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從歐盟譯費激增說起
言 天
據近日報載:隨著歐盟成員國
規模不斷擴大,歐盟機構由此產生的翻譯費用也在急劇攀升。每種新增語言都需要再分別增加80名口譯人員和90名筆譯人員。因此2005年,歐盟將翻譯預算比2004年費用猛增60%,達到10.45億歐元之巨,成為各成員國一筆不小的負擔。不僅如此,繁複的翻譯工作還會影響到議事的進程。
在1957年歐共體建立之初,首腦會議通過的第一個決議就涉及語言問題。為了強調各成員國一律平等,採取不限制工作語言的數量以顯示這個大家庭有別於其他國際組織。從此,成員國的官方語言就成為歐共體的官方語言和工作語言。當時,法、德、意、荷、比、盧6個創始國用的是4種官方語言(比利時為法語,盧森堡不要求使用盧森堡語)。後來發展為歐盟
15
國,共採用
11
種官方語言,分別為法語、德語、英語、丹麥語、西班牙語、芬蘭語、希臘語、義大利語、荷蘭語、葡萄牙語和瑞典語。
這是因為有幾個國家,所使用的語言與其他國家相同。2004年5月東擴以後,新增了愛沙尼亞語、匈牙利語、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馬爾他語、波蘭語、斯洛伐克語、斯洛文尼亞語和捷克語9種語言,使官方語言和工作語言增至20種。
由於一名譯員,即使精通多種語言,在進行同聲翻譯時也只能進行二種語言的雙向對譯,根據初等數學的排列組合可知在11種語言時需要的譯員數為N
= n *(n-1)/ 2 = 55(名)而增至n=20種語言時需要的譯員數量猛增到N
= 190(名)。如果所有譯員都懂某種中介語,通過中介語轉譯,那麼譯員數可大大下降,成為N
= n
。然而經過二次翻譯操作,由於翻譯過程加長,失去了即時性就不成其為同聲翻譯。更嚴重的是轉譯後翻譯的準確性大大降低,因為一旦第一位譯到中介語的譯員出現失誤或錯誤,其他根據中介語轉譯的所有譯文都不可避免地跟著犯錯,造成大範圍的共同失誤。因此實際上多數情況下採用中介語是行不通的。
能不能採用某種強勢語言--如有些人鼓吹採用英語--作為國際共通語呢?對於歐洲人來說,英語確實是歐盟內部使用最多的語言(36%),(其次是法語
(26%)、德語
(19%)、義大利語
(13.6%)
以及西班牙語
(13%) ),而且多數外交官員和政要們也確實會講英語。但由於語言的背後隱藏著深厚的民族、歷史、文化、心理、習俗等問題,同時也事關國家主權、民族尊嚴、人文關懷與保護文化多樣性等敏感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使用任何一種民族語作為國際會議和國際交流中的通用語言,都是行不通的。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想起了具有117年歷史的世界語(Esperanto)作為歐盟的官方語言。因為它是一種人工語因而它是中立的,它不損害任何一個民族與國家的利益;它是輔助性的,它不企圖取代任何一種民族語。但這一方案的可行性顯然不大,因為現在歐盟官員中掌握世界語的人可能不到5%,要想讓政務繁忙的各國政要們學會用世界語在會議上發言很不現實,除非世界語是一種只須短時間(例如化費幾周業餘時間)就能掌握的語言。
我國有許多大學開設了世界語課程,還有許多人業餘學過世界語,2004年在我國首都北京還召開過笫89屆國際世界語大會。但是學過世界語的人中有多少比例掌握了世界語的讀、聽、說、寫呢?據說中國學習世界語的人曾經多達40萬,但目前掌握和使用的人數僅有一萬多。參加此次大會的巴基斯坦世界語協會主席阿爾塔夫說:“我們的代表其實聽不懂會場的世界語,只能進行簡單會話,這讓我感到十分慚愧。”
由這二件實事可見,掌握世界語並非易事。當然,僅讓歐盟的譯員們學會世界語是可以做得到的,但由於政要和聽眾不懂世界語,世界語只能作為一種中介語,還須將世界語轉譯為各民族語。然而,上面已提及採用中介語並非切實可行。
由此看來,發展一種極易為人們接受的新一代人工國際共通語尚任重而道遠,有待關心此項事業的人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