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宽: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安徽大学党委书记,兼任中国文字学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主要从事中国文字学、古文字学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汉语文字学史》、《古文字谱系疏证》等。
为什么三横一竖就是“王”?为什么“天”要写成“一”下面一个“大”字?这些都是可以解释的。虽然我们熟悉汉字,但要真正说它的构成发展,可能又是陌生的。汉字研究历史很长,中华民族使用汉字的历史也很长,但还是有很多问题不清楚,至少还有三个未解之谜。
汉字起源之谜涉及中华文明形成
文字的起源,要看这个文字是自源文字还是借源文字。自源文字是民族独立创造的文字体系,如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美洲的玛雅文字。借源文字是从不同民族的古文中衍生发展而来的,如英文、法文、日文。
汉字是自源文字,最有名的传说是“仓颉造字说”,还有观点是汉字起源于八卦,源于结绳。许慎的《说文解字》把八卦、结绳和书契构建成一个文字发生的系统,这也是相当合理的。中国自古都认为汉字是自己创造的。而西方学者认为,世界上的原始文字都是从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发展过来的,因此,他们认为汉字来源于楔形文字。当时有一位著名学者叫D.S.Besserat,她在很多考古现场和博物馆收集到一种材料,就是所谓的陶筹。她发现楔形文字中的很多字形都是模仿这个陶筹的形状。由此她提出,楔形文字最早是从实物做的各种形状的筹码用于贸易进而产生的文字系统。这就是文字起源的陶筹说,它影响了整个文字起源的研究。
我国学者也有自己的看法。例如,郭沫若认为汉字起源于刻画符号、刻画记号;唐兰认为山东大汶口象形陶文符号应该是汉字的源头;有人说文字产生与巫术有关,古人求神问鬼,通过巫术与上帝沟通;还有人说文字和史官有关,文字最早是史官用来记载民族历史传说而发明的,甲骨文是占卜的记录,显然与史官有关系;还有人说文字和商贸有关,陶筹说就是一个典型。这些都属于研究文字起源和发展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理论。
我们研究汉字的起源有5条途径:考古发现、文献记载、历史传说、文化人类学的比较以及从现存的体系反过来推求。不少学者对此给予了深入的探究,特别是从考古学这个角度,很多新材料的发现都为汉字起源谜底的揭开提供了重要线索。但考古中发现的这些符号是不是汉字,能不能作为汉字的源头,还需要判断。西安的仰韶文化遗址发现很多符号,这些显然属于文字符号,但有人认为它就是一般的记号。浙江良渚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至今已发现了祭祀平台、古城,其玉器在世界上非常有名。良渚玉器、陶物上也有很多复杂的刻画符号。古城遗址、祭祀平台以及这些符号的发现,说明浙江比较早地进入文明时代,可能跟中原文明同样重要。新石器晚期,在很多遗址中发现了符号,而这些有可能与文字的起源有关。它告诉我们汉字产生之前,原始的民族开始创制原始符号。
汉字是怎么创制出来的?现在还说不准。根据中原文化的源头和相关情况综合分析,多数学者认为,汉字形成于夏代,地点就在中原以郑州为中心的这一个区域。我们所说的殷商甲骨,是殷、商人的文字。夏商周不是简单的历史更替关系,他们曾经有一个并存的时期,考古提供的材料,更加直观的告诉我们夏、商、周文化之间联系和差别。
在夏代,中国已经进入到文明时代,文明时代就是有文字的时代,汉字应该是在这个时代形成的,商更替为夏以后,就出现晚期的甲骨文。由此可见,汉字是逐渐形成的,就是所谓的积累说。有人认为汉字不会起源那么早,还有人认为汉字是商代有的。因为《尚书》里讲“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有册有典就有文字。汉字起源这一涉及中华文明形成问题的谜至今还没有解决。
汉字图形化持续使用之谜
什么叫图形化?国学大师饶宗颐认为,汉字是平面结构,像一个构图一样,是一个图形化的符号,它不像西方的拼音文字。这个形体为何会被持续使用?饶宗颐认为这是一个谜。
西周中期的铭文,已经比较规整,接近篆书。晚期时更加规整圆润,线条更加清楚。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文字也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风格。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形成了小篆,之后是隶书,魏晋时期产生了楷书。唐代,楷书得到进一步规范。宋元以后,虽然出现了新的宋体,但它的结构没什么变化。可以说,楷书定型以后,汉字就没什么变化,这就是饶宗颐说的“图形化持续使用之谜”。
为什么汉字可以延续使用到现在不变?有人说是因为汉字符号系统它本身的构成和优化的基础,有人说是汉字和汉语的特殊关系造成的,也有人说是其产生发展的独特文化背景影响汉字的稳定。可以说,汉字符号系统本身的优化、汉语言与汉字的特殊关系、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共同保持了汉字的稳定。
文化传统是怎么影响汉字的?我认为,儒家学说的经典化是保持汉字稳定性的一个关键性要素。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过是一个影响大一点的学派而已,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了五经博士。从此,儒家学说成了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儒家学说从一般的先秦诸子的门派学说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学说,并且称为经典,这个过程就叫经典化。经典化以后,它不仅对中国的思想学术意义重大,对汉字的发展也有直接关系,它使《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书成为当时人们学习研究的范本。因此,这些书获得了神圣的地位,写书的字相应也获得了神圣的地位。
为了保持文本的可靠,立石刻金的风气出现了。人们把儒家学说刻成石碑,让天下读书人来抄,避免犯错。儒家学说经典化以后,经书的地位提高了,汉字也稳定不变了。此外,经书的传播发生了变化。随着造纸技术的推广,汉字从过去写在竹简上、绸布上,逐步写到了纸上。经书通过印刷进行传播,减少了抄写过程中的变化和错误。唐代,人们对经书进行了整理,并重视汉字的规范,产生了所谓的字样之学。如颜真卿写的颜氏字样,就作为文字的范本。
随着儒家学说成为各种考试的内容,经书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中国科举考试的内容就是儒家学说,因此读儒家学说是古人谋求社会地位的唯一途径。唐代以后,科举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儒家学说的神圣地位,要想追求功名就得把文字学好,所以唐代的字书叫《干禄字书》。“干禄”就是求得禄位的意思。文字的规范、科举考试、经书的阅读连为一体的情况一直延续到1905年。从这个角度说,儒家学说的经典化是保持汉字图形化持续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汉字未来走向之谜
恐怕今天很多学汉字的人都不会想汉字的未来。但明清以来,有很多先进知识分子在思考汉字的未来走向。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兴办洋学堂,儒家经典的地位逐渐荡然无存。汉字是经书的载体,汉字的神圣地位也受到挑战。
西方的文字主要是主声的拼音文字,很容易学习。日本之所以崛起,是因为他们改用了五十音符记音,并且用它作为教育利器。清末学者严复认为,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是科技不发达;科技不发达的原因是教育不发达;教育不发达是因为汉字难学难写难认。从这个时代开始,人们就质疑汉字的前途。接着,知识分子还进行了一系列不利于汉字延续的活动,如高喊“打倒孔家店,提倡民主科学”、推行白话文等。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开展了很多文字改革和拼音化试验。“五四”时期,钱玄同提出了汉字革命,他在《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中把汉字骂得一无是处:“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20世纪之新时代。”当时很多进步人士都赞同他的观点。
汉字在那个特殊时代就面临着前途何在、未来何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组建了文字改革委员会,明确要推广普通话,实行简化字,并且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当时大家认为汉字还是要走拼音文字的道路,因此在全国推广说普通话。可以说,那时推广普通话的深层目的是为搞拼音文字打基础的。
现在,还有一些人认为汉字未来要走拼音化的道路,但这个观点已经没有什么市场了。汉字的未来到底怎么走,目前还没有结论。想废除汉字不是那么容易的,想改拼音文字可能是一个梦想,不太现实。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有删节,小标题为编者所加,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