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两岸常用词典》编纂完成 提供可以信赖的解释

[日期:2012-04-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舒凌 黄少华 [字体: ]

2012-02-08 19:39: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新社北京2月8日电(记者 刘舒凌 黄少华)历经近3年努力,两岸合编语文工具书“开花结果”:《两岸常用词典》编纂完成,“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正式向全球免费开通。

从此,任何一位中华语文使用者遇到两岸字词形、音、义等层面差异时,都可通过两岸合编的工具书及“中华语文知识库”得到可以信赖的解释。

两岸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大陆编委会与台湾中华文化总会,8日同时在北京与台北分别举行合作成果发布会。

记者从北京发布会上获悉,收字7000多个、收词35000多条的小型词典《两岸常用词典》大陆版已付梓,预计今年6月正式出版;拟于2015年出版的《中华科学与技术大词典》已完成25个学科16万条名词的对照工作,《两岸科学与技术常用词典》已完成6个学科8000余专业名词的比对。

两岸同步开通各自管理的“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域名:http://www.zhonghuayuwen.org )。其中,大陆版“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主要内容涵盖两岸合作成果和中华语言资源,与台湾版网站相互辉映,将向全球中华语言文化爱好者免费开放。

中华语文工具书首席顾问、语言学家许嘉璐表示,两岸合编词典,使双方语言文字从异中求通到逐步化异为同,对消除影响两岸沟通中的语言文字分歧,进一步推进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相信随着经贸往来深化,两岸将出现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更大热潮。

据两岸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大陆编委会词典组组长李行健介绍,2年来,双方共同召开6轮工作会谈和多次分组会议。两岸专家学者秉持“积极推动、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求同存异”的原则,坚持尊重对方、平等合作,努力促进两岸语言差异从求同存异到化异为同,两岸语言文字的沟通协商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在回答记者有关提问时,李行健说,目前所谓台湾使用繁体字、大陆使用简化字的提法既不确切,也不符合两岸各自的称呼习惯(大陆习惯称“规范字形”,台湾称“标准字体”);经两岸协商一致,(合作编纂的中华语文工具书)大陆出版“规范字形版”、台湾出版“标准字体版”。

在台北发布会上,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致辞表示,在两岸交流愈加频繁的时候,两岸共同推出中华语文知识库和大词典,有助于两岸的交流和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两岸合作建构“中华语文知识库”,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文化意义。发扬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任务和使命,希望大家继续共同努力。

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发表专题报告,就中华语文知识库的来龙去脉、重大意义及影响,作了完整说明。

60年来,由于曾经隔绝对立并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发展,海峡两岸在汉语言文字的具体使用和外来词语的翻译使用上,出现了部分字词的形、音、义差异。两岸合编词典对消除差异、促进两岸常用字词使用的统一,方便两岸同胞沟通和语文应用,进一步推进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009年7月《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提出“鼓励两岸民间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两岸于2010年初启动中华语文工具书合作编纂工作。大陆方面成立由辞书编纂、信息技术、科技名词对照方面专家组成的团队,台湾方面由中华文化总会负责统筹。(完)

(本文由陈明然先生提供)




阅读:
录入:归一居士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壬辰年谷雨祭拜仓颉大典贺信

下一篇:误用、错用汉字现象已经遍及世界各地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