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工贸中专,湘潭职校,湘潭中专,湘潭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湘潭工贸学校,湘潭市一职,学校简介,招生简章,入学指南

   

 

1999年我在《汉字文化》上发表了《〈科学地看待汉字〉读后感》后,雨立先生曾对我这么说:“还是从语言学ABC学起吧。”后来看伍铁平教授的《语言和文化论文集》,也有好几处对被他批评的人这么说。看起来,语言学家似乎都想拿这些ABC欺侮人。

什么是语言学的ABC?就是指它的一些基本常识。所谓常识,就是最普通的知识。由语言学家们以最简要、最明洁、最普通的方法进行普及的语言学知识。于是,使得这些知识“人人皆知”,变成了常识。

一门学问中的某些基本概念,一传十,十传百,变成了常识。如果这些常识基本上是错的,那就害人匪浅。在日心说出来之前,地心说是常识,当时的教会就拿这些常识火烧了布鲁诺。一个人从无知,到有知,到能够利用学来的知识进行工作或研究,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如果学来的都是错误的常识,他带上这些“常识”工作或研究,不仅终生做无效劳动,还会给社会造成损害。

是人,就有这么一个弱点:先入为主。作为常识,就会有许多人传诵。我们没有学习,也会从别人口中传过来。如果这种常识是错的,有人为之驳正,不管有无道理,首先被怀疑的不是这些“常识”,而是对它的驳正。但是,这决不是坏事。

我的这个小册子,主角是三篇文章:第一篇讲起源,第二篇讲规律,第三篇讲常识。由于分篇写成,其中不免有重复,希望读者谅解。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就看过联合国的官员吴文超先生的一些文章,说语言先于文字,我就有些反感。我认为这个讲法在开启无意义的“鸡先蛋先”之争,当时就想写文章反驳。后来觉得既然无意义,就免写,省得落入圈套。“语言先于文字”这个论点,有很明显的逻辑错误。可是我问过不少人,从大学教授到一般教师,只要识几个字的,都说这么讲没有错,不仅“人人皆知”,而且是人人颔首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要求自己写的文章,对每一个概念都认真思考,要使自己的东西经得起质疑。1999年我发表《〈科学地看待汉字〉读后感》,2000年得到雨立先生的反驳,觉得“语言先于文字”之论被演绎得越来越荒谬了,故写成《汉语汉字的起源》,以正视听。

《汉字发展的时空规律和汉字变革的基本特性》也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写好的,投稿多处无从发表。后来到上海开“书同文”学术研讨会被发表在《书同文论文集》的第二辑里。此文从大时空的角度展示汉字的发展规律,实质是对汉字拼音化的否定,当然也同时否定了周有光先生的《文字改革概论》。想不到苏培成先生会大光其火,并在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的《简报》上发表公开信,说我无知。更想不到上海“书同文”研讨会的发起人周胜鸿先生会回给苏先生一封如此低三下四的回信。我这个小册子也把这些争论附带一起发表。我希望读者不要认为这是没有意思的个人意见,其实质是一个为人为学的重要问题。

《中国需要自己的汉语言学——语言学ABC问题》这篇文章,是今年年初完成的。雨立先生的文章最后一段说:“如果这位会长还不明白的话,我们请他认真读一读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有关‘符号’、‘能指’和‘所指’的论述,从语言学的ABC老老实实学起。不要连一些基本概念都还没有弄清楚,就急着发文章,指手划脚,哗从取宠,混淆读者视听,扰乱语言学界的正常学术研究。”后来又看了伍铁平教授的《语言和文化评论集》有好多处重复说人犯“常识性错误”和要别人“从语言学的ABC学起”之说,不能不让人觉得这里面的语气之厉,更让人感到他们在借“ABC”伤人。

我确实没有读过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不过,我从语言学家的一些论述中知道,连索绪尔自己也还没有把“符号”和“信号”两个概念弄清楚。所以,他才会说:“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天下哪有用符号来记录符号的?翻看《汉字符号学》,里面把听觉、嗅觉、味觉也都说成符号,让人感觉不对味。再查《现代汉语词典》,里面虽然没有明白的解释,但却可从中领会两者的根本区别。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这是语言学中最为普及的“ABC”了。1999年我在《〈科学地看待汉字〉读后感》中用了一小节提这个问题,并提出以“文字是传递和记录信息的书面符号”来替代。但写得不多。2002年我在《汉语汉字的起源》一文的最后一节论述在这个定义里采用“信息”两字的原因,并以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来证明用我给出的定义的正确性。像文字定义这么一个重大的问题,是很难一次到位的。这三篇文章虽都有论及,实际也是向读者展示我的思考历程。文字定义是某些语言学家主张汉字拼音化仗持的资本。问题是科学容不得丝毫虚假。所以,尽管它已经成为“常识”,现实却不买它的账——汉语拼音永远取代不了汉字。几代的努力等于白费。

苏培成先生在公开信中认为,汉字发展的时空规律与汉字“书同文”没有关系。这种思想,代表的是我们的一种文化基因——急功近利。看汉字拼音化,自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到瞿秋白的《汉字拉丁字母方案》,一个世纪以来,汉字拼音化只有方案,没有什么理论研究。周有光先生的《汉字改革概论》中谈规律不过三言两语,也不是正式的研究。五六千年的文化,称之为汉字文化。这个文化,是由在这五六千年中的汉民族的所有生命积累起来的。这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汉字文化中人。自小至大,自出生至死亡,都在汉字文化之中,人人离不开汉字。所有说汉字不好,说汉字落后的人,同样离不开汉字。你们鼓吹甩掉汉字,又自生至死使用着汉字,多么难堪!这是什么原因?不重视规律研究之故也。

人生苦短。每一个搞学术的人,都想在有生之年在自己的工作中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到头来却发现白忙了一辈子,那将多么尴尬。

我希望看这些文章的朋友,都能给我提出问题来。书名为“改错”,当然不想越改越错。

 

上册

井田汉字,独一无二的汉字结体构形理论,科学地解决数码时代汉字所面临的问题。

湘ICP备05008125  语言文字网  2003-201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