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美文》杂志9月下半月刊中手写题词,被发现把“风华正茂”中“茂”字的下部“戊”写成了“戍”。杂志社一位编辑称,“是不是错别字,我们不觉得,没有看出来,也许是印刷的问题吧。”(《成都商报》9月19日)。
作协主席题词竟出现简单的错别字,这条消息无疑引起了读者和网友广泛关注和热议。说心里话,当时我也是“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白纸黑字写在那里,让人无法质疑。
但是,回过头来细想想,这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孔老夫子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将“茂”下部“戊”写成了“戍”是很多人可能犯的错误,因为汉字中相似相近的字词太多,写错写混在所难免。特别是随着人类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信息化这个新宠,独领风骚地引领着整个时代。人们的信息传播与交流方式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汉字书写开始逐渐被电脑的鼠标、键盘所替代,甚至实现了用手在银屏上书写和用语音等更先进的录入方式。我们都曾一度为这种现象而感到由衷的欣慰,可是,技术进步并不总作为可喜的一面被人赞颂。电脑书写普及的同时,也是文字沦为单一符号的过程。手写时代,文字有表达意思的一面,也有展现书法艺术的一面,文字语言中隐藏着人的肢体语言。人们从一笔一划的训练中将文字融入自己的生命思考里,文字的记忆与理解由此而成为人的一种本能。然而,在电脑书写时代,文字已经仅仅是表达的符号,文字书写背后所蕴含的人的性格、肢体语言、艺术功力全然不见,甚至连一笔一划的记忆都逐渐被淡忘。我曾为此事询问过身边的许多电脑族,都曰:同感同感。所以说,铁凝是作家,而非文字学家,写错别字不是铁凝一人的无心之错,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汉字能否世代得以正确延续,在某种程度上有可能影响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水平。记得曾有人这样说过,汉字是艺术的灵魂,生命的律动,永远的激情;是美的化身,美的使者,美的源头。其特有的抽象美、韵律美、抒情美、含蓄美、章法美、意境美,像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诗歌,醉人的舞蹈,朴实的文学,随着笔的行走,不息地滋润和陶冶着书者的情操和文化修养,真是益无尽、乐无穷。这种汉字书写的功能,对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来说,都是一种再造的神韵,尤其对于在校的学生,用手书写的汉字,只要取法正确,她可以提供一种美感直觉,提高象形思维水平,培养审美能力和高尚情操,帮助记忆和促进智力发展,是栽培和充实智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时下需要关注的不应是铁凝的无心之错,更应是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社会:全社会都应蔚成崇尚汉字书写的风气,重塑汉字书写形象,还汉字书写以美学的灵魂,并将其作为提高全民素质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方面,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的中华汉字书写以更加优美的形象永远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我想,这或许是铁凝的错别字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