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工贸中专,湘潭职校,湘潭中专,湘潭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湘潭工贸学校,湘潭市一职,学校简介,招生简章,入学指南

 

“书同文”的痴情人

沈俊峰

经常看到港台的一些影视剧,字幕上的汉字让人莫名其妙。这次,有幸参加了一次汉字书同文研究会,心下释然。

2001年8月12日,出租车司机问了好几个人才让我找到上海市新乡路——一条连出租车也不准通行狭窄小路。滑稽的是,此路居然有一家名头响当当的旅馆:好莱坞大酒店。来自大陆各省市以及台湾、香港和新西兰的“书同文”专家和爱好者们将住在这里召开“书同文第四次学术研讨会”。

这次研讨会的召集人有两个,上海市的退休教师周胜鸿,安徽祁门的退休教师倪永宏。两人都非常热情,把会议安排得细致周到。通过他们的介绍,我才了解,这个组织完全是一个民间自发的组织,先是几个有着共同爱好的人走在一起交流书同文的研究心得,后来越发展越大,到如今已有100多人了。因为是民间的组织,他们缺少经费,去年研讨会的论文集到现在也没有出版。但是,他们并不气馁,每人仍然自愿捐钱,多少不限。每次开研讨会或重大活动,他们都是自掏腰包。

翌日,研讨会如期召开。首先发言的是来自新西兰的王和博士,他介绍新西兰的华人使用华文的情况。王和先生的态度极其谦和,说话细声细语,但感情却极其饱满。他对国外有的华商逐渐荒疏汉语感到非常痛心和焦虑。接下来发言的是台湾的戚桐欣先生。戚先生的皮肤黝黑,身体健壮,穿一件蓝色的衬衣。从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位60多岁的人。戚先生原是台湾水产研究所的一名副研究员,每年有120多天在无人的小岛上做水产试验,因为清静,因为寂寞,他看了大量的书,于是爱上了汉字研究。戚先生说,台湾和大陆之间要增加了解和交流,不仅要实现三通,还要实现第四通:文字通。因为台湾使用的是繁体字,而大陆使用的是简体字,这给两岸之间的交流增加了不少的困难,即使在互联网上也难以沟通,因为文字上的差异本身就是一堵“防火墙”,这不利于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

戚先生的发言赢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另一个台湾人王尧世教授,也是形声快码的发明人,为了推进书同文事业,让中文走向世界,他一个人来到上海,成立了一家资讯科技有限公司,至今赔多赚少,连本钱也没有收回来。但是他很达观,心中无憾。

浙江诸暨的杨志浩老人,已是70多岁,也亲自来参加研讨会。杨老先生是杨氏音形码版权人。据他说,当地的有关部门曾批了款将他的发明制成了光盘。老人为此感到欣喜。

湖南的贾卉小姐是《汉字教育》杂志社的编辑,她是代表其父来参加会议的。

在这次会上,我知道了有不少对书同文痴情的人们在物质财富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孜孜不倦,甘于寂寞,在汉字的研究领域默默耕耘着,其精神让人敬佩。

正如周胜鸿先生所言:汉字乃中华文化最基本的细胞,但是普天下10多亿华人所写的汉字却不尽一致,这给隔岸而望的炎黄子孙带来诸多困惑和烦恼,也为民族心理所不能容忍。周先生建议,要制定出一个全世界华人共同使用的《统一汉字总表》,早日实现汉字“书同文字”。

为了实现这个共同的目标,他们在尽自己的所能努力着,每年都有不少的论文在世界各地的华文报刊上发表就是佐证。

钱伟长说:书同文是祖国统一的基础。

著名学者周有光说:书同文是21世纪必须实现的目标。

为此,我觉得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应该为汉字的书同文而努力。

此次研讨会结束之时,倪永宏先生感奋不已,特作诗一首以记之:书同文友尽知音,欢聚沪上倍觉亲。更喜袍泽纽台港,不远万里赤子情。共商大计献良策,一片丹心照浦清。但愿汉字早通合,炎黄子孙俱欢欣。

(原载合肥《新安晚报》2001年9月5日)

井田汉字,独一无二的汉字结体构形理论,科学地解决数码时代汉字所面临的问题。

湘ICP备05008125  语言文字网  2003-201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