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顿是口头语言的重要因素,没有停顿的口头语言是不存在的。停顿可以显示语义,调节气息,使听的人能听明白,使读的人有换气的机会。由于我们的手写文稿和印刷品都是以汉字为单位而不是以词语为单位来书写或印刷的,这样就会出现停连不当的问题。有时明明是一个完整的词语应该连读,却因不当停顿被分开了;而不应连读的却连读了,这就造成了对词语的肢解或对语义的误解。
朗读时出现停连不当的第一个原因是不熟悉要读的作品,朗读时看一个字读一个字,目光没有提前量。例如《陶行知的“四块糖果”》开头有这样的话:
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
有人在读这句话时,在“育才小学校”后作一停顿,然后再读“长陶行知……”,这就把一个通顺的句子读得不通顺了。正确停连的关键是要确定“校”字是应与前面的“小学”连读,组成“小学校”,还是应与后面的“长”字连读组成“校长”。如果只看前五个字“育才小学校”是通顺的,但这样一来后面的“长”字就没有着落了,所以,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在“育才小学”后面停顿一下,再读“校长陶行知……”。
朗读时出现停连不当的第二个原因是不理解语义。例如《喜悦》中有这样的话:
喜悦,它是一种带有形而上色彩的修养和境界……
有人在读这句话时在“带有形”后面停顿一下,再读“而上色彩……”,把“形而上”拆开了,使听的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读这句话正确停连的关键是要知道“形而上”是一个词语,不能分开。正确的读法是在“带有”后面停顿一下,再读“形而上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