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上面,文言变成了白话,表面看是改变了一些语词,实质是由词变成了词素,古代语变成了现代语。从汉字看,由复义、专义、狭义、变成了单义、广义、泛义,由可以单独使用(是词)变成了结合起来用(词素),即由词变成了词素,在外观上,内涵上、用法都有不同,除单词外语法等等都有变化,不是简单地由文变白,事实上是由古代语变成了现代语,也就是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应当是渐进的,但由于文言霸占了书面语的空间,因而老百姓语言转变的过程不够清楚,但也不无迹像。如水浒传,当是明代老百姓口语的书面语,它即不同于古文,也不同于现代白话文,应当是中间(过渡)语文,红楼梦成书较晚,就略近于现代语。此外从古词(诗词的词)如李清照的词,“怎一个愁字了得”……也可看出当时口语的点滴,是不同于文言的,文、白转折似乎是突然的,实质也是渐进的,它是用了几千年的时间,文言变成了白话,语言发展了,其主要表现是词走向了词素,说明汉语向词素方面发展。
3、汉语的要素和特点,如语音,语义、语法、语词都是以语素为主导而逐步形成的。
⑴、汉语的单音特点――汉语的基本单位是单音的,并向单音方向发展。古代汉语是有很多复音词的。如诗经中的关关、睢鸠、窈窕、君子、参差等等,双声、叠韵词不少。其它如轩辕、伏羲、伯益、叔齐等等人名;段干、百里、欧阳、东方等等姓氏;琅邪,钜鹿、会稽、邯郸等等地名;巀
⑵、汉语基本单位是单义的(最单纯的意义),并向单义方向发展――如古代的“犙”三岁牛,“牭”四岁牛,“駰”黑白雜毛馬等等类似的复义词很多,现在都被淘汰了。单义,即最小最基本的意义,才符合词素的要求。因为越小越基本才是越灵活才能便于组成其它语词。
中国古代复义词是不少的,占绝大多数,今天则都是单义的了。虽然它们是什么时候变的,在哪里变的,很难找到它的具体迹象,但趋势是明显的。如《说文》中的复义词是很多的,和今天的语词比是明显地不同,今天都被淘汰了。可见汉语是向单义方向发展的。(向词素方向发展)如名词,除前述牛、马外“驕”六尺马;騋,七尺马;麚,牡鹿;麎,牝鹿;麛,鹿子;麔,大鹿;麉,鹿之绝有力者;猲,短嘴犬;獫,长嘴犬;
上面可以看出,古人不是用不同词语说明某项事物,而是按实物的不同形式,不同情节分别给以专词,所以名词极多。在动、形等词上,都是按动物的动作、形态等来制订些专义词,如恄、翕、臭、泚、晄、鬗等。所以复义词就多了。
上述的复义、专义词今天大多数都被淘汰了,有的也留传下来,但内容不同了,都已变为单义、泛义了。如洗,说文,洒足也,专指洗脚,沐,濯发也,浴,洒身也。今天沐浴也指洗身,但“洗”却什么都洗了,不单洗足、脸、发、身、手,黄瓜、茄子什么都洗了。“暗”,“日无光也”,今天的暗,凡是不明的都叫暗,不管日无光还是月无光了。是由专义变成了泛义,由复义变成了单义了,今天产生的动、形词则都是单义的、泛义的,字少了,用起来却很方便、充实,汉语是进步了。是由复义、专义、狭义的词,变成了单义、泛义的词素,它向单义方向发展,向词素方向发展。
⑶、汉语无形态变化,有大量的虚词词素,语法任务由虚词来完成,这也是按词素原则而形成的——既然词素是单音的,就无法产生形态,更无法变化,因此语法部分只能由另些语词――虚词词素来完成,所以语法的孤立、列位是由词素的单音、单义特点所决定的,它只能是孤立的。但从虚词看,古代不多,近代发展了不少,它的发展是由于词向词素方向发展而发展,否则无法完成词素语间的连接、转折、过去、现在等等以及其它种种语法任务。
我们观察一下古汉语,《说文》中虚词是不多的。九千多字中,绝大多数是名词,表现为纯虚词的只有不多几个字。这说明古汉语不够发达,在语法上是很简单的。如“吾”,我自称也;“我”,施身自谓也(一曰古杀字);“矣”,语己词也;“者”,别事词也;“哉”,言之閒也;“乎”,语之余也;“兮”,语所稽也;“嗞”,嗟也;“嘅”,叹也;“再”,一举而二也;“乃”,词之难也,象气之出难。这些字近乎虚词(没有实意)。而如“苟”、草也;“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草中;“牢”,圈也;“吁”,惊也;“呀”,张口儿;“是”,直也,从日正;“很”,不听从也,一曰行难也,从彳(艮)声;“足”,人之足也;“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
从目前的语词看,也还有许多是动词转用为虚词的。如过,“走过”是动词,“过去”,“经过”“通过”,有时是动词有时不是动词,“过份”“来过”,就不能说是动词了。但从意义上说,也还可以体会到,它是从动词转用而来的。“经”“经营”明显是动词。“经过”时动时虚,“经常”“已经”“曾经”,就毫无实词意义了。有很多本来是动词但有时就作虚词用,如“动”是动词,“动不动”就不是动词了。证明现在仍在变,虚词是在发展,为了语法上的需要很多实词演变成为虚词了。从总的数量看,现在虚词包括语气词、感叹词、介词、连接词以及代词等不下几百字,古代则是很少的。古代多是借用,转化的字,它们不是专为虚词而设的。现在则是专用的,或向专用方向发展。从语法看,汉语发展了虚词词素,这些词素是为适应汉语的发展而发展的,既然是语法不能走向形态变化,只有发展了大量的专用虚词词素,来满足适应汉语的词素方向发展。所以从虚词的发展看,也说明汉语在向词素方向发展。
⑷、语词的发展——上面说过,汉语从完整义转化为词素,这正是它发展的核心,绝大多数的词,由词变为词素,事实证明,汉语向词素方向发展。不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