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麦收时节说“麥”字

[日期:2023-06-10] 来源:作者贴稿  作者:此木为柴 [字体: ]

麦收时节说“麥”字

王义然

1、“麦”字是个多音字。麦子,又叫小麦,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繁体字形为“麥”,小篆字形为“ ”。与其他汉字一样,“麦”字也是一个道地的多音字。据笔者所知,仅在山东省,“麦”字就至少有màimòmèi三个不同的读音。其中,mài这个读音是普通话确立的标准读音;mò这个读音则属于烟台、威海一代的方言读音;而mèi这个读音则属于大多数地区普遍认可的实际读音。《康熙字典》释文显示,“麦”字的读音有“脉、昧、陌、暮”四个。

菏泽流传着一则笑话,说的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认读“麦”字,只见他指着黑板上的“麦”字大声领读:“卖,卖,妹子的卖。”可见把“麦”读若“妹”的方言语音影响之深。

2、繁体字“麥”是没有表义功能的合音字。关于“麥”字,《说文解字》的释文是:“芒谷,秋种厚薶。麥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显然,许慎只是对小麦的性状进行了一番描述,并未对这个字形的表达原理作出什么解释。《康熙字典》在引用《晋太和末童谣》“白门种小麥”句时加按语:“麥”从“來”不从“夾”,从“夊”不从“夕”,“来”象其实,“夊”象其根。俗作“麥”,非。字典的这段按语,以否定“麥”字的通行写法为前提,把“麥”字的表达原理解释为象形表义。

笔者研究认为,把繁体字“”这个字形理解为象麦穗的形状,是一种牵强附会的错误认识,流行至今的“麥”这个字形,其实并没有错。“麥”字是一个没有表义功能的合音字。其构成为:上从“來”,下从“夕”。“夕”是声部,表声母;“來”是韵部,表韵母。造字者的表达意图是:用“夕”字方言读音“暮”的声母m与“來”字读音的韵母ai相拼合,来表达“麥”字的读音mài

这里“夕”被读若“暮”,是因为夕与暮属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在把“夕”叫作“暮”而尚未造出“暮”的地方,人们就会直接把“夕”读若“暮”。

“麥”字的表达原理证明,“麥”字的普通话读音mài,在这个字产生时便已存在。造字者就是在这样的方言语音环境中制造了“麥”字。

3、“麥”与“梦、夢”的字理关联。研究认为,在“麥”字字理中反映出来的把“夕”读若“暮”的方言语音特征,在“梦”及其繁体字“夢”的表达原理中同样表现出来。有关“梦、夢”二字的字理,笔者有以下解释。

简化汉字“梦”是个单纯表音的合音字。其构成为:从“夕”,从“林”。“夕”是声部,表声母;“林”是韵部,表韵母。造字者的表达意图是:用“夕”字方言读音“暮”的声母m与“林”字方言读音(ling)的韵尾eng相拼合,来表达“梦”字的读音mèng

这里,“林”字读音的韵母被视为ing,是受eneng混读方言特征影响所致,证明造字者读“林”如“灵”。

“夢”字是个既能表义,又能表音的汉字。其构成为:从“草”,从“网”,从“冂”,从“夕”。其中,上部的“草、网”属于表义的形旁,造字者的表达意图是:以“草、网”二字会意,说明梦的内容如乱草,似蛛网,理不清头绪,来表达“夢”字的字义;“夕、冂(冋的异体字)”属于表音的声旁,造字者的表达意图是:用“夕”字方言读音的声母m与“冂”字读音的韵尾eng相拼合,来表达“夢”字的读音mèng

不难看出,繁体字是同时使用会意、合音两种造字方法复合而成的,属于表达功能完美的复合汉字。

4、把“夕”读若“暮”的方言特征的本质。以上,“麥、梦、夢”三字的字理中,都隐藏着一个读“夕”如“暮”的方言特征。这一特征的本质属于方言词。也就是同一事物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这与笔者曾揭示的在“逐”字的构成中表现出来的把“豕” 读读若“猪”;在“槑(梅的异体字)”字的构成中表现出来的把“口”读若“嘴”;在“香”字的构成中表现出来的把“日”读若“阳”是一样的,都属于同一事物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称谓。历史上,许多同义词都来源于这样的方言词。伴随着人们异地交流的不断扩大,同一事物的在各地的不同称谓,被互相了解认可、彼此兼容互通,于是,方言词也就变成了可以互相替代的同义词。

 

 




阅读:
录入:此木为柴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拼音方形汉字

下一篇:中文普通话读音标注方式改革刍议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