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00年海内外部分学者 有关汉字“书同文”的论文篇目 一、北京《语文建设》 汉字简化错了吗?.——兼论“识繁写简”(郑林曦)1990.1. 近代汉字学刍议(许长安)1990.5.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调整(魏励)1990.6. 台湾《标准行书范本》出版10周年(骆毅)1990.6. 坚持简化方向,坚持规范化原则(詹伯慧)1991.1. 让简化汉字走向世界(胡裕树)1991.1. 谈统一汉字形体工作(邢公畹)1991.1. 简化汉字的功过(胡明扬)1991.1. 书法家与简化字(陈炜湛)1991.2. 现行汉字必须规范化(高更生)1991.2. 简化字与出版物(胡奇光)1991.2. 简化字的推广和汉字教学(廖序东)1991.2. 认真总结经验,巩固简化成果(林焘)1991.2. 论汉字的改进(卢绍昌)1991.2. 简化字赞(吕叔湘)1991.2. 从纯文字学角度看简化字(裘锡圭)1991.2. 起复繁体字也不那么轻而易举(申筠如)1991.2. 论汉字简化的必然趋势及优化原则(王宁)1991.2. 谈谈“识繁写简”(文炼)1991.2. 海峡两岸统一用字的思考(颜逸明)1991.2. 简化字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张静)1991.2. 巩固发扬汉字简化的成果(胡乔木)1991.3. 汉字简化与语文现代化(鲍明炜)1991.3. 简化汉字面面观(费锦昌)1991.3. 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与振兴中华息息相关(高润华)1991.3. 汉字简化好(梁东汉)1991.3. 汉字简化的价值评估(史有为)1991.3. 就汉字简化问题和台湾学者商榷(苏培成)1991.3. 汉字要生存发展,就必须简化(郑林曦)1991.3. 谈规范汉字(傅永和)1991.10. 海峡两岸用字比较(许长安)1992.1. 再论汉字简化的优化原则(王宁)1992.2. 繁体字大回潮─中国文字“海外化”(辛奇)1992.2. 简化偏旁独立成字时是否应该简化(张书岩)1992.2. 书法与文字使用(于植元)1992.3. 汉字的演进与规范(王凤阳)1992.4. 大众需要简体字(高之正)1992.6. 同台湾学者谈两岸文字的统合与规范(李金铠)1992.7. 略论汉语对汉字的影响(李恩江)1992.7. 关于汉字构件简化的系统化问题(一谭)1992.8. 江泽民总书记对语言文字工作作出三点指示1993.1. 语言文字的传播与规范(苏金智)1993.1. 评对“识繁写简”的新解释(陈一)1993.1. 从印刷技术看繁简汉字(林川)1993.3. 书法艺术与汉字规范化(何年)1993.9. 评“文字的发展趋势不是简化”(聂鸿音)1993.10. 繁体字现象面面观(施正宇)1993.10. 澳洲华人的中文教育(季永兴)1993.10. 关于汉字规范化的几个具体问题(费锦昌)1994.1. 常用字和一级字的比较(张鹤泉)1994.2. 电脑专家所关心的字形属性问题(许寿椿)1994.3. 从教学看汉字难易(蒋仲仁)1994.4. 简化字在电视传播中的优势(王惠)1995.1. 汉字在韩国(文贞惠)1995.4. 汉字简化问题在台湾(仇志群)1995.5. 新中国的汉字整理(傅永和)1995.7. 80%的简化字是“古已有之”的(李乐毅) 1996.8. 文字改革工作的科学总结(许长安)1995.11. 形声字——汉字结构方式的简化(万业馨)1996.11. 汉字简化中的义理流变(郭小武)1996.11. 汉字发展漫话(李学勤)1996.1-12. 汉字书写漫谈(秦永龙)1997.1-12. 《简化字总表》的注解(张伟)1997.10. 令人忧虑的汉字“繁体错位”(邢福义)1998.1. 规范型汉语辞书的异体字处理问题(程荣)1998.6-7. 新加坡华语中的语码夹杂现象(陈美玲)1998.10. 《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修订说明(研制组)1998.11. 新加坡华语发展的历史动因和华语形态透视(萧国政)1998.12. 关于汉字发展史的几个问题(刘又辛)1998.11-12. 二、北京《语言文字应用》 繁体风、“识繁写简”和语文立法问题(戴昭铭)1992.1. 论汉字简化(陈章太)1992.2. 汉字字形规范的理论和实践(苏培成)1992.2. 汉字使用者看汉字(王宗炎)1992.3. 海峡两岸字音比较(李青梅)1992.3. 古文字分化问题探讨(程荣)1992.4. 京穗沪汉字问题座谈会综述(雨箭)1992.4. 海峡两岸现行汉字字形的比较分析(费锦昌)1993.1. 大趋势,汉字文化圈在萎缩(刘泽先)1993.3. 汉字异读问题纵横谈(厉兵)1993.3. 有关《汉字规范字表》的几个问题(费锦昌)1994.3. 公共场合繁体字出现原因分析(陈松岑)1996.2. 消化和巩固汉字简化的成果(高家莺)1996.2. 中国语文工作者的使命(郭伯康)1996.3. 简化与同形字(张书岩)1996.3. 语文应用的广阔天地(王宁)1996.4. 香港的汉语汉字研究(单周尧)1997.2. 香港汉语言文字教学的现状与展望(施仲谋)1997.2. 现代汉字的新旧字形问题(李义琳)1997.3. 关于汉字的称说问题(易洪川)1997.4. 新加坡学生繁体字辨认测查(吴英成)1998.1. 新加坡的推广华语运动(卢绍昌)1998.3. 从基本字表的研制看汉字学与汉字教学(易洪川)1998.4. 二十年来台湾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曹逢甫)1998.4. 内地与香港的语言变异发展(何自然)1999.4. 三、香港《语文建设通讯》(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编) 精简字数,当务之急(姜玉星)1980.4.第1期 表意文字及其它(孔宪中)1981.5.第4期 50年代讨论新形声字文章一览(资料室)1981.5.第4期 来一个“汉字改革奥运会”(纪方睦等)1981.5.第4期 香港考试局对简体字的态度(编辑组)1982.7.第7期 台湾试行次常用字标准字体表(资料室)1982.10.第8期 汉字简化得益已近极限(文摘)(陈明远)1982.10.第8期 汉字简化得益已将极限一文补遗(陈明远)1983.1.第9期 海峡两岸字形整理概况(资料室)1983.1.第9期 大陆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及字形整理工作(引录)(傅永和)1983.1.第9期 台湾谋求结束中文电脑编码的“战国时代”(资料室)1983.1.第9期 通盘考虑汉字简化问题(葛遂元)1983.7.第11期 巴金先生的汉字改革观(李业宏)1983.12.第12期 简化字纵横谈(李乐毅)1983.12.第12期 科学汉字的构思(鲁德云)1985.11.第18期 国务院批转国家语委关于废止《二简草案》的请示的通知(资料室)1986.11.第21期 让我们来再认识汉字(安子介)1987.8.第22期 美国国会图书馆电脑编目中日韩文字集(翻译)(柯少斋)1987.8.第22期 香港1987年《常用字总形表》简介(张励妍).1989.7.第24期 繁简字使用问题座谈纪要(讲话记录)1989.10.第25期 汉字规范字表的调整(魏励)1991.7.第33期 书同文的前景并不悲观——纪念国民政府颁布简体字表56周年(庄泽义)1992.3.第35期 海峡两岸语文统一刍议(吕作昕)1992.3.第35期 试订《统一汉字总表》,促进两岸“书同文”(周胜鸿)1992.12.第38期 展望2056年的汉字——汉字简化之我见(姚德怀)1993.6.第40期 汉字简化质疑(田惠刚)1993.6.第40期 与汉字有关的两个政策问题(伍铁平)1993.9.第41期 《第一批简体字表》读后(苏培成)1993.9.第41期 论祖国“书同文”的基础(孙剑艺)1994.6.第44期 海峡两岸审音比较(潘礼美)1995.3.第47期 秦系文字与“书同文”(史鉴)1995.5.第47期 “书同文”前瞻——纪念国民政府颁布简体字60周年(庄泽义)1995.9.第49期 台湾的国语教育(曹逢甫)1995.12.第50期 关于“世界通字”的构想(史有为)1997.3第51期 简化字与繁体字应该有一一对应(孔宪康)1997.7.第60期 汉字改革的一些问题(吴文超)1997.7.第60期 《非对称繁简字对照表》补充(鲍茂振)1998.12.第58期 规范化,标准化,大众普通话(林允富)2000.1.第62期 研究汉字性质和改革的几个问题(彭润泽)2000.4.第63期 “书同文”散记(姚德怀)2000.4.第63期 回忆国府简体字(孙今策)2000.4.第63期 四、北京《汉字文化》 关于汉字简化问题答台湾学者问(许嘉璐)1990.2. 繁体字有用也不难学(李涛)1990.2. 也谈汉字的“识繁写简”(储朝晖)1990.2. 繁简汉字话短长(黄顺宾)1991.1. 电脑书同文的内涵与关键(张轴材)1991.2. 论“识繁写简”与“文字改革”—答吕叔湘等先生(袁晓园) 1992.2. 汉字的繁化与简化(黄顺宾)1992.2. 历史的经验必须注意(李涛)1992.4. 识繁及其他(丁辽)1992.4. 关于繁体字问题(李敏生).1992.4. 汉字研究和祖国统一(弓力)1993.1. 汉字繁简之思(周汝昌)1993.4. 文字改革不妨暂停——漫谈汉字的恶性简化(江枫)1995.3. 汉字简化的历史到底有多长(施春宏)1995.4. 不厌其“繁”(宋凡)1996.1. 《千字文》和《百家姓》中不能简化的字(唐松波)1997.2. 共同汉字、简化字和繁体字(唐松波)1998.1. 美国中文教育的“识繁写简”(樊培绪)1998.3. 汉字改革史话(武占坤、马国凡)1998.2.-1999.1. 随想录——汉字改革(巴金)1999.4. 五、台北《华文世界》 海峡两岸整理文字的现状与省思(黄沛荣)1991.12.第62期 论汉字拉丁化(王忠恕)1992.3.第63期 海峡两岸语文差异的探讨(姚荣松)1992.6.第64期 海峡两岸的华语教学与语言学研究(曹逢甫)1992.12.第66期 大陆地区社会用字的现况(黄沛荣)1992.12.第66期 第四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纪要(编辑部)1995.3.第75期 两岸外来词的翻译问题(竺家宁)1996.9.第81期 两岸词汇比较研究管见(李行健、王铁昆)1996.9.第81期 第五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纪要(郭乃祯)1998.3.第87期 中国大陆新词在韩国的传播情况(柳多利)1999.12.第94期 六、1997年与香港中国语文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编) 简与繁——香港的抉择(陈新雄) 一国两字(孔仲温) 大会讨论纪要(编辑部) 七、上海汉字研究史料馆藏 汉字文化圈的书同文问题(魏励).《普通话》(香港)1991.1 关于简化汉字的几个有争论的问题(苏培成).《语文研究》1991.1 汉字的优化与简化(王宁).北京《语言文字学报》1991.1 从大陆一位读者来信谈起(江澄格).台北《中央日报》1991.5.12. 探寻两岸文字统一之路(王熙元).台北《中央日报》1993.3.10. 汉字分裂之形成与统合之刍议(许之远).台北《中央日报》1993.3.12. 海峡两岸“书同文”之我见(周胜鸿).台北《中央日报》1993.69. 台湾《中国文字统一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选(1992) 中国大陆、台湾汉字的异同(魏励).北京《台声》杂志 1992年第1期 “书同文”与两岸统一(孙逊).《上海文化艺术报》1991年10月11日 统一繁简汉字,促进祖国统一(林榆).北京《统一论坛》1991年第3期 研究“书同文”的新思路(张星汉) 汉语——416个方块字拼音字(马治平) “书同文”与快速查字打字(葛遂元) “书同文”展望(葛遂元) 论“书同文”和“输同码”(潘德孚) 试论汉字发展的时空规律和汉字变革的基本特性(潘德孚、詹振权) “书同文”的标准刍议(冯寿忠) “书同文”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林允富) 汉字简化问题综论(林政华).台湾《人文及社会学科教学通讯》4卷1期,1993年6月 努力促进海峡两岸文字改革政策的统一(王兴佳) 珍惜两岸文字统一的契机(李畊).台湾《国文天地》8卷10期,1993年3月 两岸统一请自文字始(大田).台湾《中华日报》1991年9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