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维
德 文 集
2005/04/09 谁说“于是遂去”?
2005/10/10 汉字不应抱死表义之路(DOC文档)
谁说“于是遂去”?
胡 维
德
《史记·项羽本记·鸿门宴》有“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的句子,每读至此,总觉得“于是遂去”作叙述语解有所不妥,而作为人物语解则不论从前后文的关联看还是从人物刻画或词语的用法上看都较为妥当,这里提出个人拙见与同仁研究。
从前后文联系看,“于是遂去”与其前面的“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是完美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樊哙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是以行为变通的原则来打消刘邦没有告辞的顾虑,以使他采纳“于是遂去”的建议;接下来的“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又以形象的比喻突出刘邦所处的危险境况,以引起受话人的注意,促使刘邦当机立断采取“于是遂去”的主张;“于是遂去”是樊哙前面说话的中心意图所在,也是由前面两句推出的必然性结论。它突出强调了时间的紧迫,刻不容缓。既是提示,也是建议,既敦促刘邦马上离开项羽,又为刘邦做了明智的选择。如果只提出做事原则和摆出现状而不做出结论,则前面所说的原则和现状就成了半截话,也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和意义。从后面的“乃令张良留谢……”
(主语是承前省)来看,刘邦听取了樊哙的建议后进行善后安排,前后一气贯通,自然连贯。
再从谏言特点看,将“于是遂去”看作樊哙的建议是符合实际的。樊哙性情直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每议事必直陈己见,下面举例说明。在“鸿门宴”前,刘邦打败秦军进入咸阳后意欲占有秦国的珍宝美女在关中称王时,樊哙阻止说“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则秦之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资治通鉴卷九·汉纪·高帝元年)此谏言从刘邦欲为天下王的真正心思设问,然后指陈行为的利害得失,最后回答问题拿出建议,步步深入有理有据。再如本文的樊哙闯帐后怒斥项羽也是在陈述刘邦“破秦入关”的功绩和指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的过错后直陈“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的己见的。又如:在黥布造反前,有一次刘邦称病不见人,樊侩领大臣闯入后对刘邦说:“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不见臣等议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史记·樊俪滕灌列传)他用夺天下和守天下作对比,既激励又批评,然后用秦二世耽于玩乐而误国之事加以警告。这里虽然只是提点赵高之事,实际上是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要放纵自己而误国。从以上可见出樊哙的谏言特点和思路,如果忽略了樊哙的个性和说话特点就会随文生训破坏语言的组织机理和人物个性的显现。
再从司马迁对人物的刻画看。刘邦听取樊哙建议后离开鸿门正使他善于听取正确意见的性格特点得以突出完备的表现:文臣武将,己营敌垒,只要意见正确,他都积极采纳。如此前他接受项伯明日“蚤自来谢项王”的建议。再如刘邦围宛后,南阳守(秦将)舍人陈恢建议刘邦“莫若约降,封其守,因使止守”,这样“诸城未下者,闻声争开门而待”。刘邦接受了他的建议,为顺利西进攻打咸阳解除了后顾之忧。(史记·高祖本记)又如刘邦采用陈平的离间计,使得“项羽乃疑亚父”,亚父“及其见疑,乃怒辞老”。(史记·高祖本记)这样就清除了他成就帝王之业的最大障碍。这正是作者有意识加以突出的,同时也使得樊哙进言与其“闯帐”相映成趣(既勇猛威武又理智果断),从而使樊哙的性格特点得到丰富完备的表现,使其更有色彩和招人喜爱。
再从樊哙和刘邦的关系看。樊哙为什么会这么关心刘邦,又是“闯帐”又是敦促呢?这不单因为樊哙是刘邦的“舍人”或是他的“保镖”,也与他跟刘邦的不同常人的关系相关。“樊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后与高祖俱隐于芒砀山泽间”,(62年版汉书第207页)陈胜起兵后樊哙又以舍人身份跟随刘邦从军。共同的志趣加上亲戚关系(他们是连襟),他们之间已经产生了手足之情,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况下必然会关心刘邦的安全。
以上情况说明“于是遂去”作为人物对话看很是合情合理。下面再从“于是”的用法上加以说明。“于”是介词,“是”字本来是一个指示代词,它们组合成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状语或补语,表示“从此”、“在这里”、或“在这时”等意思。由于“是”字的虚化,“于是”便有了连词的用法,汉代处在“于是”
转化形成连词用法的初期,即使能用连词解通的实质上仍然是介宾短语(也有少数纯粹连词用法的),这是转化不完全的表现。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这里的“于是”用连词来解是能够贯通句子的,但是它真正的用途仍然是介宾短语。试想身为门人的相如有什么资格担当如此大任呢?不是因为他承诺了赵王,而是因为赵国的满朝文武中找不到能够处理好给与不给秦国和氏璧的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亦即在这时候)廉颇的建议才会被赵王接受,相如才能够担起使者的大任。又如《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秦始皇为了巩固江山防人造反,既焚书又监禁豪杰、收兵器……,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去除了外患(南取百越,北却匈奴)和内忧(隳名城杀豪杰收兵器)后进一步采取的愚民措施。句中“于是”既可以作为连词(因此)看,也可以作为介宾短语(在这种情况下)理解,即使作连词看也仍然含有“在……时候或情况”的意思。本文首段的“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的“于是”,阴法鲁译作“这样”也是这个原因。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吉林出版社81年版)所选汉代文章中共有13个“于是”的句子,只能作介宾短语用而不能作连词用的有6个(如《过秦论》:“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这是列举“六国”以“合纵”破秦国“连横”时“六国”的文武将才,句中的“于是”就是“在这时候”的意思),如果加上前面所说的能作连词翻译但实质仍然是介宾短语的,那么可以说整个汉代的“于是”基本上还是介宾短语的用法。下面再用“当是时”这个延续并转化为今天的“在这时候”的介宾短语帮助说明。“当”是介词,表示时间,与所组成的结构作状语。如:“当是时,楚兵冠诸侯”(史记·
相羽本纪),苏洵的《管仲论》在讲到
管仲生病齐桓公问他谁能够继他为相时发表看法说“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此当是时”较“于是”只不过多个可有可无的“时”字,而其意义和结构都和“于是”相同。本文所讨论的句子中的“于是”也是介宾短语,即是“当是时”的意思,这从文章所叙述的情况可以看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情况危急,刻不容缓,必须立即脱离险境(于是遂去),所以我认为它是樊侩对刘邦提的建议。对于这种两解均可的词语,我们不应被它局限,就句论句,而要放开眼界、前后联系、兼顾其它,作通盘考虑。
古人没有完备的标点符号,再加上时间的阻隔就很容易使后人在断句理解上发生困难甚至产生错误。如“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左传·陈公二年)王伯祥在其《春秋左传读本》中将“请寓乘,从左右。”看作人物语,而杜预注和孔颖达疏时则把它看作叙述语。又如秦始皇逐匈奴筑长城的事在《通鉴记事本末》中是这样写的:“蒙恬斥逐匈奴·收河南地为四十四县·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而在古籍出版社的《资治通鉴》(有新式标点)中就在“因地形”后加一个逗号,将原句一分为二。《鸿门宴》之事应是刘邦称帝以后由史官据刘邦等人的回忆记写的,这一般不会发生错误,但是我们无法保证司马迁依据别人的记载写《史记》时不会产生理解不当的问题,更不能保证后人对《史记》注疏或添加标点时不会产生理解上的或别的错误。另外文句的翻译并不只是语法、标点和词义或句意的问题,还应当注意涉及到的人物、历史、作者刻画表现的意图等多方面,只有进行综合的考虑,才能够使翻译既通顺又科学准确。本文所谈的“于是遂去”若仅从语义通贯上讲,作为叙述语看并无不可,但若从实际情况作通盘考虑的话,还是作人物语处理的好。可以译作“在这时候就离开(他)”或者“现在就走”。
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时候,张良来到项羽军帐门外招樊哙。这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平叙的写法,所以“于是张良乃至军门见樊侩”句中的“于是”也是介宾短语,有人把它作为连词理解也是不对的。同时,这也可以作为本文的一个佐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