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新字形与旧字形的关係
(一)新字形与旧字形
新字形与旧字形都是汉字印刷体的字形。旧字形是祖传下来的,新字形是1965年出版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规定的。
要注意:字形不同于字型。字型属于字体範畴,是字的体态造型,其中包括笔画的体态造型。
字形是字的结构形式,包括笔形(点横竖撇捺折)、笔顺以及上下、左右、包围等结构方式等。
新旧字形的主要区别在于:在笔画构形上,新字形更接近于手写楷书;字形结构使用简化结构。
新旧字形是大陆的叫法,在Unicode/ISO10646中,是大陆跟香港、台湾、日本、韩国同源汉字不同形的关係。
下面两图分别是印刷楷体新旧两种字形的区别和印刷宋体的新旧两种字形的不同笔形:
(二)对新旧字形的不同态度
大陆只承认新字形,旧字形是淘汰的对象。然而,旧字形是一种历史现象,是淘汰不了的。我们不用它,不等于它就不存在了。有点掩耳盗铃的味道。
香港和台湾将同一字的不同的字形,即使只有很小的分别,都归类为异体字。
大陆只给新字形编码,没有给旧字形编码,给旧字形编码的则是香港、台湾、日本和韩国区域。
(三)新字形的適用範围
新字形目前只在通用字範围内得到了实现,要把所有10萬多汉字统统新形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人主张将《康熙字典》新形化,我认为大可不必,而且毫无必要。如果把《说文解字》、《康熙字典》都新形化了,那就不伦不类了。
新旧字形实际上已经成为宋体字、楷体字等字体的两种变体,是可以并存并用的。
(四)新字形也需要改进吗?
新字形製作得仓促,有些原则没有贯彻到底,所以要改进。《规範汉字表》对宋体字形进行了规範,依据《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总结和製定了字形规则,对一些不符合规则的字形作了微调。
字形调整的原则是:尊重汉字结构,遵循统一规则,严格控制特例。坚持字形调整的原则和字形规则,不仅使表内字的字形保持了系统性,也使今後大批量汉字的字形整理有章可循,避免出现新的字形不统一现象。
在44个準备改形的汉字中:
“毂”字在简化时,左下角“车”上漏了一短横,当然应该补上,否则就是文过饰非,继续让全国人民一起写错字了。
其他修改是:
左旁末笔要变提:
“琴、瑟、琵、琶”的上左和“徵”的中下部件“王”最後一笔,横变提,是为了跟“柴”、“碧”、“地”的“止”、“王”、“土”部的写法统一起来。
“巽(撰、馔、噀)”的上左部件“巳”的最後一笔竖弯钩变竖提,这大概也是考虑到左旁末笔变提的规律性。
不避双撇,避重捺:
籴(dí)、汆(cuān)、褰(qiān)、衾(qīn),下部件的末笔捺变点。
“亲(榇)、杀(刹、脎、铩、弑)、条(涤、绦、鲦)、茶(搽)、新(薪)、杂、寨”下部件“木”的竖钩变竖。
反思:“茶”“条”的“木”竖钩变竖,而点不变捺的话,也不美观;而变捺,就不能避重捺了。“包围”改“上下”:
“唇、蜃”等字,由半包围结构改为上下结构,係与辱看齐,有利于小学生认字。
“辱”单写时是上辰下寸的上下结构,但充当别的部件时,就把撇拉长,变包围结构了,应该统一为好。因此“蓐、溽、缛、褥、耨、薅”中的“辱”及“唇、蜃”由半包围结构改为上下结构。
反思:把“辱”改为包围结构,也是统一。此统一与彼统一,谁涉及的字更多?
(五)为何遭到反对?
汉字整形的发言权问题:
汉字整形是网上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据某些网站的调查,百分之八九十的网友反对给这些汉字“整形美容”。仔细分析各方意见,不难发现,有些“说法”缺乏理性态度。不是在讨论问题,而是在争发言权。
在汉字整理方面,与普通大众相比,专家应更有发言权。毕竟術业有专攻,这不仅仅是个“话语权”问题。当然,普通百姓的意见也不能忽视,但起码应该弄明白了之後,再发言。
(六)字形规範的思路
第一,新字形整理的目的是完善一种印刷字体的造型设计,製订一套明细的规则,很有必要。
第二,专家们要放下架子,认真思考大众的心理。专家的方案要在多听反面意见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後,再出台。
第三,翻印古籍,不能使用新字形,那将失去本真面貌,製造出新的麻烦。古籍就是古籍,要保持原貌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