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中国民族虚无主义的产生和汉语汉字落后论 黄启生 中国在二百多年前到二千多年前一直是走在世界前方。英国著名的研究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院士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其所著的《大国的兴衰》一书提供了1750—1900年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在世界总量(100)中的相对份额的数据: 1750年,中国占32.8%,欧洲占23.2%,美国占0.1%, 日本占3.8%; 1800年,中国占33.3%,欧洲战28.1%,美国占0.8%, 日本占3.5%; 1830年,中国占29.8%,欧洲占34.2%,美国占2.4%, 日本占2.8%; 1860年,中国占19.7%,欧洲占53.2%,美国占7.2%, 日本占2.6%; 1880年,中国占12.5%,欧洲占61.3%,美国占14.7%,日本占2.4%; 1900年,中国占6.2%, 欧洲占62.0%,美国占23.6%,日本占2.4%。 虽然从这个数据看出了中华大国近代以来的逐步衰落,同时也看出了中华经济曾经在世界经济史上占有多么举足轻重的地位。完全可以这么说,在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大多数岁月里,中国的综合国力雄超于世,国民生活水平位居世界之首。又是中华科技特别是“四大发明”彻底改变了欧洲政教合一政权的黑暗中世纪进而整个人类近代的历史进程。所以说,不是中华文明排在四大文明古国之首还是之尾的问题,而是中华文明远远地走在世界其它文明的前列且自文明发祥以来从未间断延续至今。 近代中国落后了,人们当然要找原因,原因有的找对了,如政治体制、封建独裁统治、保守思想,忽视科技,有的却是乱株连,制造冤案。汉字及汉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前几千年有人否定汉语汉字没有?没有!一旦中国因为某种原因落后于西方了(这也只是近百多年的事,有文说这与中国古时的科举考试制度仅偏于“文”而忽视科技促使有才能的人只在“文”上发展有关。),一些中学西学均为半瓢水的人就乱打棍子。本来是政治体制上的问题,却胡乱株连到光辉的中国语言文字。发展到全盘否定中国文化,中国语言,中国汉字,要全盘西化,有人拿日本全盘西化为成功的例子,这真是何天的冤枉!日本哪里全盘西化了?除了政体(也不全西化),语言、文字、和服、宗教、文化等不都是日本化的?中国崇洋者的目的之一项就是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也曾有人主张用西方语言取代汉语。这都不是崇洋媚外吗?更有甚者,民族虚无主义发展到极点,否定中国的一切,我们不时见到这类文章,其中有电视片《河殇》、网文《东方和西方智慧的比较》、《论汉语的险境与诡谬》、《戳穿中国文明古国的骗局》等,(这其中一些文章似乎超出了中国人的口气,象反华的外国人仇视和冒名而攻击。)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科技诸方面全都否定,对洋人洋事崇洋到了极点,最后的结论是干脆消灭中国人,让外国侵略者取代算了,中国人干脆走上自杀道路!?(有些话可能不好直说。)这就是在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一些人看不清事物的本质而产生的民族虚无主义(包括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民族历史虚无主义、民族科技虚无主义)。 汉字拉丁化思潮的实质也是一种受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影响而产生的。 随着西风东渐,这种思潮逐渐成气候,全盘西化的呼声在20世纪中国不断高涨。二十年代初一些精英人物也产生了错觉,把矛头指向汉字。于是,
·号召“尽改象形文字(按,即汉字)为谐声(按,即拼音文字)” ,“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 ; ·“汉字的罪恶,如难识、难写、妨碍教育的普及、知识的传播”,“改用拼音是治本的办法, 减省现行汉字笔画是治标的办法……治标的办法实是目前最切要的办法”,要“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 ·“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 ,“汉字和大众,是势不两立的”。 而结论似乎是汉字已经过时,必须以拼音文字取而代之。“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汉字是古代与封建社会的产物,已变成了统治阶级压迫劳苦民众工具之一”; ·“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毛坑”。 ……………… 上述这些论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与阶级分析吗?难道英语是劳动人民的大救星?是干净得不得了的东西?按马克思主义观点,语言本身是无阶级性的,怎么在中国的一些精英笔下成了劳动人民的敌人了呢?操英语的国家可是压榨劳动人民的资产阶级国家,怎么就不想一想这一茬呢? 于是,汉字从神性、王性的高峰坠入以汉字为罪恶、为落后可耻的文化心态中。汉字改革在半殖民地或后殖民主义语域中沉重地开始了,以至于到了80 年代,仍然有人因汉字难以输入电脑而判定汉字与电子信息时代无缘。孰料事实恰与此论相反,汉字输入快于英文。 汉字从政治上受冤枉,从特性上也被扭曲,歪曲了汉语汉字本来是世界最优越的语言和文字的本来面目。 在大几十年前汉语被说成落后的婴儿语。但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来汉语是最发达的语言。美国语学家盖利·吉宁斯指出:西方语言学家们经过长期、多次的交流看法后,认为“华语是智慧的语言”。著名学者鲁道夫·弗莱奇博士在其论著中十分详尽地讲了汉语的优越性。他说,约莫50年前,全部语言学家几乎都认为中国语是人类的“婴儿语”,可是大家都错了,原来中国语(华语)是世界上最成熟的语言。几千年来,中国人不停地简化自己的语言,才得出现在的样子。他还特别强调说:语言学家们做过研究,已经查明,原来几千年前的中国语也有格位词尾、动词词形变化和烦人的语法;也和许多别的语言一样又噜苏,又不规则,又麻烦。但是,经过一代代中国人的“琢磨”,它却成了圆润而流畅的意念表达“机器”了。这岂止是一种语言,简直可以说是一部精心设计的最新式,因而也是最巧妙的机器。没有任何一种拼音化的语言能像它这样:提前把语言的预制件生产出来。……作为使用汉语的中国人,别人也认识到了汉语的优越性,我们还能对自己的语言的优越性闭目塞听吗? 当初为几十上百万植物起名时,人们遑惑了,这么多的名词如何造呀?后来学习表意的汉语方式,即以二次复合词为主,以“科”“属”来组合起名就实际多了。这说明用单个汉字组词是多么省事。汉语如拉丁化,那就不是优于英语,而是将比英语还落后多少倍,那时汉语的出路不是回到汉字来,就是象英语那样无限制地造词,不仅“与祖宗划清了界线”(巴金语),也急速地落到全世界一切拼音语言的最后面。那才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当前全国学英语狂潮下,人们终于认识到英语绝对不比汉语容易学。汉语常用字就那二三千,我们认识了那二三千,专家们再多认几千,什么文件不能读呢?可是英语词汇至少要记二三万才够应付。专家则更不得了,不比普通人多十倍的词汇量还算专家吗?这一点在网上有许多网友文章作了精辟分析,并不是早先所误解的,学会了二十六个字母就会英语了,那是天方夜谭。八十年代,中国英语初潮中,全国怕有不止百万人从广播及电视中学英语,二十六个字母都学会了,可有几人学会了英语? 可是,民族虚无主义没能占领多少中国人的灵魂,绝大多数中国人,中国的学者、专家都以一种炎黄祖先就已具备的奋斗精神、创造精神来复兴中华,中华正在快速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家先进了,我们就努力学习他们,从本质上学习他们,学习他们的民主、科技、爱国主义、勤奋精神、还有尚武精神等,完全犯不着去崇洋媚洋。
现在,特别是一些语言工作者,学者,还有广大民众,认识到汉字是世界上最优越最合理最适应科技发展的文字,有相当多的文章阐述汉字汉语的优越性,批判汉语汉字落后论,汉语难学等错误论调,这是令人振奋的。汉语汉字能在科技飞速发展和知识爆炸时代优于英语。英语词汇无限增长,英语人口必须一辈子去记记不完的生词,而另一些欧洲语言也兼用合成法造词,但其词太长,造成辨读不易。而汉语汉字以自身的特点,字本身就是词,字又可构成双字词、多字词,汉语以单字词与双字词为主,因词的字数不多,新组成的词非常容易触类旁通,用原有的汉字组成新词,人们一看就清楚大致意思,并很容易地记住生词。错误的汉字落后论必将被彻底抛弃。法国汉学家白乐桑说“说汉语难的都是你们中国人”。汉语难学已是过时的论调,过去是误解,现在则是睁眼说瞎话,完全不负责任。西方语言的复杂时态在汉语里完全被简化成用副词表达就足够了,而西方语言又是复杂时态,又副词修饰,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必要的“闭合循环”,也是一种浪费,也叫罗嗦。 我国当前对学生的母语教学是有缺陷的,英语要考级,即使对非英语专业也是如此,可是人们在电视屏幕、报刊等上看到常常汉字错别字,出现频率很高,这种现象应纠正。正如台湾学者龙应台讲的,“汉语是我们的灵魂,而外语是工具”,不可颠倒了。 我们在宏扬汉字优越性的同时,绝不是要否定英语等外语的工具重要性,外语是工具,又是窗口。外来的好东西可以充实我们的文化,印度数字(1、2、3、4……)全世界包括中国都用,汉字不会拉丁化,也不能拉丁化,拉丁字母(a、b、c、d、……)也为我们大家所用。注意,有人一见汉字优越论就以为是不要学习外语,这是大误解。学了外语,我们更能了解世界,学习先进。随着我国的国力的复兴和发展,汉语也必将更快地走向世界。
------------------------------------------------------------- 参考文献: 《华语是开发智力的语言》- 中国侨网 《汉字文化与汉语思想》- 王岳川 《走出西方中心论误区》- 流波 《何南林文集》、《毕可生文集》…… 附:汉族已不是二千年前的汉族,汉族是一个融合的大民族 事间的事物,纯粹只是相对的。世界上的事物很难找到完全纯粹的东西,民族就是一例,特别是古老而又发达较早的民族,如汉族,就不是一个绝对纯而又纯的民族,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不纯的民族。 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中国发展最早的民族。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国境内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由于汉族的先进性,包括汉语汉字的优越性,于是融入了不少的其它民族。如汉朝就融入了大量匈奴人,其后的几个朝代不断的更替中,由于战乱和其它民族也参与其中,更多的民族融入了汉族:鲜卑、契丹、羯、羌……甚至还有西来的犹太人(被打散而辗转来中国的有“十七姓”),波斯人、阿拉伯人、粟特人等,即使现在还存在的少数民族,古代也融入了不少:苗、瑶、回、满、蒙、……所以汉族绝对不是一个狭隘的种族,提到汉族时,不能说大汉族主义,因为它发展得早,融合的多,融合成的大民族不更伟大吗?谈到更早的古代,中国东南夷人,南方的粤人,西南的蛮人不少都是自然融合到汉族的成分吗?在这些融合过程中,一般都不会有民族的概念,它与后来的蒙古、满清,以及中亚、欧洲等地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斗争不同,后者是从意识上存心本民族利益为依据的并存在民族压迫的单个民族统治国家。 在历史上,统治中国,或者统治中国某一部分地区,大有非汉族的人在,不过那时不太强调民族性,只是用的语言是汉语,文化上都趋同发达的汉族文化,也带入本民族自己的文化。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一本《百家姓》,这本《百家姓》可以说是九百年前宋朝人编写的中国人的姓,其中有许多姓都是古代融入汉族的少数民族的姓。如:拓拨、单于、赫连、慕容,尉迟,……,这并不是说少数民族只姓他们带来的姓,改姓其它的汉族姓的人更多,不论复姓单姓。这就是说,少数民族带来自己文化中也包括自己的某些姓氏。因为《百家姓》是民间书生写的,如果由政府组织编写,那会更完善。 南北朝的北魏统治者是拓拔氏(元氏),唐朝的李氏皇族(李渊、李世民等),并不张扬自己是非汉族,他们以中国人的身份统治中国,五代十国中,许多统治者及辽的耶律氏,金的完颜氏,并不是汉族,后来的元朝和清朝更不消说了。可以说,汉文化的先进性与汉语汉字的优越性起着特殊的巨大的作用。汉语与汉字及整个中国文化是各民族,包括融入汉族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发扬的成果。历代朝庭有合有分,分,是因为政治腐败,非汉族的武力趁机而入,但又因被“少数民族”统治区域大量汉族的存在,汉族的文化(包括先进的语言文字、生产力)自然有着巨大的“同化力”——“吸引力”,最后统治者终被融合进入汉族。 当然,原汉族因通婚等原因融入少数民族的也会有,如青海就曾经有不少汉族融入藏族。但从总的方面说是少数现象,而多数是其它民族融入汉族。融入汉族的少数民族,未见得比现存的该少数民族人数少,历史上有多少次社会大动荡,大大小小的战争,多少“中原人”死亡,人口大缩减一动就是一千多万。汉朝已发展到二千多万,到三国时期就减少到一千万,其后,又不断发生过多次人口的大增与大减。北方民族往南大迁移发生过许多次,谁知道民族间的混杂过程多么复杂。因而,很难说现在汉族中汉朝以前(更不消说秦朝以前)的较“纯”的汉族占多大比例。谁也不敢断定自己究竟身上有无匈奴人、鲜卑人、犹太人、苗人、满人等的基因,因为当今汉族中本来就有大量别族融合进来的大民族。换言之,如果不是历代的多个其它民族融入汉族,现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不会只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六,说不定是百分之十、二十或更多。
古代人们民族性的转换是听其自然,也没有人要求在什么文件上某人填写民族性,近代现代就不同了,因受西方影响,填写表格、户口、证件等就有“民族”一项,这就强化了人的民族意识。且在解放后,直到八十年代政府还在动员已经填写“汉族”的少数民族改回去,少数民族得到了照顾,汉族在许多场合成了一个不便提及的话题。 总之,回头看看,我们无法否定,当今的汉族实际上是一个融合的大民族,一个两千年来融合了大量少数民族的“汉族”。 (杞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