访学者表示,记录语言的词语变化、书手身份的不同,都对汉字的发展演变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同材质的载体、政治因素也会导致汉字形体的改变。

  尽管“由繁到简的汉字书写趋势从未改变”,但黄德宽认为,汉字演变一方面遵循“省简”的规律,另一方面还保持着“增繁”的现象。“增繁”使字形变得复杂,其本质却是通过标志性符号提高文字的识别效率。由此可见,文字的书写效率和辨别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汉字的演变趋势并非一味“省简”。

  那么,在日新月异的当下,如何让汉字保持活力?“在信息化背景下,汉字所面临的是书写问题。”黄德宽认为,长期使用电脑输入汉字影响了人们的书写能力,应当提倡有意识地书写,防止汉字书写能力的衰退。而规范稳定的汉字形体有利于汉字的标准化、信息化处理,这对于汉字文化的推广、增强汉字的生命力十分有利。

  刘钊说,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伴随语言而演变。如果语言中的某一词汇不再使用,记录它的文字也会被边缘化,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汉字不断产生新字、淘汰旧字,因此每个时代的常用字都始终保持在一定数量内。文字的发展是一个灵活辩证的过程,既需要从国家层面规范、引导、管理,也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生活的实际使用情况,在使用规范和社会流行之间保持平衡。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载体的汉字在全球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趋势。”对于汉字的未来前景,黄德宽甚是乐观。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认识与应对“汉字危机”

下一篇:河南苟姓人改姓:不能让孩子姓苟
相关文章       汉字前途 
本文评论
  形声字几乎是拼音字,不能各个名族都理解。   (冯斌 ,2014-05-27 )
  普通字=多媒体义片,组合起来成普通文=世界文。意义都能明白。目的达到。 再有同一读法就是世界语【普通语】。第二目的。普通=普遍通用 普普通通。 不能欧洲化。西方化。不要强势语言霸权。 义元义片-图形-象形-比划。就可以认读。 要学习一千多这样的笔画符号。   (冯斌 ,2014-05-27 )
  汉字 机制 是 不会 死 的;旦是 冗于的 汉字 将 被 遗忘 而 变成 死字,从而 走进 力史。 汉字 机制 的 改格 的 任物 是 :1. 造词法 要 有 新规则。也旧是说,不能 再 言用 乙前 的 根巨 汉字 的 古代 的 意思, 在 汉字堆 里 挑选 汉字, 进行 组和 来 造 词。 而是 应该 在 汉语 的 词会 中,根巨 汉语词会 的 意思 挑选 多个 词 来 组成 新词。 也旧是说, 改 用 字 造词 为 用 旧词 造 新词。   (朱江男书 ,2014-05-25 )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