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中国修辞学会2015年年会--动态(十九)

中国修辞学会2015年年会暨“修辞创造与汉语发展演进”

[日期:2016-11-01] 来源:中国修辞学会  作者:中国修辞学会 [字体: ]

学会动态(十九)

 

中国修辞学会2015年年会暨“修辞创造与汉语发展演进”

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召开

 

2015815日至16日,由中国修辞学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原艺术与传播学院)承办的“中国修辞学会2015年年会暨‘修辞创造与汉语发展演进’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镜湖宾馆多功能厅召开。中国修辞学会会长、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吴礼权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桂富强教授等出席并致辞。

会议由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大连大学文学院院长李索教授主持,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桂富强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汉语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之所以生生不息,是与汉民族极具修辞创造力有关。此次研讨会,邀请到一大批高水平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大家带来一场思想盛宴和学术大餐,有利于促进全国修辞学专家、学者间的深入沟通、交流,以推动修辞学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中国修辞学会会长、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吴礼权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年会作为修辞学专家、学者交流的一次盛会,与往年所召开的年会有很大不同,它有四个特点:一是参会的学者学术层次高,绝大多数都是具有博士学位的名校教授、博导,少数副教授也都是具有博士学位的学术新锐。二是参会的学者多是中生代年富力强的学术中坚力量,他们大多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或是70年代甚至80年代生人,富有朝气。三是参会学者地域分布广,北到东北、内蒙,西到山西、陕西,西南到贵州、广西,东南则到广东、海南,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等内陆省份,山东、江苏、福建等东部沿海省份,都有代表出席。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学术会议还有来自海峡彼岸的台湾东吴大学、明道大学的著名学者。四是参会的学者不局限于研究汉语修辞学的汉族学者,还有蒙古、回族、羌族等少数民族学者。吴礼权会长致辞中特别指出,此次会议能够汇聚如此幅员辽阔、涵盖汉民族、少数民族和海峡两岸大批高层次专家学者,应该感谢西南交通大学领导的支持,感谢人文学院师生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希望通过本次学术交流,进一步促进中国修辞学研究的深入,同时也促进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民族、不同研究领域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

两天的学术会议,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大、西南交大、苏州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海峡两岸50余所知名高校的近百名汉、蒙、回、羌等民族的修辞学专家一共向大会提交了80余篇论文。有16位著名学者作了大会学术报告,60多位学者作了分组报告。会议讨论热烈,观点交锋碰撞出灿烂的思想火花,受到与会学者的热烈回响。

本次会议期间,学会还召开了中国修辞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增补了西南交通大学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四川大学与西南交大博士生导师杨文全博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卢烈红博士,河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院长郭伏良博士为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陈宏俊博士为学会常务理事,著名蒙古语修辞学家、赤峰学院副校长德力格尔教授,西南交大人文学院院长助理杨建军博士、西南交大人文学院副教授赵静博士为学会理事。(学会秘书处供稿)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国修辞学会动态(十八)

下一篇:“语言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 暨中国修辞学会2017年年会、中国蒙古语文学会2017年年会、全国第二届蒙古语修辞学研讨会在赤峰学院召开
相关文章      
本文评论
  che201612152   (1481798101 ,2016-12-15 )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