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工贸中专,湘潭职校,湘潭中专,湘潭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湘潭工贸学校,湘潭市一职,学校简介,招生简章,入学指南

上载日期:2005-12-05

 

 

拼音输入:汉字文化的掘墓机

 

王永民 杨桃源

 

 

一、拼音输入的错误率是字形输入的 9 倍

  北京一家科研机关,近日公布了北京一家都市报近 2 年来刊出的所有《错误与更正》分类统计表。在对这些错误进行量化分析之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果: 用“拼音输入”的错误率是“字形输入”的 9 倍!(详情见下表)

北京某都市报《错误与更正》统计分析结果

时 段

A 类

B 类

C 类

D 类

E 类

合计
(次数)

多字、漏字、 字词错位

内容失实(次数)

语法错误(次数)

字形相近(次数)

同音错误(微软拼音等)(次数)

04 年全年

705

510

33

108

1047

2403

05年1~8月

344

309

28

85

656

1422

累计次数

1049

819

61

193

1703

3825

所占比例

27.42%

21.41%

1.59%

5.05%

44.52%

 

错误总数

1929(次)

1896(次)

 

“字形输入”与“拼音输入”错误各占比例

10%

90%

 

  从表中看出,该报 20 个月中,输入法造成的录入错误(D类、E类)共 1896 处,占错误总数的 50 %左右,而与输入法相关的错误中,因“同音输入”(E 类)造成的错误(如“重点—终点”;“突破—图破”;“两届—两界”;“直到—知道”;“四季青—世纪青”;“伍洲彤—武洲桐”)1703 次,占 90 %;因为“字形相近”(D类)造成的错误(如“紧—紫”;“租赁—租凭”;“小姐—小组”) 193 次,占 10 %。

  鉴于这一统计的时间跨度之长, 范围之广及其连续性, 可以相信, 这个统计结果基本上反映了“拼音输入”对我国出版物的文本质量所造成的危害情况。

  二、提笔忘字与“电脑失写症”

  另外一项调查也很值得重视: 在我国长期使用“拼音输入”的人士中, 时而“提笔忘字”者, 超过了 95 %!这是因为许多人习惯于在电脑、手机上“打拼音”,打来“ 拼 ”去,实际上是天天用拼音“代替”汉字!习惯下来,“得音忘形”,居然使越来越多很有文化的人“提笔忘字”了!

  孰谓不然,请看这个实例:河南省有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副市长。他的公文包里,每天都装着一本《新华字典》。每当批阅、起草、修改文件时,就连一些简单的汉字,常常也得查过字典才能下笔。奇怪!为什么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材生,今天反而常常提笔忘字呢?经回忆分析,他才猛然觉察出,从 1992 年开始在电脑上用“拼音输入”汉字,“拼”了 13 年,一直“拼”得连常用的汉字也会认不会写了。

  请看,居然有“电脑失写症”这样的新词汇! 2005 年 7 月 25 日“千龙网”上刊出的一篇文章写道:

  写日记,每天写不了几个字。大量的汉字还是对着电脑屏幕在键盘上敲打出来的,边打还要边想是后鼻音还是前鼻音,是翘舌音还是不翘舌音。以致到了手写的时候,汉字就变得生疏起来,有些汉字只会认,不会写。明明字的轮廓在脑子里盘旋,就是落不下笔,只好去查字典。有时,懒得查,就用汉语拼音代替,像小学一年级孩子学写日记一样, 日记里夹杂着拉丁字母。与打电脑的作家朋友们聊起,竟都有同感。

  最近听说有个年轻人因为长期使用电脑打字,不会汉字书写,发生心理恐慌去看医生。心理医生将此症状称为“电脑失写症”。

  在现实中,像这位副市长一样“不会写字”或患有“电脑失写症”的人已是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提笔忘字”, 甚至不会写字, 这是千百年来我国汉字文化中从未有过的一大怪事, 是在数字化时代,“拼音输入”引发我国汉字文化所造成的重大危机!

  三、都是“拼音输入”惹的祸

  且不论这是“电脑的功劳”,抑或是“手机的罪过”,可以肯定地说,这都是“拼音输入”惹的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拼音输入法”的谬种流传并大行其道,是中国文化的一种“集体自杀游戏”!

  其实,早就有一些有识之士对此发出了警告: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无文的时代”。

  在我们的出版物中,甚至是中小学生的课本辅教材乃至幼儿读物中,早已是“无错不成书”!错字、别字随处可见,真假莫辨。一些政府官员的报告,甚至一些学者的著述,“语言枯燥,像个瘪三”,令人不忍卒读,不忍卒听。至于在流行歌曲、店铺招牌、各类广告、电视字幕上出现的错字、错词、病句,更是俯拾即是。

  “千龙网”的文章又写道:

  长此以往,汉字会消亡吗?白话文运动以来,关于汉字存废兴亡的争论没有停息。上世纪 60 年代曾有过汉字拼音化的设想和尝试,但很快被否定。如今,悄悄发生的这些变化,正是那些争论的继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人类发明了文字,才彻底脱离野蛮人的生活方式,启动人类的文明创造,记录下无数古今人类的思想、感情、智慧,从而成就一个人文的美好世界。

  假如有一天,我们引以为豪的书画同体的汉字消亡,代之以拉丁化的汉语拼音,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会有“天雨粟,鬼夜哭”那种感天地泣鬼神的效应吗?

  四、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文化

  人类历史上,中国是五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其它四大发源地的文字,即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丁头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的圣书字、美洲的玛雅文字,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印度梵文也早已不是社会通用的文字。唯独中国的汉字“长生不老”,草木秋死,松柏长青!

  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5000 年前。由于汉字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至今仍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强大纽带。正如著名文字学大师饶宗颐教授所说:“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肌理骨干,可以说是整个汉文化构成的因子。”

  就“书同文”而论,几乎可以这样说,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民族。同一文字的共同的历史记录、共同的文化传承、共同的语言交流、共同的礼仪规制,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同一性和统一性。

  这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最深层的文化基石,最可靠的精神线索。失去汉字,中华民族将失去自己最深层、最根本的文化基因。放眼未来,从文化的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汉字、汉字文化的伟大复兴。

  “造成中华文化核心的是汉字,而且成为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饶宗颐《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第 174 页。)

  在计算机时代,文字的键盘输入取代人工书写,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英文的输入和书写,基本上是一回事,输入的就是书写的。所以,人家不会因为长期使用电脑就“提笔忘字”。而我们用“拼音”输入汉字就不太相同,输入的并不是书写的!

  造成这一严重危机的根源,就是把“拼音字母”当成了思维和书写的载体,而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却蜕变成了思维和书写的客体,汉字因此而蜕变成了汉语的“第二层衣服”,亦即成了“拼音字母”的衣服。这种主客易位、本末倒置的做法,便是对汉字的自我疏远,对汉字文化的自动阉割!

  “拼音”能代替汉字吗?显然不能!汉语中不计声调的有效“拼音”,只有 400 来种,而最基本的“国家标准汉字集”的字数是 6763 个,其中读 YI 音的字有 101 个(如:一以已义意异议衣宜疑译易益抑医咦佚伊奕矣……), 发 LI 音的字有 88 个 (如:例里厉李立力离丽厘荔梨礼历理利黎哩莉栗隶……), 拼音与字形根本不能一一对应!所谓“拼音输入”,无非是“讨便宜”:输入一个拼音,再从数十甚至百余个字中找到你要的那个字!这不是用拼音代替汉字吗?

  汉字的“形”是身,汉字“音”才是衣!“弃形留音”,等于“舍身存衣”!“拼音输入”离开了对汉字造字元素的直接思考和运用,汉字必将因此而形神俱灭,汉字本身所固有的文化遗传基因,将因此种输入方式大行其道而丧失殆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数字时代,“拼音输入”已经成为了一部功率强大的汉字文化的“掘墓机”!

  五、“拼音”只能帮助认字,不能代替汉字

  “要废除汉字,汉字要走拼音化的道路”,早已被历史证明是一个不切实际的错误论断。经过一代人的努力,我们终于突破了汉字输入电脑的“瓶颈”,汉字才没有在电脑时代被宣判“死刑”。但是,当前为了所谓的“不用学习”而盛行的“拼音输入”,实际上正裹挟着汉字在“拼音化道路”的迷途上日渐沉沦!这是一个值得各界警惕的新动向。

  “拼音输入”虽源于“汉语拼音方案”,但二者不是一个概念。“汉语拼音方案”自有其重要地位、历史功绩和巨大作用。这一方案的贯彻,为推广普通话,为规范统一汉字的读音,为制定少数民族的文字,发挥了划时代的作用!然而,汉字和汉语拼音的“主—辅”关系,是早有定论的。远在 1958 年元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就强调说: “首先,应该说清楚,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来为汉字注音和推广普通话的,它不是用来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 (《周恩来选集》下卷:“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 1958 年 1 月 13 日《人民日报》)。

  现实工作中又怎样呢?当用“拼音输入”汉字时,不正是“用拼音代替汉字”吗?所以,除在必要情况下偶尔“依音找字”之外,在大量的日常工作中,如若把“拼音输入”当作主要的工作手段,实际上便等于加入了信息时代汉字掘墓人的队伍!而竭力避免汉字文化在其宗主国——中国的沦陷,已经是一个摆在全体中国人面前的严肃命题。

  六、大力推广依“形”的数字输入,将永葆汉字生命的活力

  随着中国的国势增强,汉字正走向国际,欧美多个国家已出现了“汉语热”和“汉字热”,常可见到外国人在“米”字格上练习写汉字,其认真、其执着,的确让我们越来越不会写字的中国人汗颜!着实说不清这是一种压力呢,还是一种讽刺!

  “拼音输入”的错误率竟然是“字形输入”的 9 倍!这个惊人的数字,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为了巩固和传承汉字文化,为了使汉字文化永葆活力而不被“和平演变”成为“拼音文字”,我们有必要就以下问题开展深入的学术大讨论、文化大讨论!以此引起社会各界、全球华人的重视!

  1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人“提笔忘字”,是事实吗?

  2 、越来越多的人“提笔忘字”、“不会写字”的原因是什么?

  3 、“拼音输入”对汉字文化的危害性何在?

  4 、如何强化对汉字“形”的认知,保存并传承汉字文化的内在品藻和外在风骨?

  我们认为,在数字方式的字形编码输入法、查字法研究成功并达到实用化程度的今天,为了汉字文化不至于“和平演变”,我们必须大讲特讲“拼音输入”危及汉字生命的严重性,必须大力强调和重点推广以科学实用、符合规范的依照“字形”和“笔画”编码的汉字输入法,将“拼音输入”逐步淡而化之,至少不能愈演愈烈!无论在字母键上或在数字键上,均应大力提倡“形码输入”,使其成为主流。

  形码输入应当成为中小学生的基础素质和必备技能,应当尽快将依照字形对汉字编码的输入法和检索查字法, 纳入中小学和对境外汉语教育的基础教学之中, 使人们每输入一个字,每查一个字,就等于巩固一次书写!

  此事关乎汉字之文脉!实乃国人为所当为,为所必为之要务。

 

 

语言文字网 http://www.yywzw.com

注:网络资源第四辑-只言片语由网管在网上搜集整理,仅供参考,不代表网管立场和观点。

出处:北京王码网

原文连接:http://www.wangma.com.cn/free/jmj.asp

只言片语目录

井田汉字,独一无二的汉字结体构形理论,科学地解决数码时代汉字所面临的问题。

湘ICP备05008125  语言文字网  2003-201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