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美文》杂志9月下半月刊中手写题词,被发现把“风华正茂”中“茂”字的下部“戊”写成了“戍”。杂志社一位编辑称,“是不是错别字,我们不觉得,没有看出来,也许是印刷的问题吧。”(《成都商报》9月19日)。
作协主席竟出现简单的错别字,难怪引起关注。但话说回来,谁没有写过错别字?中国文字何止万千,而又富于变化,写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容易写错。再说,作家也不一定是语言文字学家,写错别字在所难免。
错误虽小,却不能忽视。作协主席出错的背后,或许反映出的是国民普遍性的“书写困境”。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对于我们自己的,以及我们周围的错别字是不是也需要关注?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纸和笔的工作方式渐渐生疏,取而代之的是电脑、打印机等高科技,而我们对它们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提笔忘字的情况时常发生。据《文汇报》报道,不仅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书写能力日趋弱化,频频身陷“书写困境”,而且,处于“识字期”的广大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状况也同样堪忧。再看看我们的周围,不少广告牌、招牌上面,也都存在有错别字的现象。
显然,写错别字不是铁凝一人的无心之错,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上海有本杂志叫《咬文嚼字》,专从作家和著名报纸上找错别字,以规范语言文字为己任,受到不少关注。而从另一角度看,《咬文嚼字》的成功恰恰反衬出当代社会在“咬文嚼字”上的匮乏,反证出错别字在人们无意识中的“大行其道”。
因此,需要关注和“咬嚼”的不仅仅是铁凝,更是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周边,而且,这不能仅仅靠《咬文嚼字》,而要靠每一个人。这或许是铁凝的错别字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