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工贸中专,湘潭职校,湘潭中专,湘潭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湘潭工贸学校,湘潭市一职,学校简介,招生简章,入学指南

 

單純詞理據新探

 

盛 諫    盛 開

 

提要  為了查明象聲詞以外的漢語單純詞的音義之間是否存在某些聯繫,本文依據心理學知識,以語音發音過程中各發音動作和發音方式為聯想起點與漢語中單純詞的詞義按聯想規律進行匹配。匹配的結果表明漢語中有不少辭彙的詞義與語音之間存在著由聯想引起的相關性,這種現象可與象聲合在一起總稱為語音理據。

關鍵字  語音理據;語音象徵;語音聯想

 

一   引言

漢語單純詞(象聲詞除外)音義之間是否存在某些聯繫,歷來存在著爭議。我國不少學者認為不存在這種聯繫,如:“某一語義要求用什麼語音形式來負載,一開始就具有偶然性。同一個聲音可以表達多種完全無關的意義,而相同或相反的意義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聲音來表達。這是個常識問題,用不著多說了。”(許威漢2003),又如“‘本質論’,就其實質來說,是唯心的。因為原始名稱跟事物的本質沒有任何聯繫。”(張志毅1990)

最早認為音義有關的學者可能是梁啟超,他所著《從發音上研究中國文字之源》中例舉83個用m發音的字和詞含相同或相受的意味。蔣善國進一步提出:“由於人類用口勢擬意,出現了語音。概念近的口勢近,口勢近的聲音近,所以‘音近義通’”(蔣善國 1960)。然而,可能因闡釋不夠詳盡明確,這一論點未能引起人們足夠的注意。

由於創始時期的語音不可能直接保存下來,因此究竟何者更接近事實至今尚未確定。眾所周知,聯想是人類心智的基本能力之一,它滲透於人類思維活動的方方面面,反映思維的語言更不可能例外。因此本文將依據心理學有關聯想的知識進行新的探索。

 

二  聯想匹配方法簡介

心理學告訴我們:由當前感知的事物(本文稱之為聯想起點)想起“有關的”另一件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起另一件事物都是聯想。本文稱前者為直接聯想,後者為後謎聯想。由於一件事物總是和許多事物聯繫著,因而同一聯想起點可能引起的聯想內容是很多的。引起什麼聯想,與興趣利害、生活經驗、文化傳統和場景等定向因素有關。

圖1為聯想過程的示意。其中Ai是某一聯想起點,受各種定向因素的影響,可能從B1…B m個方向展開聯想,我們把其中每一項稱為直接聯想項。在每個方向上可能聯想到的具體事物有bm1…bmn種,稱之為實例。從直接聯想項又聯想到另一些聯想項C1…Cm稱之為後繼聯想項,兩者統稱為聯想項或相關項。圖中箭頭表示聯想的對應關係。

發語音時,“當前感知的事物”是人感覺到的參與發音的口腔器官(及其部位)的動作和形態以及所產生的語音,按聯想規律這些都可以成為聯想的起點(人難以感知的發音器官動作,例如軟齶的升降,就不可能成為聯想起點。還有些感知可能與事實不全相符(例如發捲舌音時,人的感知為舌向後卷,但X光顯示並未達到後卷的程度),聯想起點當以感知為准)。作者據此初步擬出聲母與韻母母音可能的(有待用語料核實的)語音聯想起點;另一方面,作者又從漢語中選取單純詞作為語料(包括源詞與非源詞),將它們按義的類似性分組(即Bm(bm1…bmn),Cm(cm1…cmn))。然後依據人類的聯想規律(相似聯想,鄰接聯想,對比聯想,關係聯想),將初步選定的可能聯想起點與語料的詞義分組進行對應關係的匹配,並在匹配過程中反復增刪擬出的可能聯想起點使它與語料詞義的對應更符合聯想規律。經過“修正-匹配-修正”多次反復,最後達到自洽,由此獲得經語料核實的聲母/介母聯想起點和韻母母音的聯想起點(略),以及與之對應的聯想項與實例。現將主要的結果發佈如下(詳細材料見本網站 www.friendlywords.org Supporting Online Material,關於聯想匹配法作者將另文專題說明)

 

三  聯想項與實例

3.1聲母的聯想項

1.與聯想起點“聲母圓唇化”對應的聯想項有三:1)“圓,彎,圍,轉”[如:團(圓球形物),摶(揉成球形),滾,輥,郭(圍城的牆),環,回,還(回歸),環,圜,寰,繯,框,眶,廓(1.輪廓),輪,螺,彎,丸,碗,圍,渦,旋,券(xuan建築弧形部),穴,卷,曲,屈,圈,拳,蜷,鬈,圓,擁(圍),周(環繞),軸,珠,轉];2)“噘嘴外凸”[如:凸,突(1.超出),啜(啜茗,啜粥),撅,噘,努(突出,如努嘴)];3)“聚攏”[如:撮(聚攏,如撮口),簇(叢聚,聚成一團),蹙(收縮,如蹙眉頭),吹(撮攏嘴唇用力出氣,如吹口哨),堆(聚集在一塊),會(聚攏),彙(相聚),聚,攏(收束),摟(聚集),群(聚集一起的),麇(麇集),縮,嗍(吮吸),吮(聚攏嘴唇吸),嘬(聚縮嘴唇而吸取)]。聲母圓唇化指“先協同發音”(anticipatory coarticulation)使非圓唇的輔音因後隨的圓唇母音而帶有圓唇的動作(David Crystal 1997)。圓唇動作有三個形象特點1.2.唇外凸;3.唇縮聚,它們成為聯想的三個方向,以上三項聯想項分別與之對應。

2.與聯想起點“舌向後卷”對應的聯想項有:1)“圓,彎,圍,轉”[如:煣(用火使木材彎曲),繞(1.走彎曲迂回的路2.纏,圍著轉),日(圓盤狀),輮(輪的外周)],這是捲舌的聯想;2)“向後,相反”[如:入(舌向後指的方向為入口方向),而(表示語意轉折)],這是舌向後指的聯想;3)“迴圈,重複”[如:揉(迴旋地撫摩)],這是“圓轉”的後繼聯想;4)“柔軟”[如:柔,軟,壤(鬆軟之土),荏(軟弱),韌(柔軟又結實),絨(細軟的毛),融(固體受熱變軟),鞣(使皮柔軟),弱],這是“彎曲”的後繼聯想。以上四項也與發音動作形象具明確的對應關係。

3.與聯想起點“雙唇”對應的聯想項:1)“嘴和唇的動作”[如:哺,抿,吻(1.接吻),喂(食)],生活中常用唇部動作示意“接吻”和“吃東西”,說明有這類聯想;2)“成雙,並列”[如:北(本義為二事物相背),比(並列,靠近),並(1.並列),半(一分為二),皕,配(兩性結合),朋(並,比),媲(並,比),匹(配),駢(兩物並列成雙的),姘]。

4.與聯想起點“雙唇”“口閉攏” 對應的聯想項有:1)“扁平直”[如:板(片狀硬物),版,鈑,扁,匾,餅,盤,盆,片,平,鋪,面,膜],雙唇並置難以圓唇化,恰與圓唇化對立;2)“關閉、遮蔽”[如:包,庇,蔽,埋,瞞,昧(1.隱瞞),門,悶,燜,蒙,眯,冪(覆蓋巾),丏(遮蔽),幔,謾(欺騙,蒙蔽),盲,瞑(閉眼),沒(m?,隱在水中),幕,墓,蔽,閉,秘(bi便秘,意便閉),秘(mi不公開),密(1.不公開如密謀,保密),篷,棚,披(覆蓋),屏,帡,?,罔(蒙蔽),幃,帷,幄,捂,墳,封(封閉,封皮),袱(包布),伏(1.隱藏),覆];3)“密切,接近”[如:並(2.合在一起),巴(粘結,貼近),傍,密(2.空隙小),佩(帶),附(依附,靠近),縛,扶,伏(2.趴),孵(禽伏卵上),敷(搽上),撫,旁,傍]。

5.與聯想起點“閉口鼓氣”對應的聯想項有:1)“泡狀,鼓起,矮胖”[如:胖,苞,胞,雹,龐,膀(p?ng,指浮腫;p?ng膀胱),膨,泡,脬(尿脬),皰,便(大腹便便)]。注意:同為唇音的m找不到此種聯想詞例,恰與它存在鼻通道而無鼓氣動作對應,這反映聯想的合理性。

6.與聯想起點“舌尖,舌前”對應的聯想項:1)“舔嘗與味道”[如:嘗,食,舐,舔,甜,酸,辣,茹(吃),嗍(吮吸),鹽,咸,辛,鮮(1.味精味)],請注意味覺詞的聲母發音部位與味覺敏感區十分一致:“甜”(舌尖音)與甜味敏感區(舌尖)對應;“鹹與鮮”(舌前音)與鹹味、鮮味的敏感區(舌前兩側)相對應;“苦”(舌後音)與苦味敏感區(舌後)對應(見三1.(12))。這充分反映了發音部位的味覺引起的聯想使音義出現了相關性;2)“說話”[如:唱,吵,稱(說,叫做),叱,答,叨(叨嘮),嘀(嘀咕),嘟(嘟囔),讀,詔(告訴),念,?,喃(小聲叨嘮),囔,鬧(喧 嘩),呶(喧嘩),噥(小聲說話),諾,嘮(說話),詈(罵),聊(閒談),述,說,誦,訴,談,歎,丁寧或叮嚀,啞,言,謠,音,喑,詠,語,籲,講,叫,哮,囂,咻,詡,喧,敘],舌是說話的主要器官,其中舌尖最活躍,舌前其次,舌後更次。而表示說話的詞,其聲母發音部位最多為舌尖,其次為舌前,小部分為舌後,與說話時發音部位的活動程度一致。此外,喉是吼的主要發音器官,表示吼的詞其聲母的發音部位皆為最近喉部的舌後(見(12))。以上詞數量的這些比例關係表明:詞義與發音部位之間確實存在聯想導致的相關性。3)“尖,端”[如:端,始,矢,首,梢,艄,太(極端),忒(太),頭,尖,箭,極(端點),絕(極端的,窮盡),起(開始),扡(尖頭細杆),槍(古尖頭兵器)],此為舌尖部位的聯想;4)滴,少量”[如:點(小點),丁(丁點),滴(少量液體),少,稍,沙,糝,塵],人們常用拇指按著食指尖示意“點滴,少量”,此聯想與之相似。

7.聯想起點“舌前”對應的聯想項有:“前部”[如:先,序,緒(絲的頭),前],以前表示“前部”與以後表示“後部”(見(12))對應。

8.聯想起點“露出並齊的上下齒”“舌尖指上齒背或上齒齦”對應的聯想項:“牙齒”[如:噬(咬),齒,吃,餐,啜(吃,飲)]。

9.聯想起點“舌尖/舌前觸抵齒齦/前上齶”對應的聯想項:1)觸,抵”[如:達,逮(1.o接觸),遭(碰到,遇見),至(到), 及(1.2)“結合”[如:搭,逮(2.捕捉),戴(2.加在頭、手等上端),帶(攜,捎),締,蒂(花或瓜果與莖相連處),拿,納,粘\nian\(具粘合性),拈,捏(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夾住),凝,貼,粘(\zhan\),抓,捉,及(2.和),羈(束縛),系(ji結),結(1.系),接,揪,拘,牽(連帶),擒];3)“停留”[如:定,訂,盯,鈍,呆,待,耽,等(等待),逗(逗留),停,住,駐,棲(qi)];3)“阻塞”[如:擋,填,堵,杜(阻塞),障,窒,膠,掐,卡]。注意:聲母n鼻腔開通,氣流未受阻塞,與之對應,它有與舌尖抵齒齦對應的聯想“觸,抵”、“結合”、“停留”,沒有“阻塞”的聯想,反映聯想關係的合理性。

10.聯想起點“口大開”對應的聯想項:1)“張開”[如:開,擴];2)“空的,寬闊的” [如:空,寬(闊大),曠(空闊),廣,光(一點不剩),闊,廓(2.空闊),宏];3)“孔穴”[如:口(1.容器通外處),孔,窟(洞穴),龕,坑,?(眼向內深陷),框];4)“容器”[如:罐,缸,庫,筐,殼,函(1.匣,2.封套),盒,壺]。k,g,h是唯一一組在發音時口保持大開,且舌前低平,口腔前部顯空闊寬大的聲母,聯想於動作為“開,擴”,于形容則為“空的,寬闊的”,於名稱則為“孔穴”及“容器”。

11.聯想起點“上齶”對應的聯想項:1)“拱形”[如:弓(凸弧形射具),躬(彎身),拱(上凸弧形),鉤(彎形掛具),勾(1.用筆劃彎形符號),鍋(穹形烹具),窠(巢狀如鍋),盔(鍋形護頭帽),弧,虹,橋(拱橋),?(鞍拱處),穹]。g,k,h張大口且舌後上抬指著拱形上齶;j,q,x舌前觸指拱形上齶,兩者都指向上齶,由上齶聯想起拱形。

12.聯想起點“抬升舌後”對應的聯想項:1)“味覺”[如:苦,甘],舌後是苦味敏感區,甘是苦的對比聯想;2)“呼吼”[如:喊,號(呼喊),嚎,喝(1.大聲喊叫),哼,呵(1.呼氣2.嘆詞),吼,呼(1.喊,2.向外出氣),喚],無言詞的呼吼只需用喉,聲母h與此對應,足見其聯想關係;3)“咽喉”[如: 哽(哽咽),鯁,咯(ka用力使東西從食道或氣管裏出來),咳,吭(喉嚨,嗓子),喉,喝(2.飲)];4)“後部”[如:根(舌根),跟(腳的後部,引申為隨在後面),後(與“前”/“先”相反)];5)“內部”[如:含,焓,函(3.包容,包含),涵(同函3.),懷(1.包藏),核];“發自內心”[如:哈(嘆詞),咳(歎息,嘆詞),嗐(嘆詞),嘿(嘆詞),駭,憾,狠,恨,好,壞,懷(2.思念,心意),歡,惶,慌,悔],舌後位於口腔的深處,引起這幾項聯想;6)“結合”“關閉”[如:靠(倚著,挨近),媾(結合),遘(相遇),關(1.閉合),閡,闔(關閉)],舌後上抬與軟齶接觸,聯想到結合、關閉;7)“分隔”[如:隔,膈,格(分隔用物),割(分割,從中部切斷),關(2.關隘)];“溝通”[如:關(3.關連),勾(2.勾結,勾通),溝,幹(關連,如相干)];8)“節制,變化”[如:控(節制,駕馭),改(改變),更(改換),管(節制),化,幻,換]。舌後上抬似一道能開能關的活門將聲道分隔成口腔與咽喉兩部分,口腔與咽喉兩部分在舌後上抬處相溝通,相連結。“關”字是這一發音動作最形象的聯想,它以舌後所處位置和活門作用象徵要道上的關隘,引申為“關頭”,“難關”、“關鍵”;“關”能開放也能關閉,關內關外由“關”而相連(關連),引申為“關係”、“相關”、“關於”,這充分表明了字義的聯想關係。詞義“節制,變化”則是舌後這道活門具有控制作用的聯想。

13.聯想起點“舌前貼近上齶”對應的聯想項:1)“貼近”[如:倚,依(1.靠,挨近),嚴(緊密無空隙),近,就(靠近),緊(密切靠攏,無間隙),擠,親,切(1.密合,貼近)];2)“相似與一致”[如:型(樣式,模子),象(形狀,樣子),像,肖,依(2.按照,順從),諧,協,徇(曲從),契(相合),洽(諧和),齊(一致) ],這是舌前貼近上齶使舌前的形狀變得與上齶的形狀相似和一致的聯想;3)“夾著”[如:壓(上下物體擠壓中間物體),軋(ya),埡(兩山夾著的狹窄地方),央,咬(上下牙夾住物體),牙(上、下兩排用來咬東西),掖(把東西乓在夾縫裏),腋(臂與身之間處),溪(兩山夾著的小河溝),峽(兩山夾著的水道),銜(用雙頜夾著),楔(插入兩物間的木片),挾(xie),擤(兩指夾擠鼻涕),夾(1.從兩旁鉗住,2.兩層的衣物),莢,頰(臉的兩側),岬(兩山之間),間(1.兩事物中的空間,隔開),澗(夾在兩山間的水溝),撿(用夾或手夾取),搛(用筷夾菜),瞼(上下眼皮,其中夾眼球),介(在兩者之間),津(1.兩岸之間的渡口),經(穿夾在織物緯線中的線),鉗,嵌,騎(兼跨兩邊)]。j,q,x是唯一一組發音時氣流從(舌前與上齶兩者之間的)長夾隙中流過的聲母,這一動作形象顯然與以上各詞的形象(主體夾於兩物之間)有相似之處,產生相似聯想,舌前與上齶比喻為上下或兩側的夾持物,氣流比喻為中間的被夾持物;4)“狹隙”[如:嚴(嚴密,縫隙非常小),狹,隙,罅,脅(腋下),釁(縫隙,用牲血塗縫隙)],“細長”[如:延,遙,悠,遠,永(長),久(時間長),細,纖(細小xian),弦,線,小,腺,絏(繩索),絮,蹊,巷,豇(一種細長形豆莢),徑(小路),莖,纖(qian拉船的長繩),阡(小路)],這是舌前與上齶之間夾縫細而長的聯想。

14.聯想起點“鼻通道”對應的聯想項:“鼻”[如:齉(鼻堵發音不清),衄(流鼻血)]。

15.聯想起點“氣流突然流出(爆發性)”對應的聯想項:1)“突發”[如:暴,爆,崩,?,炮,砰,拍,啪,碰,潑(猛力倒水使散開),撲,突(2.忽然,3.衝破),炸,驟,撞,急(迫切匆促),亟,激,驚,捷(快速),切(2.緊急),咳];2)“吐出,擲出”[如:拋,排(排泄,排除),呸,噴,屁,潑,逃,吐,唾(從嘴吐出),丟,脫(去掉)]。

16.聯想起點“持續的細弱氣流”對應的聯想項:1)“液體”[如:液,溢,洇,瀠,湧,油,湲,瀋(汁),濕,水,溲,尿(sui),汁,洫,血,涎,洗,漸(流入,浸),漿,醬(糊狀食品),糨,津(2.口液,引申為滋潤),澆(灌),涓,酒,泣(眼淚),渠,泉,芡(澱粉調成的濃汁)];2)“其他流體”[如:雰(霧氣),忿(生氣),風,霧,蜚(流言),吸,息(1.呼吸進出的氣),熏,香,臭(xiu氣味),噓(嘴慢慢吐氣),氣,汽];3)“細長物”[如:絲,紗,繅,繩,索(1.繩,鐵鏈),蛇,瘦];4)“視線,光線”[如:視,伺(觀察),覗(窺視),?,瞻(往遠或往上看),張(1.看,望),照(1.光線射物,2.攝影,3.看顧),顯,現(顯露),熙(光明),曦(陽光),旭(光明),晅(日光),炫,見,瞧];5)“持續,徐緩”[如:紹(連接,繼續),順,隨,遂,續,繼,史,守,壽,舒(緩慢),常(長久),存(保留),遲,弛,遐,徐]。

17.聯想起點“無擦通音持續氣流洪音”對應的聯想項:1)“阻力小,平滑,順利”[如:濫(不加節制),利(便利,順利,鋒利),痢(大便過暢之疾),溜(滑行),流(1.流利,流暢),潤,臘,琉璃];2)“流動,流體”[如:瀨(流得很急的水),瀾(大波浪),浪(波浪),漣,溜(急流),瀧(急流的水),流(2.液體移動,流動的東西),淚,淋,漓,溶,熔,濡,乳,溽(濕),潤];3)“持續,連續”[如:連(相接),瀲(水波相連),鏈(環節連成索),列,鄰,鱗,屢,巒(連著的山),纜,廊(長廊),老(時間長),理(玉石的條紋),曆(經歷),縷(線),綸(釣魚用線)];4)“豐富,寬容”[如:澇,饒(1.富足,2.寬容),榮(茂盛),容(容納, 寬容)],r,l是摩擦最小響音度最大的持續輔音。

18.聯想起點“鼻模糊音”對應的聯想項:1)“模糊,混濁,迷惑”[如:霾,顢,盲,茫,昧(2.不明白),濛,曚,朦,懵,夢,迷,謎,彌,眠,冥,溟(溟濛),暝,酩(酩酊,醉得迷迷糊糊的),模(模糊,模棱),墨(黑),某,齉,喃,囔,噥,濘,膿,呢(表疑問)];2)“溫暖,柔軟”[如:黴,糜,綿,棉,懦(軟弱),糯(粘軟米種),泥,淖(爛泥),嫩(柔弱),暖,南];3)“緩慢,綿延”[曼,慢,漫,芒,緬,挪,嫋(細長柔軟,聲音綿延),娜(柔軟細長)]。

19.聯想起點“舌後模糊音”對應的聯想項:“含糊不清,疑惑”[如:糊,恍,惚,惑,何(疑問詞,如: 何人?何事?何時?何地?何故?為何?),胡(文言疑問助詞),乎(文言疑問助詞)],除鼻音外,舌後擦音h也是模糊音。

20.與聯想起點“?音(sibilance)糙度(stridency)大”對應的聯想項:“摩擦受阻,不光滑”[如:澀,嗇, 滯,糙,粗(毛糙),刺(帶毛刺),噪,阻]。物體強摩擦也發?音(聲音的高頻成份能量較集中),使?音與不光滑、強摩擦之間存在聯想。

 

3.2韻母母音的聯想項

1.與聯想起點“圓唇開口小”對應的聯想項:“包圍,密閉,遮蓋,收藏”[如:墓,窟,幕,捂,圄,獄,閾,域,裹,寓,圉]。舌後縮使口腔前部形成大空間而開口接近封閉。

2.與聯想起點“圓唇開口大”對應的聯想項:1)“渾圓”[如口,洞,孔,果,裹,餑餑,饃,磨,周];“體積大”[如:充,厚,擴,闊,容(容納,寬容),宏,鴻,隆,碩,胴,腫,塚];2)“數量多分量重”[如眾,多,博,重]。開口大,舌後縮,口腔前部形成大空間。

3.與聯想起點“非圓唇開口小”對應的聯想項:“細,小,狹,近” [如:細,希(少,希罕),狹,眯,屑,小,滴,扁,癟,閉,近,密,倚,依(1.挨近)]。非圓唇,故無“圓,彎,圍,轉”的聯想;舌前上抬,口腔內空隙甚小。

4.與聯想起點“非圓唇開口大”對應的聯想項:“大,長,寬”,[如:大,發,豪,敞,龐,胖,茂,展,張,長(長度大或增大),脹,寬,滿]。無“圓,彎,圍,轉”的聯想。

5.與聯想起點“響度最弱”對應的聯想項:1)“弱、輕、幼”[如:輕,幼,苗,芽,孕];2)“平靜,隱秘,憂慮感”[如:靜,幽,憂,寂,休,息(2.停止),歇,秘,隱,蔭,蔽,疑]。

6.與聯想起點“音色稍亮,響度最弱”對應的聯想項:“清澈純潔,雪白或無色透明,多描述女性”[如:清,秀,潔,淨,泠(清涼),曉(2.天剛亮),寅(破曉時分),陰,牝]。

7.與聯想起點“響度最強”對應的聯想項:1)“響,強,重”[如:強,健,壯,勞];2)“陽剛之氣”[漢(男人),男,陽,剛]。

8.與聯想起點“音色最亮,響度最強”對應的聯想項:“明亮,火紅,火熱”[丹(紅色),胭,陽,耀,照(1光線射物),烤,暖,旺,夏,響,笑,歡,鬧,狂,褒,贊,揚]。

9.與聯想起點“響度強”對應的聯想項:“強有力”[如漢字:轟,洪,哄,吼,鬧,迫]。

10.與聯想起點“音色最暗,響度弱”對應的聯想項:1)“黑暗,陰沈,恐怖”[如:烏(黑),汙,穢,誣,灰,怖,怵,怵,昏,晦,晚,渾,混,濁,糊(不明白),溷,暮,霧,瞽];2)“死亡、痛苦、腐毒”[如:苦,酷,誤,亡,卒(死亡),無,枯,腐,毒,蠱,骷]。

11.與聯想起點“開口,音色的亮度,響度均為中等”對應的聯想項:“適中,舒適,和諧”[彩,潔,甘,美,翠,蔚,悅,捷,凱,媚,愛(喜好),藹(和氣),泰(安定),甜,慰,鮮,諧(和)]。

 

四  討論

1.經語料核實的聯想起點在各聯想方向上都找到相當多的實例,而且聯想起點與聯想項的對應十分自然與恰當、合理(見上面各聯想項的說明),符合良好,少見悖例。例如詞義為“圓,彎,圍,轉”的詞的聯想起點皆符合“圓唇化”或“舌後卷”;又如詞義為“夾著”的詞的聯想起點皆符合“舌前貼近上齶”。這樣大量的對應,排除了巧合的可能性。

2.聲母和韻母的聯想項側重不同,在音節中相互補充。例如:味覺詞聲母的聯想與舌的味覺區對應(見三1(6)),“甜”,“鹹”,“鮮”的韻母有舒適的聯想(見三2(11));“苦”的韻母有痛苦的聯想(見三2(10));“辣”的韻母有火熱的聯想(見三2(8)),與辣的熱感對應。

3.1997)的例證(蔣善國 1960)(朱文俊2000)(李國南2001)(李海霞2002)一致,且更系統化,範圍更大。

4.音義的對應不直接取決於音,而是取決於該語音的聯想起點與聯想角度。每一個語音一般有多個聯想起點(例如聲母m是雙唇音,同時又是鼻音,就至少有二個聯想起點),每個起點又可從不同的聯想角度進行聯想,因此同一語音必然聯想到不同事物,與之對應,可表達多種完全無關的意義。一詞多義往往也與此有關,如“鮮”(1.一種味道,2.少),對應於不同的聯想起點;“喝”(1.飲,2.喊),對應於不同的聯想角度。另一方面,不同的聲母又可有相同的聯想起點(如凡舌尖音聲母都有“舌尖”這一聯想起點),而且不同的聯想起點也可能有相同聯想項(如“圓唇化”與“舌後卷”都有“圓,彎,圍,轉”的聯想項),它們都會引起相同或相反(對比聯想)的聯想。與此對應,不同的聲音就可能表達相同或相反的意義。許多語言學著述(如本文提要中所引許威漢2003)都以“同一個聲音可以表達多種完全無關的意義,而相同或相反的意義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聲音來表達”來說明語詞音義關係的偶然性。其實恰恰相反,聯想匹配結果表明這正是聯想引起音義相關的必然現象。

5.匹配結果表明語言初創時期存在著聯想引起音義相關的因素,它與偶然性並不矛盾,也就說相關性與偶然性是同時存在的。

 

參考文獻

蔣善國1960 《漢字的組成與性質》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李國南2001 《辭格與辭彙》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李海霞2002 《漢語動物命名研究》巴蜀書社。

許威漢2003 《訓詁學導論(修訂版)》p95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志毅1990  詞的理據,《語言教學與研究》第3期。

朱文俊2000 《人類語音學論題研究》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Crystal, D. 1997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cond edition

 

Reinvestigation of Motivation for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Words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cience of psychology, we match possible association starting points (movements and manners of articulation) to the meanings of Chinese single-morpheme words (as compared with compound words and not including onomatopoeia) to prove whether there is relation between sound and meaning. As a result, we find out that there is certain relation caused by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meaning and pronouncing movements of words. We named this, together with onomatopoeia, phonetic motivation..

上載日期2005 10 20

語音象徵與語言起源

井田汉字,独一无二的汉字结体构形理论,科学地解决数码时代汉字所面临的问题。

湘ICP备05008125  语言文字网  2003-201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