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汉字规范”事件七大“怪”

[日期:2010-01-18] 来源:  作者:李土生 [字体: ]
    前一段时间繁体字的争论还没有平息,最近,教育部出台《通用汉字规范表》征求意见稿,又惹得舆论哗然,聚讼纷纭。笔者对“汉字规范”事件做了一下“症候式阅读”,发现了七大怪现状:
    一怪:整改汉字只缘“不顺眼”
    从表面上看,教育部公布的《通用汉字规范表》征求意见稿只是对44个常用字进行了些微改变,或捺改点,或横改提,或竖钩改竖,或调整结构,增加笔画。而且按照国家语委官员的说法,之所以改造这几十个字,是看这几十个字不顺眼、不美观。我们有必要追问一下,官员们衡量“顺眼”与否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有没有想过,这几十个字一改,所有字典、课本、招牌,成千上万人身份证、护照、驾照、工作证、人事档案、信用卡、房产证等都要作出相应的变更,这一笔巨大的开支,究竟谁来买单呢?
    二怪:规范汉字如今不规范
    教育部官员称,44个汉字的字形拟进行调整只不过是将以往习以为常的书写习惯变过来。其“变”的潜台词是说:这44个以前的“规范字”身份的合法性受到了颠覆性的挑战。那到底什么是规范字?200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干部学习读本:汉语语言文字基本知识读本》对规范汉字有详细的解释:“规范汉字,是指传承字和经国家有关部门整理简化的字,不包括已经简化了的繁体字、被淘汰的异体字和1977年《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里所指的简化字。”既然此前的《通用汉字规范表》将这44个汉字字形认定为规范汉字,国家法律又将规范汉字指定为通用文字,而全国人对这些字又都习以为常了,今天,谁有权利,哪部法典能判这44个的“死刑”?还有多少是“缓期执行”?
    三怪:书法“升级”获得话语权
    对于不知是“幸运”抑或不幸的44个汉字,教育部有关官员的解释是,改造是为了美观,而美观的标准是书法和美术。《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师大教授王宁说,此次调整是根据中国传统书法的习惯,根据原定的规则进行微调。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司司长李宇明回答质疑时说,这次调整的44个字“可能是参考书法中避重捺;转变笔形是为了整个字重心稳定、间架匀称、字形灵活”,参考了清华大学美术系等专家的意见。大家听听,一向以追求个人风格、美学效果、合理变形为特点的书法艺术,竟然登堂入室,获得了点定乾坤的“行政特权”,岂不怪哉?!
    四怪:识字写字脚踏“两只船”
    有很多人担心,经教育部专家这么一改,汉字的使用很容易造成混乱。针对这种疑虑,《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宁教授解释:“此次字形微调,只涉及汉字的印刷字体中的宋体字,不涉及手写字体。”她说,宋体字形是一种由雕版印刷字形发展来的艺术字形,并不适合书写。在识字教学中,小学一至三年级的语文课本本来用楷体字印刷,要改用宋体字印刷,但在讲解生字时仍用楷体字,因为楷体字是手写体字,而宋体字是以满足阅读功能为主。她特别提醒教师和家长,教孩子写字时,不要仿照宋体,还要用原来的楷体。这样将宋体与楷体,手写与阅读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让孩子们“脚踩两只船”,岂是仅仅造成汉字使用的混乱,分别是想让使用者神经错乱!
    五怪:有限恢复“一简对多繁”
    在本次《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中新增了“锺、蘋、硃”3个繁体字,而恢复的51个异体字中,多数也是被废除的繁体字。据有关专家说,这3个繁体字不恢复,会造成使用上的混乱。比如硃砂的“硃”是一个科技用字,为表达相应化学成分,必须恢复。而浮蘋的“蘋”与“苹”长期混用不分,现在必须把“蘋”拿出来,因为这与环保有关,且在植物领域,“蘋”并不等同于“苹”。“钟”与“锺”其实是两个姓氏,当然需要分开。恢复“缐”的原因更有意思,据王宁教授介绍,有姓“缐”的民众曾表示:“这个字中‘泉’,给人流动的感觉,换作‘线’中的两个‘戈’,这层美好的意义就被破坏了。”实际上,简化字特别是“一简对多繁”造成语意不清或混乱的不止这几个,比如“發射”的“發”和“头髮”的“髮”本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结果简化成一个“发”;“干”象武器之形,本义为盾牌,引申指捍卫、触犯;“乾”从乙倝声,本义为天,引申指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幹”指主干;“榦”从木倝声,本指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后来这几个字简化合而为“干”。像这样的情况有很多,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要恢复使用的繁体字就不止这几个了。是这官员们费劲把力只找出了这几个“不对劲”的字呢?还是为了表明对汉字简化造成的信息流失见怪不怪,故意找出几个“逗你玩儿”呢?
    六怪:该整不整心态难裁断
    整改专家们对着44个汉字琢磨来,折腾去。可对大街小巷的广告招贴上的错别字,广播电视上的不规范语言应用,却习以为常,视而不见。比如,有人在书写时随意增减笔画,比如"污染"的"染",经常有人在"九"中加上一点;"茂盛"的"茂"下面多加一点;“民”字上加上一点。右图的《大河财报》之“财”该撇不撇,“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之“村”该点不点!此外,街边小摊的招牌上,“补胎充气”写成“补胎冲气”,“零售”写成“另售”,“油漆”写成“油柒”,“装潢”写成“装璜”,等等低级的错误比比皆是。广告中故意使用错别字或用谐音乱改成语,如消炎药广告词用“快治人口”谐“脍炙人口”,止咳药广告词用“咳不容缓”(刻不容缓),治痔疮药广告用“有痔不在年高”(有志不在年高),如此等等,这些乱用谐音、混淆概念的现象,借助于电视、网络、电台、报纸等媒体,在社会上迅速传播,辐射面很广,很容易对人们造成误导,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更大。专家领导们该整不整,不该整瞎整的举止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七怪:四十四字“竣工”用八年
    据介绍,此次编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历时8年,经过专家全盘考虑、反复研究才得以出台,近3000个日日夜夜,才搞出这么一个字表,实在是让人无话可说,无从评断!而且动微创手术的这几十个字,其实本已很规范了,根本不需要整形。难怪有人评论说,那些官员学者是无事找事,是拿汉字瞎折腾。
    此次“整形”的44个汉字,绝大部分都具有通行度高、易于识别的特点,没有必要改,改了不仅没有多大的意义,而且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说是多此一举的“折腾”,一点也不过分。我郑重奉劝“当局者”,别再对汉字“动手动脚”了!

 

作者简介:
李土生,字子选,号韬庵,浙江东阳人。现任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高级顾问、香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香港国际易经应用研究会会。
李土生先生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熏陶,三十年潜心研习中国传统文化,在易学、儒学、道学、佛学、养生、气功、书画等方面均有涉猎,尤其在堪舆、命理、祝由及梅花易数等传统文化技艺方面有特殊的爱好。出版有《儒释道论养生》、《李土生静思录》、《中国传统文化散论》和汉字系列丛书《土生说字》等。 现兼任泰中佛教文化交流中心名誉理事长、中国书画家研究会副会长,美国北弗吉尼亚大学荣誉教授,香港当代艺术家协会会长,南京大学国学所客座教授等。
李土生先生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独特的文化视角来诠释人生、环境、市场、道德、管理、养生,被誉为“传统文化新思维第一人”。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字形调整应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下一篇:“字形调整”八疑问
相关文章      
本文评论
  谁改汉字,谁就是汉奸,就是想把社会搞乱.这些所谓的文化人真他妈没水平.真是闲出屎来了.该死.   (天下才子会员 ,2011-04-19 )
  错了,应是写得很好.   (天下才子会员 ,2011-04-19 )
  写的很好.   (天下才子会员 ,2011-04-19 )
  我单位因为把“修车”写成“修車”而被银行退票,真是怪哉了,什么时候银行不准使用繁体字了?!   (枫叶流丹 ,2011-03-31 )
  我想单位因为把“修车”写成“修車”而被银行退票,真是怪哉了,什么时候银行不准使用繁体字了?!   (枫叶流丹 ,2011-03-31 )
  汉字最好从源头去研究,最好是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黄岐川水会员 ,2010-11-24 )
  这篇文章很好,我看完感受很深。   (NBA伟嘉会员 ,2010-10-03 )
  我读完很感兴趣。   (NBA伟杰会员 ,2010-09-25 )
  晕看不懂   (775606525会员 ,2010-09-25 )
  对啊,没必要为汉字做无所谓的改动,既没有意义,又会引起不良反应!   (茉莉~馨幽会员 ,2010-09-16 )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