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与中国的发展一路同行
——写在《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周年之际
[新华网北京
今年2月11日是我国《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周年纪念日。50年前,汉语拼音正式进入小学生课堂。同时,汉语拼音也在扫盲运动中发挥作用。到1959年底,陈兜香所在的万荣县21万人中,有14.4万人投入学习汉语拼音和普通话的热潮中。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说,过去50年来,我国已有约10亿人学习并基本掌握汉语拼音。汉语拼音为我国扫除文盲、普及教育、发展科技文化、增进对外交流都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现行的盲文也是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设计的,汉语拼音的推行为广大残疾人学习汉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起到了巨大作用。我国政府还先后在汉语拼音的基础上,帮助壮、布依、哈尼等12个民族创制了16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50年来,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教学汉语拼音,报刊刊头、商标图样上加注汉语拼音,广播、电影、电视和牌匾、商品包装、广告以及各种体育活动等正确使用汉语拼音,组织编写出版了《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字典》等用汉语拼音注音、排序的规范性工具书和大量的拼音读物,制定发布了人名、地名拼写规则和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等规范标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在百货公司和超级市场,商品的包装都印上了汉语拼音名称;中药和西药的说明书上都有汉语拼音的药名;我国大部分人都在使用汉语拼音打字、发送手机短信……就连美国的国会图书馆,也在20世纪的最后3年中将70万部中文书籍全部改用拼音编制索引。
今年102岁的语言文字专家周有光已为汉语拼音的普及和研究工作了半个多世纪。他说,50年来,汉语拼音的应用扩大,快速惊人。原来主要应用于教育领域,现在显著地应用于工商业领域。原来主要是小学生的识字工具,现在广泛地发展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原来是国内的文化钥匙,现在延伸成为国际的文化桥梁。
“一种文化工具,只要易学会用,适合时代需要,它本身就会自动传播,不胫而走。”周有光说。
2001年,在由中国工程院倡议主办的“20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选中,共评出了25项重大工程技术成就,其中“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仅次于“两弹一星”,居第二位。
然而,汉语拼音的普及使用并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技术成就,更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突出体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在海外不断升温,致力于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孔子学院供不应求。
“孔子学院用汉语拼音作为注音工具。”周有光说,“中国的先贤孔子将‘周游列国’宣教拼音。”
两千多年前,中国第一个封建集权国家推行“书同文”,将中国的文字统一。两千多年后,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音的出现,让中文走向世界。
“汉语拼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它已然融入亿万人的生活,与我们朝夕相处。”王登峰说,“在中国迈向现代化、信息化的过程中,汉语拼音与我们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