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新闻说:某好事者,当街选择白领模样的人士,请他(她)们代写“尴尬”二字,一连请了10位路人,其中有在校大学生,也有公司职员,令人遗憾的是,这10人中,竟没有一位能够完全正确地写出“尴尬”二字。
无独有偶,某高校中文系给一部分即将毕业的学生出了一道题,题面是这样一段文字:“东汉初期,北方的匈奴时常侵犯汉朝边境,班超愤怒不已。有一天,他正抄写文件,心头顿感烦闷,终于忍不住站起身来,将笔猛地掷于地上,高声道:‘大丈夫应当像傅介子、张骞那样,立功异域,怎能长久把时间消磨在笔砚之间?’”最后问应试学生:由班超这个故事,产生了一句什么“成语”?答案让人大失所望,竟有80%的人没答出“投笔从戎”来。虽不能因此就做出“我们的语文教育低下”的结论。但是这种状况,又不能不引起国人的深思与忧虑。
互联网带来的好处有口皆碑,尤其搜索的方式,让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和,古今中外,尽收眼底,速成了一大批“饱学之士”。但是事物总是有一利必有一弊,经常在键盘上敲字的人,与笔墨长期疏远,陌生了汉字的书写,久而久之,连许多常用字也在记忆中似是而非,正应了俗话说的 “提笔忘字”。更有甚者,今日在线,博古通今,一旦下了网,连一纸借据也写不明白。
我认识一位在电脑上写作多年的中年朋友,去年回农村老家,他父亲让他代笔给国务院写一封信,感谢政府免了农业税。他铺好信纸,没写上几个字,便多次举笔沉思,不停地摇头,有些字愈写愈不像,最后不得不找来小侄儿用的学生字典,靠翻字典才勉强写完了那封信。
最近读到一条消息,报道世界上已经出现了用耳朵听的报纸、杂志、书籍,不用眼睛看,边工作,边走路,可以随时随地“听书”“听报”。国内新出版的一些书籍,有的已经附带光盘。这就是说,求学问,长知识,再不用一字一字、一页一页地“啃书”。以耳代目,读书变成了“听书”。
如果这种“阅读”方式普及了,很多人就不仅仅是不会写“尴尬”二字,恐怕连一般的汉字也认不得了。现代化给人们带来快捷方便,简化了许多复杂的生活方式。但是不应该同时养成人们的懒惰。我常收到一些信件,一看信封,便猜出写信人的年龄,凡字写得好的,大多是50岁以上的人,有些字写得歪歪扭扭,十有八九是年轻人。我批评过一个很熟悉的年轻朋友:“你为什么不练练字?”他不好意思地回答:“都是电脑把人害的。”我不是反对使用电脑,拒绝现代化的是傻瓜。我是建议人们不要凡事依赖电脑。有些事情,例如给父母或亲朋好友的书信,不妨手写,手书信件,不仅可以练字,而且见字如见人。读手书的信,比读打出的字更感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