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维语言 1目的是简短 几乎所有的人,在说话的时候都喜欢用简短的语言来表达自己。这也符合我们过去讨论的‘工作记忆’的特点。例如,当遇到两个紧紧联接在一起的辅音时,人们只把它们念成一个辅音,当遇到 lamppost, boat train 和 black cat时, 你绝对不会分别念出两个独立的p, t和k。相反,你要念[lampoust, boutrein, blakat]。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发音器官的工作。 但是,如果发音个数的总量是一定的时候,比如仅有400个声音的时候它们的变化就仅仅能够在这400个声音中进行。似乎西方语言的音位学家都没有看到这一点。他们虽然承认‘经济’是语音或者音位学变化的根本原因,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感觉‘舒服’的发音对于一种语言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们过去讨论alto这个词的时候,很多人就认为它应该发成aoto因为其中的‘l’按照‘舒服’的原则应该发‘o’的声音;而且还有人认为这本身就是一种‘经济’的做法。关于英语元音大变迁Great Vowel Shift的解释也有各种各样的。但是,所有的解释都是站在拼音文字的角度上进行的。而从这个角度上解释声音变化时一定会出现一种类似‘盲人摸象’的现象,也就是顾此失彼。比如对于单词sit的过去时变化用sit-ted好呢,还是用sat好。我们无法决定哪一个更‘经济’因为 sitted可以从sit推导出来,节省了我们的记忆,而sat则节省了书写及发音的长度却增加了记忆。两者根据不同的角度来衡量,都是‘经济’的也都是不‘经济’的。如果没有弄清楚这个道理,就开始对语言进行经济和不经济的分析当然无法找到答案。所以,很多学者又力求从各种语言的习惯上解释声音的变化。比如,英语中发Ed的音就感觉不舒服,所以喜欢用Edy,或者Edi。这种解释只能够说明大多数英语使用者在发任何声音的时候,没有整体观念,没有考虑到随便更改一个声音就可能招致另外一个声音,比如已经使用了Edi的单词的混淆。或者从另一方面说,更可能的是英语的400个声音的各种组合被人们采用的概率很低的关系。我们知道,汉语的声音使用率不高的原因是由于采用了‘组义’词汇的关系。既然要迁就词义的组织结果,就要在声音上有所牺牲。比如过去所说的‘机场’和‘鸡场’,为了区别就要加一个字‘养鸡场’。再比如,我们不能用‘流亮’来表示流动的光亮,因为它与‘流量’谐音,因此,我们只能说‘流光’。语言,其实就是用声音或者书写符号来表达思想。而速度则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提高的技术而已。任何符号都能够表达一定的意思,只不过根据符号的增加,意思也更加完善罢了。一段时间以前,中国将sars命名为‘非典型肺炎’不久,由于用的次数多了,只要你提起‘非典’就没人不知道的,如果倒退两千年,你说‘非典’这个词,人们也许以为你是指春秋战国时代,鲁国的季友,为了保证国家的稳定,分别毒死和逼死了异母的兄弟叔牙和庆父后,感到内疚,希望他们的后代能够承袭他们的爵位。他的另一位异母弟,鲁僖公说:“二子造逆,封之得无非典?”关于‘非典’这两个字还有很多地方用到。但是,在某一段时间内,人们都认为它是‘非典型肺炎’的缩写。不过,还有人进一步缩写成‘非’,用‘抗非’中的‘非’字来代表‘非典型肺炎’之后,又逐渐变成了‘非典肺’。所以,任何声音,或者书写符号,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够表达相应的意思。但是,如果我们希望将这个意思确定下来,使它在更大的范围,更长久的岁月中意思不变,而且,人人都能够理解,那么就需要将意思在各个方面都表达完全,用‘非典型肺炎’而不能够用缩写。‘信息论’中将超过实际需要的符号称为‘多余度’,并认为多余度越大,表达就越清楚,其中也有类似的含义。英语中的sars在这种条件下就相形见拙了。因为缩写仅仅能够在小范围、短时间和特殊环境下使用。而不能在大范围,和历史的长河中生存。许多歌星和短暂艺术的表现者不希望自己的表演能够长久流传,他们更希望用局部的,短暂的表现方法来唤取一小部分人群短期的欢乐,所以尽量采用几个简短的字母,单词或者声音来表达。这是一种艺术风格,致力于各种学术活动的人不应该采用这种做法。 书名:《语言的本质》 作者:苏诚忠 语言文字网(www.yywzw.com)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